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条纹狼鲈

条纹狼鲈(学名:Mor来自one saxatilis)是狼鲈科、狼鲈属鱼类。身体延长,梭形节切延道措岩资,线条流畅。吻较尖,口前位,头部较亚洲鲈鱼为360百科小,尾正尾叉形。第一背鳍硬棘8,第二背鳍硬棘1,软条1-11,腹鳍硬棘1,软条1-5,臀鳍硬棘3,软条1-11,尾鳍软条19-20。侧线与体背并行伸至尾鳍基底,全身呈鲜明的浅银色。体背部两侧有7条窄长黑色条纹。

条纹狼鲈系广温、广盐性鱼类,广泛栖息于淡水、半咸水和海水中,稚幼鱼和产卵群体多聚集于河口活动,有明显的溯河产剧评苏毫卵洄游习性。喜活动于有缓慢水流的水域,黎明和黄昏是其活动最频第江独肥黄硫繁的时段。冬天大部分阿议列状和沉集于深水处,春天开始向上游或近岸迁移。条纹狼鲈为肉食性鱼类,在自然条件下,仔鱼以桡足类和枝角类为食,稍大后摄食小鱼、小虾。分布于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引种)、中国(引种)。

(概述图参考来源: )

  • 中文名称 条纹狼鲈
  • 拉丁学名 Morone saxatilis
  • 别名 美洲条纹鲈、条纹鲈、条纹石脂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形态特征

  身体延长,梭形,线条流畅,体态优美且刚劲有力。吻较镇华剧热尖,口前位,头部较亚洲鲈鱼为布六光守发小,尾正尾叉形。汽朝换诗这的假朝限由第一背鳍硬棘8,第二背鳍硬棘1,软条1-11,腹鳍硬棘1,软条1-5,臀鳍硬棘3,软条1-11杀念持书川轮三存难绍品,尾鳍软条19-20。侧线与宜意划权测传整古培上体背并行伸至尾鳍基底,全身呈鲜明的浅银色。体背部两侧有7条窄长黑色条纹为其主要特征,条纹鲈即由此而得名车父汉物诉

生活习性

  条纹狼鲈系广温、广盐性鱼类,广泛栖息于淡水、半咸水和海水中,稚幼鱼和产卵群体多聚集于河口活动,有明显的溯河产卵洄游习性。喜活动于有缓慢水流的水域,黎明和黄昏是其活动最频繁的时段。冬天大部分沉集于深水处,春天开始来自向上游或近岸迁移。条纹狼鲈尽记垂过育到英挥象板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很广,耐受温度的极限为1-35℃,最适生长温度为22-28℃。对盐360百科度的耐受范围为0-35‰,适宜九离轻良创船顾裂山味生长盐度1-25‰,最适盐度范围1-15‰,鱼苗或成鱼可耐受盐度的急剧变化。对低溶解氧的耐受力也较强,在1.5毫克/升溶解氧的水体中未见发生死亡,最低致死溶解氧0.72毫克/升。但适合生长溶解氧应在5毫克/升以上,对pH值的耐受范围为7-10,适于生长的最佳范围是7.5-8.5。

  条纹狼亮士愿鲈为肉食性鱼类,在自然条件下,仔鱼以桡足类和枝角类为食,稍大后摄已联坐当每食小鱼、小虾。成鱼摄食凶猛,易于钓捕。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仔稚鱼摄食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和枝角类、鱼虾肉糜,并且极易接受于性或湿套化务香响部写飞性配合饲料。养成期以冰鲜杂鱼例供虾和配合饵料为饵。

分布范围

来自  分布于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引种)。亚欧大陆可能有引种曾凯压。 1997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从美国引进该鱼。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条纹狼鲈雌性成熟需3年,以4龄以上做亲鱼最好,雄性成熟需2年,但在低水温区域,性成熟时间会延长。白鲈(杂交对象)雌、雄性成熟需2年。条纹狼鲈的生殖季节在4-6月份,可延长至7月。产卵盛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上旬。3-4龄360百科亲鱼体重一般在2.5-3.5千克,体长40-55厘米。产卵水温10外故古士价么汽张由歌余-25℃,产卵高峰期水温15-18℃。

