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

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隶属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位于康平县最西部,东邻张强镇,南界柳树屯蒙古族满族乡,南、西与阜新市彰武县接壤,北界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 行政区域面积144.59平方千米。

来自战国时期,为燕国辽东郡北境;1984年,改沙金台乡;1986年360百科,改名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 截至2018年末,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户籍人口有18830人。 截至2020年6月,沙金亚氧低台蒙古族满族乡把苦辖11个行政村, 乡人民政府驻地西扎哈气村。

2卷是立儿斗火述011年,沙山流参施落金台蒙古族满族乡财政总收入1870万元。其中高般械若素微百续移地方财政收入980万元,比上年增长0被联治雷找.1%。 2018输践行差投年,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有工业企业6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4个。

  • 中文名称 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
  • 别名 沙金台乡
  • 行政区类别 乡
  • 所属地区 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
  • 地理位置 康平县西部

乡情简介

  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位于康平县西部,北接内蒙古自治区,西邻阜新。"沙金台"系蒙语"查正铁"的谐音。意为"有瓷器的地方" 。

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盐碱地貌

  该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45商低况烧须末终销公里。面积144平方公里,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人口16618 人 ,以蒙古族、满族来自为主 。蒙古族人口6041人,占总人口的32.4%。乡幅员面积144平方公美氢明免刚巴示氢补告里,辖大石头井子、西一棵树、红旗、东扎哈气、西二喇嘛、窝堡、西扎哈气、熬力营子、上沙金台、嘎土窝堡、东窑、双庙子、太平庄12个村委会。

  域内交通便利。省道"彰桓线"横贯东西,与乡内"村通油路"相连,360百科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乡内的金山风力发电厂装机容量为10万千瓦,是辽宁省较大的风力发电企业 。

  乡镇企业有福利厂、陶瓷厂等。农业主产玉米、高粱 。

历史沿革

  沙甚初掉晚端她这鲜马牛倒金台蒙古族满族乡为康平县辖乡。1947年分属康平县第五区和东科前旗第三区,1949年为八区,属康平县。1958年属张强公社,1961年析建沙金台公社,1984年置乡,1987年改蒙古族满族乡 。

行政区划

 来自 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乡政府驻西扎哈气,辖大石头井子、西一棵树、红旗、东扎哈气、西二喇嘛、窝堡、西扎哈气、熬力营子、上沙金台、嘎土窝堡、东窑、双庙子、太平庄12个村委会 。

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陶瓷土资源

  具体情况如下(以下数据截止到20操步此检08年 )

  太平村

  太平村位于乡北7公里处,北邻内蒙古科左后旗,由姜家、太平两个自然屯组成。耕地6400亩,1000口人,287户,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养殖业比较发达。

  红旗村

  红旗村位于乡北部5360百科公里处,西邻内蒙古科左后旗,由孙家,红旗,王天府,李让志非成四个自然屯组成。耕地5100亩,1050口人,300户。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养殖业比较发达。

  石头村

  石头村位于乡东北部3公里处,东与张强镇为邻,由大石头井子,小石头井子和新房子三个自然屯组成。耕地6200亩,1230口人,325户,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宜点束养殖业比较发达。

  西一受星

  西一村位于乡北部3公里处,西北与内蒙科左后旗相接,由西一、万宝两个自然屯组成。耕地5640亩,1520口人,360户,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养殖宽茶板督严远目激请虽业比较发达。

  上沙金村

  上沙金村位于谈苏镇乡西北部3公里处,由上沙金、张家窑两个自然屯组成底速量护扬去念非游价。耕地6200亩,1300口人,330户,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和大豆。

  敖力村

  敖力村位于乡西北部10公里处,西与彰武县相邻,由敖力、满斗营子、任家洼子三个自然屯组成。耕地9002亩,1980口人,450户。主要农作物为玉科永绿板二燃深脚破大米,养殖业发达。

  嘎土顾令不练犯急套强吗

  嘎土村位地乡西部5公里处,与阜新市彰武县接壤,由东嘎土、西嘎土、武汉、马架子、后八大虎、克保、寿延和古寺拉八个自然屯组成。耕地85院径均今出将脱久盟香委00亩,1950口人,480户。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和思很讨优粮念命论袁小杂粮,养殖业发达。

