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神话学文库

"神话学文库"第一辑包括《神话--原型批评》、《文化符号学--大小传统新视野》等8部译著和石映9部专著,共有17本书,既体现了学术史积累的重要经验总结,发挥承前启后的引导作用,又突出了研究领域和方法的革来自故鼎新,彰显跨学科研究的优势和海峡两岸的神话学互补。此外,还有一些国际著名神话学研究成果的译介。

  • 书名 神话学文库(第一辑)
  • 作者 叶舒宪主编
  •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 出版时间 2013年8月1日
  • 文库编委 神话学文库编委会

文库总序

  "神来自话学文库"总序

  叶舒

  神话是文学和文化的源头,也是人类群体的梦。

  神话学是研究神话的360百科新兴边缘学科,近一个世纪以来,获得了长足发展,并与哲学、文学、美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心理学、精神分析、留第发道孔根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形成了密切的互动关系。当代思想家中精研神话学知识的学者,如詹姆斯·乔治·弗雷泽、爱德华·泰勒、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恩斯特·卡西尔、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特、约瑟夫·坎贝尔等,都对20世纪以来的世界人文学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研究著述给现代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迪。

  进入21世纪,自然资源逐渐枯竭,环境危机日益加剧,人类生活和思想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转型。在全球知识精英寻求转变发展方式的探索中,对文化胞犯算资本的认识和开发正在形成一种国际新潮流。作为文化资本的神话思维和神话题材,成为当今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产业共同关注的热点。经过《指环王》《哈利·波特》《达·芬奇密码》《纳尼亚传奇》《阿凡达》等一系列新轻那影洲次零印神话作品的"洗礼",越来越多的当代作家、艺术家、编剧和树就表款你垂时导演意识到神话原型的巨大文化号召力和影响力。我们从学术上给这一方兴未艾的创作潮流起名叫"新神话主义",将其思想背景概括为全球"文化寻根运动"。"新神话主义"和"文化寻根运动"已经成为补先次越属严印脱黄术说当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影响到文学、艺术、影视、动漫、网络游戏、主题公园、品牌策划、物语营销等各个方面。现代人终于重新发现:在前现代乃至原始时代所产生的神话,原来就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文化之根和精神本源,是把么原觉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特遗语么至族尔圆社宜产。可以预期的是,神话在未来社会中还将发挥日益明显的积极作用。大体上讲,在学术价值掌缩罪低欢呀倍某铁之外,神话有两大方面的社会作用:

  一是让灯坐序独草乐境端致宪精神紧张、心灵困顿的现代人重新体验灵性的召唤和幻想飞扬的奇妙乐趣;

  二是为符号经济时代的到来提供深层的文化资本矿藏。

 烧距仍穿 前一方面的作用,可由厂吸位团基括约瑟夫·坎贝尔一部书的名字精辟概括--"我们赖以生存的神话"(Myths to Live by);后一方面的谁兵机多点多们课作用,可以套用布迪厄的一个书名,称为"文化炼金术"。

  在21世纪迎接神话复兴大潮,首先需要了解世界范围神话学的发展及优秀成果,参悟神话资源在新的知识经济浪潮中所起到的重要符号催化滑差值还修剂作用。在这方面,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并没有提供及时的系统知识。本着建设和发展中国神话学的初衷,以及引进神话学著述,武传理拓展中国神话研究视野和领域,传承学术精品,积累丰富的文化成果之目标,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中国民间文艺律由封孔护持仍权程心家协会神话学专业委员会(简称"中国神话学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滑杨吸必反危谓虽良基李,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达成合作意向,共同编辑出版"神话学文库"。

  该文库内容包括:译介国际著名神话学研究成果(包括修订再版者);推出中国神话学研究的新成果。尤其注重具有跨学科视角的前沿性神话学探索,希望给过去一个世纪中大体局限在民间文学范畴的中国神话研究带来变革和拓展,鼓励将神话作为思想资源和文化的原型编码,促进研究格局的转变,即从寻找和界定"中国神话",到重新认识和解造故朝期出给读"神话中国"的学术范式转变。同时让文献记载之外的材料,如考古文物的图像叙事和民间活态神话传承等,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库的编辑出版得到编委会同人的鼎力协助,也得到上述机构的大力支持,谨在此鸣谢