  条纹狼鲈为雌雄异体,并且无性逆转百未现象。正常情况下,群体亲鱼的性比为1:1。产卵期间亲鱼性腺多次成熟,分步设甚育批产卵,产卵时追尾明走兴雷酒又房照练迅显。人工育苗时多采用人工授精方法进行繁殖,亲鱼的最佳繁殖年龄一般在4-8呀调本以足径龄之间。

人工繁殖

治苦征剂  经多年研究,条纹狼鲈及其杂交种的人工繁殖技术已经逐渐成熟,杂交条纹狼鲈中以雌性条纹鲈与雄性白鲈杂交的后代,其杂交优势和遗传性状最为突出。

  • 亲鱼的选择与培育

  苗种生产所用亲鱼可选用野生亲鱼和人工饲养亲鱼。产卵季节在产卵场附近可获得野生亲鱼,人工养殖亲鱼由养殖池中选取,选择腹部膨大、无伤残、性腺发育到Ⅳ期末的最离铁跳亲鱼使用。亲鱼获取后,为减轻外界环境压力,应先放入3-10‰的半咸水中过渡数小时艺尽供们跟后,逐渐注入淡水培育,并尽快进行卵井究的检测和注射激素等尔言征营笔建析守称测空。亲鱼经选择

  后,雌、雄分开放入大小适中的池中进行蓄养。亲鱼万延蓄养条件:①水温与卵孵化温度一致,以17-20℃为宜;②溶解氧含量应在6毫克/升以上;②对每尾鱼进行标记;④尽量弦岩减少捞鱼的次数。

  • 人工催产

  诱导条纹狼鲈亲鱼产卵的激素有多种,其中使用最广泛又经济的是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1. 注射剂量:捕获的成熟亲鱼经选择后应尽快注射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注射剂量为:条纹狼鲈雌鱼250-300IU/千克体重,白鲈帮赵的读践的雌鱼注射剂量为1000-2000IU/千克体重。注意避免重复注射,防止卵的败育。条纹狼鲈雄性注射的剂量为100-150IU/千探司刻克体重,可提高精液的产仅离量和受精率;白鲈雄性注射的剂量为200-400IU/千克体重,可延长其杂交的时间。
  2. 注射部位:肌内注射时,在第一背鳍下方侧线以上,45°角注射入肌肉内1-2厘米。腹腔注射时,在胸鳍基部,注意避免伤害到内部器官。
  3. 效应期:注射后一般要经过一段时间方能产卵。效应期受温度的影响,20℃以下16小时,17℃以下22小时。根据水温和自然发育程度,条纹狼鲈在注射激素后一般需15-60小时就可排卵,早期的雌鱼比晚期的效应期长。
  • 采卵及人工授精

  条纹狼鲈人工繁殖方法与四大家鱼、鲤鱼相似。人工授精采用干法和湿法均可。雌鱼挤卵后,迅速将雄鱼精子挤到微温微盐(20-21℃,3‰盐度)水中,然后倒入盛有卵子的盆中。为提高后代的遗传杂合度,可将1条鱼的卵使用多条雄鱼精子授精。雄鱼可重复使用。另外,可采用超低温冷冻保存法保存精液,以防止后期精液不足。精卵混合后加入水,搅拌2-3分钟,以保证混合均匀,然后静置数分钟后,慢慢将水倒掉,将卵移入孵化槽中孵化。在20℃条件下,2小时后即可观察到受精卵变化情况,5-6小时发育至多细胞成桑椹期,不正常或未受精卵可明显辨出,这时可以准确计算受精率。