  东窑村

保妒裂油去光膨润土资源

  东窑村位于乡南部4公里处,由前府、后府、邓家店、东窑、前八大虎五个自然屯组成。耕地10000亩,2290底考族印但口人,560户。主要映输额顺用受阻光红万价农作物为玉米和小杂粮。境内沸石值储量丰富。

  双庙村

  双庙村位于乡东南部3公里处,"彰桓线"南,由双庙、保祥和道不侵三个自然屯组成。主要农作物教挥交死鸡帝硫素因各集为玉米和大豆。养殖业比较发达。

  东扎村

  东扎村位于乡东部四公里处,省道"彰桓线"穿村而过。由东扎、各得、大山底下、孙家洼子四个自然屯组成。耕地8600亩,2100口人,550户。境内膨润土和陶瓷土储量丰富,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和大豆宣径素纸红帝,养殖业发达。

  西二村

  西二村位于乡东部一公里处,"彰桓线"北。由两家子和西二两个自然屯组成。耕地4500亩,920口人,276户,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和大豆。

  西扎村

  西扎村位于乡西部05公里处,有耕地2750亩、1116口人,285户,主要农物为玉米,系乡政府所地,工商业比较发达 。

自然资源

  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山丘属医巫闾山余脉,蕴藏着较为丰富的非金属矿体,主要矿种有:膨润土、草炭土、沸石和瓷土。北部地势平坦,多盐碱地 。

  农作物以玉米和大豆为主,正常年景粮豆产量在6500万斤左右。乡域内交通便利,省道"彰桓线"横贯东西,与乡内"村通油路"相连,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

  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乡域内矿产资源比较丰富:草炭矿床储量约300万立方米。膨润土经济资源量120万吨。陶瓷土储量达1000-1200万吨。

乡镇发展

  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有初级中学一所,完全小学校11所,卫生院一所,养老院一处,兽医站一处,黑色路面124公里,沙石路52公里,50%以上的农户安装了程控电话。乡以修路为主的环境改善收效显著。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除村通油路工程所修黑色路面外,修砂石路总长达50公里,消除了屯与屯之间的交通"死角"。

  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2007年财政收入4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40元。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是一个风电大乡,以风力发电为主的工业框架已经形成,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的金山风力发电一、二期、三期工程已经完工。

  乡以大扁杏为主的林果业已经初具规模。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大扁杏栽植面积达到1万多亩,建立了大扁杏协会,成立了加工企业。已经形成了"龙头企业牵动,农户基地栽植,协会组织协调,政府引导服务"的产业体系。

经济建设

  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把大扁杏产业作为乡的主导产业,乡栽植大扁杏5200亩,总面积发展到了1万多亩,种植户约占农户总数的50%。乡组建了"康平县杏果科技协会",成立了"沈阳沙金杏果食品有限公司",形成了"龙头企业牵动,农户基地栽植,协会组织协调,政府引导服务"的产业体系。

  在抓好种植业发展的同时,乡党委根据养鹅户不断增加的实际,组织大家通过远程教育学习肉鹅养殖技术,乡养鹅的农户总数达到了3500户,留种鹅的养鹅户280户,总数1.3万只。

特色产业

  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推动大扁杏发展成为乡"一乡一业"的主导产业。这不仅使农民找到了致富门路,而且改善了乡的生态环境。沙金台乡大扁杏协会成立于2006年8月,现有会员1070人。协会成立以来,在乡党委和乡政府的领导下,结合建设"绿色家园"、"绿色村庄"活动,组织协调乡农户"退耕还杏"达1.7万亩,栽种大扁杏13.6万株;开展大扁杏栽培和管理技术培训活动64次,参加培训人数达5000余人次,使乡4500农户都有一名栽种大扁杏的"明白人";帮助销售大扁杏12万余斤,使农户比种植玉米平均每亩增收2500元,比种植高粱平均每亩增收2800元。与此同时,协会还创办起生产"五香开口杏核"、"甜味开口杏核"、"咸味开口杏核"、"麻辣开口杏核"的龙头企业,使大扁杏生产不断增值。发展大扁杏生产,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生态效益。通过栽种大扁杏树,这里的荒山得到绿化,村容村貌得到美化,贫瘠的土质得到改造,风沙逐步得到遏止。

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大扁杏种植基地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