相关简介

  从玉兔登陆车说起

  2013岁末,人们关注着嫦娥三号登月着陆的场景。在月球表面上进退自如的玉兔号登陆车,无疑是人类进入高科技时代的骄傲,也是中国人几千年登月梦想的实现。

  中国人有许多关于月亮的神话和传说。为什么当代最新航天科技成就要用古老的神话语汇作符号包装?诸如"嫦娥"、"玉兔"一类语词在全球传播时,外国人是否能够感悟到华夏月亮神话特有的冰清玉洁想象的奥妙呢?

  "神话学文库"之一《神话-原型批评》,引进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方法中的原型批评一派,说明文学写作背后的原型运作规则。文库之二《结构主义神话学》,说明神话思维的结构原理。文库之十七《文化符号学--大小传统新视野》,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尝试建构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系统理论;将原型方法从文学作品拓展到文化文本;从神话思维的原型编码来看待文化现象,先于文字而存在的传统是文化大传统,其编码符号是图像和器物,称为一级编码;把文字传统视为小传统,如甲骨文金文书写的出现是二级编码;汉字写下的早期经典文献是三级编码,经典时代之后的一切写作皆为N级编码。一种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文化编码程序链,得到重点提示。任何创作者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处在此程序链上。一旦找到神话的原型编码,就等于掌握住文化编码的潜规则。这就凸显出神话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不深入研究神话及其编码符号,就无法弄清一个民族亘古以来的核心梦想。根据考古发现找到距今八千年的神话表现,那就是以玉石通神的信仰支配下的东亚洲史前玉器实物,包括以动物形象代表的神像,这也就相当于找到华夏月亮神话编码的原型符号物。《文化符号学--大小传统新视野》据此提出的新观点是:在文字书写的小传统中,秦始皇是后来用武力统一中国行政版图的人;而在先于文字的大传统中,华夏玉文化相关的神话和信仰,早在夏商周三代以前,就从精神上先统一了中国。有各地出土的史前玉礼器为证,如良渚文化、陶寺文化、齐家文化的玉琮玉璧玉璜系统。通过深入探索中国神话之源,可以重建出比汉字记录更早的华夏历史脉络。玉兔这样一个华夏典故,即可上溯到遥远的史前时代。

  中国神话学的建设

  神话学是研究神话的专门之学,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其新知识和新成果,在国际上同时引领着人文研究、文艺和影视创作的新潮流,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转型潮流。只要熟悉以《阿凡达》和《哈利·波特》系列为代表的全球畅销作品,就不难看出神话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创意运营过程。但是神话学在我国的发展情况不尽如人意。从1902年现代汉语中第一次从日本引进"神话"这个概念算起,这门学问登陆中国的时间已经有一个多世纪。当年的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大都热衷于神话新知识的传播,如鲁迅、茅盾、闻一多等。1949年以后,神话学在高等教育中被隶属于民间文学,一度受到冷落,不受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下成立了中国神话学会,由著名神话学家袁珂先生担任会长,为论证中国神话的地位和整理中国神话,做出卓越贡献。上世纪80年代还掀起过一次关于广义神话的大讨论,即认为神话不仅仅是一个民族起源之初的口头或书面的文学遗产,而且会伴随文化进化而不断再造。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神话研究逐渐走出文学本位立场,成为文化研究的重要交叉领地,诸如神话哲学、神话历史等新术语日渐流行。进入21世纪,伴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全球更受重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族民间神话与仪式,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其活态文化传承的标本性质,给艺术、宗教、民俗、政治、生态等各学科研究带来启迪。

  没有神话的神话大国

  没有神话概念的神话大国

  曾几何时,西方学界还在争论发源于古希腊的西方概念"神话"是否能够适应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随着调研的深入,中国没有神话的魔咒被打破,中国发现神话的努力先在书面的汉文典籍内进行,随后引发出多民族的口传神话形态新认识。不论是孔子写《春秋》的西狩获麟,还是司马迁写《史记》的刘邦斩蛇,乃至清代历史中的"太平天国",都是一部始终如一的"神话历史"。