  • 孵化
  1. 卵的计数:①重量法:条纹狼鲈卵是880粒/克、88-90万粒/千克;白鲈卵量是3800粒/克、380万粒/千克;杂交条纹狼鲈卵量是1850粒/克、185万粒/千克。②体积法:受精后1-2分钟,卵径1.2毫米情况下,100000粒/149毫升,即671粒/毫升。
  2. 孵化方法:使用圆形专用孵化器(0.5-1立方米)或圆形卵孵化池(面积2-4平方米,深0.8-1米)流水孵化,通过水流使卵在水中浮动。出水口处用筛绢网设一挡卵屏障,同时可设一气帘使卵远离屏障。卵孵化水温为17-20℃。孵化过程中要及时将死卵排除,保持水质清澈。条纹狼鲈在不同温度下的卵孵化时间不同,16.7℃时要56小时,18.3℃时需48小时。
  3. 胚胎发育:条纹狼鲈受精后2.5小时开始硬化,这时卵壳吸水膨胀,卵径变大,受精后12-18小时,死卵和末受精卵变得不透明,死卵会漂在水表面很易去除。

养殖技术

苗种培育

  • 室内工厂化育苗

  培育池以方形抹角或圆形水泥池为宜。池子面积10-50平方米,水深1-1.5米。池内设进排水管、充气管和加温管。培育池使用前要消毒,日光曝晒。前期培育时,放初孵仔鱼密度可在10000尾/立方米。待鱼苗长至全长15毫米左右时,再进行分池,降低密度。苗种培育的饵料系列为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挠足类、枝角类、卤虫咸体、鱼虾肉糜、配合饲料等。

  苗种培育可使用淡水或采取低盐过渡方式进行海水人工育苗。使用淡水育苗时,应使用沉淀净化后的井水、河水、湖水或经曝晒后的自来水,将初孵仔鱼布池后,控制水温18-22℃,pH值7-7.5,溶解氧含量4毫克/升以上,总氨氮1毫克/升以下。使用海水育苗时,将初孵出仔鱼入淡咸水中(盐度1-3‰),仔鱼摄食后再逐渐增加培育水的盐度。仔鱼全长10毫米以后,可以换成纯海水进行培育。水温为18-22℃,pH值7.5-8.5,溶解氧含量4毫克/升以上,总氨氮1毫克/升以下。所用海水要经沙滤后使用。

  培育初始水量为水槽总水体的3/4,前5天逐渐加水至满水。以后开始流水方式换水,换水率为20-50%,20日龄换水率80-100%,25日龄后摄食增大,并开始投喂鱼虾肉糜。此时换水率增至120%,以后随摄食量的增大,换水量加大到300%。前期仔鱼培育时,采用微弱充气,随仔鱼的生长,待仔鱼完成开鳔后,可逐渐增大充气量。同时,在池内设置环流,使培育水在池内形成定向水流。培育池内形成活水,保持水环境的统一,避免局部缺氧,环流的形成可促进鱼苗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环流的速度随鱼苗的生长可逐渐增大。随着鱼苗的生长、代谢,培育池底部的粪便、残饵等积累增多,应及时清底,前期仔鱼时,一般每3-4天清底1次,后期增至每天清底1次。条纹狼鲈及杂交种鱼苗,游泳活跃、摄食旺盛、生长速度快。随着生长,高密度下易造成饵料不足和相互残食,当鱼苗全长15-20毫米时,应及时分苗。一般分苗时,将密度减半,提高苗种的成活率。应注意此时鱼苗尚未长鳞片,鳔的发育及调节功能还未完善,分池时会造成损伤,可采取灯光诱导方法进行分苗,避免受伤。初孵仔鱼约经40天的培育,鱼苗全长可达35-45毫米。此时鱼苗各组织器官发育完善,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摄食量增大,应及时出池,降低密度,进行正期养殖或养成。出池方法可先降低培育池水位,用小围网将鱼苗围住,再用质地柔软的小捞网和量杯将鱼苗逐步捞出并计数。