  自2006年新一届中国神话学会恢复活动以来,在拓展神话学研究领域方面取得成效,走出文学本位的神话观,成为一批学者的自觉追求。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获得立项,标志着神话隶属于民间文学的时代已经终结,神话学研究真正参与到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国家最迫切需要的学术难点攻坚方面。"神话学文库"的编撰工作,正是在此学术突破的契机上展开的:如何在国际学术前沿视野参照下,为中国神话学的跨学科发展开拓路径和提供理论方法,成为本文库出版规划的重心。

重建意义

  文库中的八种译著,筛选原则是突出神话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和历史重建意义。就方法论意义而言,包括结构主义方法、原型方法、母题研究法、民族志方法、比较方法等。就历史重建意义而言,有美国古典学家马瑞纳托斯新推出的《米诺来自王权与太阳女神--一个近东的共同体360百科》,代表着神话学造结础威露器研究突破文字记载的有限性,进入到无文字时代大传统的努力。《日本神话考古学》也是把神话源流分析同考古学资料相结合的范例,揭示出一万年来日本列岛文化同大陆文化快马危往棉烟毫搞款传播的千丝万缕联系,很多大胆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

  除了八部译著,文库第一期出版的还有中国学者的八部著作和一部百年论文精选集。其中陈器文《玄武神话、传说与信仰》、高莉芬《蓬莱神话--神山、海洋与洲岛的神际于响巴圣叙事》、刘惠萍《伏羲神话传说与信仰研究》,都是台湾神话学界的代表著。观其书名,就能够体会到20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界发生的"人类学转向"的意义。

  该文库的出版是1902年中国神话学发端以来一个多世纪最具规模性的神话学研究成果的集结。既是中国神话学及文学人类学研究的重大收获,也将在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产生按所领价各重要影响,是新时期以来中国神话学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研究前景

  在中国研究神话,其意义和前景已经大大超出西学东渐初始时的预设,人们惊讶地发现一个言蒸那婷得单雨权路吧往本来没有神话概念的神话传统大国。自史妒手简岩远更话封喜落烟前时代一直延续至今而没有中断过于落固价专宪司减的天人合一信仰传承,这才是不断催生神话编码与再编码的关键动力要素。大传统的神话观,将启迪我们从过程、行为和观念动力的三合一方面探寻华夏文明运作机制的奥秘。在财逐期损音这样的文化理论建构中,神话获斗复路办源学所面对的不再是荒诞不经的离奇故事,其研究者既要充分调动人文学的阐释力,又要兼顾社会科学的实证功效,形成两方面交叉互动的良性循环,使得神话学像当年的语言学那样,市族牛坏展体仍发挥出学术研究范式的先导作用。

文库编委

  神话学文库编委会

  主 编 叶舒宪

  编 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昌仪 王杰 王孝廉 满突衣轮而乌丙安 户晓辉 尹虎彬 田兆元 冯晓立

  吕 微 刘东风 李西建 唐启翠 杨利慧 杨儒宾 陈连山 陈岗龙

  陈建宪 陈器文 钟宗宪 徐新建 高莉芬 萧 兵 朝戈金 彭兆荣

  楼家本 谭 佳

学术支持

  神话学文库学术支持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 中国神话学会

主编简介

  叶舒宪,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般发学齐都心主任、研究员,西安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入选的学科带头即汽两露格突缺章映火人。曾任美国耶鲁大学客座教授,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台湾中兴大学客座教授。主编20世纪国外文艺学丛书、中国空生继群半激文化的人类学破译圆激愿编屋越脱球附点七丛书、文学人类学论丛、神话历史论丛。著作有《中修激国神话哲学》《〈诗经〉的文化案务功重修情色阐释》《〈庄子〉的文化解析》《千面女神》《熊图腾》《现代性危机与文化寻根》《文学人类学教程》等30余部。

新书发布

  2014年1月7日下午,"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阶段性成果"神话学文库"新书发布暨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究神话学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和"神话学文库"作者、译者及丛书编委四十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专家们高度评星互跑施民步刘级积杆溶价"神话学文库"是中国神话学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出版工程。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