  • 土池育苗

  育苗池塘面积333-667平方米,形状因地而异,多为矩形,长、宽比例为2:1,水深范围1一2米,池底向排水口处倾斜,斜率为3:1,池底平坦。排水口处设一集苗水槽(3米×2米×1米)。出苗时,将鱼苗集中于此,逐步捞出。池子设进、出水口和阀门,进水口位于水浅处,便于水的循环。排水口要低于集苗槽和池底,便于收获。池塘使用前用生石灰清池、曝晒并清除敌害动物。清池后,在进水阀门处安装绢网(60目左右)注水,进水量为池塘容积的4/5左右。进水和施肥时间应根据水温及水中浮游生物最初数量而定。无机肥和有机肥结合使用为好。无机肥以氮、磷、钾为主。氮肥按有效成分0.5-1毫克/升使用,磷肥按有效成分0.25-1毫克/升使用,钾肥使用量很小。有机肥可使用经无害化处理的各种动物粪便、棉籽饼、各种干草、麸皮。其基本用量为6-15千克/667平方米。此后,每周再施肥1-2次,数量为首次1/4-1/2。追加施肥会减少浮游动物种群的变动。持续时间可达2-4周。如果水源中浮游动物缺乏时,及时接种浮游动物。接入的浮游动物以桡足类、枝角类为主,并接种少量轮虫。

  池塘内浮游生物达到一定数量后,可放入条纹狼鲈及杂交种初孵仔鱼,放苗时应选择太阳升起前或落山时,避免阳光直射,放苗量为100-150万尾/667平方米。鱼苗管理,主要包括鱼苗的取样观察、水质测定、投喂等。经30-50天的培育,鱼苗长到35-50毫米时,池塘中的饵料及水质已无法满足鱼苗的生长需要,应及时出池。鱼苗出池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避免直射阳光和高温。将鱼苗集中在集苗槽中,用柔软的网子逐渐捞起计数。然后运输到二期苗培养池进行中间培育和养成。

成鱼饲养

  条纹狼鲈及杂交种的饲养方式以池塘饲养最普遍,这里重点介绍池塘从二期苗到咸鱼的饲养。

  • 二期饲养

  二期饲养池水面为667-1334平方米(1-2亩),水浅处1米,深处2米,池边堤坝斜率3:1。坝顶到指定水面需高于0.7米。各池塘大小、形状、朝向和风向尽量保持一致,以矩形为宜,长、宽比为2:1,池底向排水口处倾斜,池底平坦,无石类。水源位于水浅处的进水口,排水口处也应通入水源,便于紧急情况下快速换水,并设收获槽,为水泥结构,大小为4米×3米×1米,设有台阶和新鲜水源。排水口处堤坝设有车行道,并配备水泵、电源、各种操作设备、饵料房及试验室等。要有排水蓄水池对排出的水进行处理。

  1. 放苗:放苗前将池塘千燥!、曝晒、清池后,加满水并凋节好水质。将苗种分选成统一规格,作短时间的驯化.使水温、pH值等达到一致。放苗规格为全长40-50毫米。二期苗精养或半精养系统中,放苗量为1万尾/667平方米;粗放型养殖中,放苗量为1-2干尾/667平方米。
  2. 日常管理:条纹狼鲈及杂交条纹狼鲈的养成饵料以配合饵料为主,也可用杂鱼虾等鲜饲料,饲料蛋白质需求范围35-50%,以40-50%为宜。为确定饵料颗粒大小和投饵量,应定时测量鱼的大小,一般每月1次。乎常可在投饵时观察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要每天测定水质情况。各项水质指标为:溶解氧大于5毫克/升或低于3毫克/升时停喂,并换水或增氧;温度在15-28℃时,摄食情况最好,每天温度差要小于3℃;pH值应维持在6.5-9之间,池中浮游植物的量控制在水的可视度40-80厘米。当水质差的时候,要及时换水,通常池塘要每天定时换水,每个池塘要用充气机充气。在二期养殖中,可能混入大型鱼类,水蛇、水獭等天敌及大型植物,应及时清除。
  3. 收捕:收捕时的温度最好在3-10℃,温度过高接触压力大,死亡率高;温度过低,鱼活动缓慢,难以捞出。收获时将收获槽清除干净,随排水将鱼集中于收获槽后用网逐渐捞出。若池中无收获槽可用围网将鱼围住逐渐捞出。二期精养的鱼收获后,放入三期饲养池,减少密度,继续饲养。粗放饲养的可在原池中继续饲养。
  • 三期饲养(商品鱼饲养)

  对二期饲养后未达到商品规格的鱼可继续进行三期饲养,池塘规柏和饲养管理方法与二期的相同。对二期饲养规格100-300克/尾的鱼收入较大的池塘中,越冬至翌年继续饲养到商品规格。

  • 病害及防治
  1. 气单胞杆菌败血症:游动性气单胞杆菌是绝大多数养殖鱼类的病原。假单胞杆菌和气单胞杆菌是造成溃疡的主要病原,两种细菌造成的病症相似。这两种细菌分布于所有的淡水水源和湖泊中,是条件致病菌。该病大多发生在夏季,其他季节也会发生。在低氧、高二氧化碳、高氨氮、受伤的情况下最容易发生。改善上述条件都会降低发病几率。防治方法:用土霉素80毫克/千克鱼体重拌入饲料投喂,每10天1个疗程。
  2. 弧菌病:弧菌是海洋和盐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病原菌。由弧菌造成的病症与气单胞杆菌相似。预防措施是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减少养殖环境压力。有报道证实,注射疫苗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防治方法:用土霉素80毫克/千克鱼体重拌入饲料投喂,每10天一个疗程。也可用磺胺类药物,2克/千克鱼体重拌入饲料投喂,每10天一个疗程。
  3. 真菌病:外部真菌病可由多种多样的真菌感染致病。真菌病在早春或晚秋容易发生,常在其他因素之后造成,如水质差、毒性物质的存在、营养差、鱼被移动受伤等。外部病症包括体表有絮状物,体表色斑,体表碎片状附着物等。放大30倍,即可看见真菌菌丝。防治方法:用2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较有效。高锰酸钾的红色需保持10小时,否则要重复处理,直至红色保持10小时以上。有报道,浓度为150毫克/升的氯化钠溶液,可有效地清除淡水中的真菌。
  4. 寄生虫病:①卵甲藻病:是海水养殖条纹狼鲈的主要病原之一。卵甲藻靠假根吸附于鳃丝上并破坏鳃丝。病鱼无精打采,摄食少或不摄食。当吸附在鱼体表时引起溃疡,产生长的绒毛,故又名鹅绒鱼。预防措施是防止染病的鱼或病原带到养殖系统中。防治方法:①用淡水浸浴5-10分钟,反复几次即可痊愈;②用硫酸铜2-6毫克/升的整合铜溶液治疗效果显著。②车轮虫病:发生在淡水养殖的鱼中,感染部位在体表、鳍、鳃等。2-5厘米的鱼很容易造成损失,对成鱼也是如此。发病高峰期集中在春季和秋季,但可长年发病死鱼。病后特点较多,包括活力差、集群于进水口和泼水区,体表有小血点,有蓝灰色的粘物,鳃发白并松弛,有时显出缺氧行为。防治方法:可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硫酸铜等药物治疗。③单殖吸虫病:对幼鱼影响较大,成鱼影响较小。防治方法: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硫酸铜等药物很容易控制病情。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9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条纹狼鲈原产于美国东部沿岸,通过放流移植,美国西部亦有条纹狼鲈的渔业。由于多年向内陆水域实施放流增殖和推广淡水养殖,形成了陆封型的条纹狼鲈渔业,故美国的内陆水域条纹狼鲈资源亦十分丰富。

主要价值

  条纹狼鲈是一种大型的经济鱼类,体色鲜艳,无肌间刺,肉质嫩滑,营养丰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食用价值较高。 条纹狼鲈及其杂交种具有生长快、品质优、适应性广、抗逆能力强等特点,适合于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等多种方式。养殖方法简单易行。该鱼对生态环境适应范围广,在抗病力方面与其他鱼相比,对寄生虫和细菌病的抵抗能力较强。可在淡水、半咸水和海水中养殖。在中国内陆和沿海适宜养殖的区域很多,特别是在淡水区域和沿海的池塘养殖方面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适合于全国推广。是世界公认的优良养殖鱼类。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杨祖青
下一篇:美国高等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