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炖鹰龟"系广西传统名菜之一,成名至今有数十年历史。它素以作料名贵,食疗效高,清香鲜嫩,汤清而醇闻名于世。具有滋阴养颜,润肺补肾,纳气平喘,壮腰健身之效,不愧是高雅名贵之佳肴。
中等蛤蚧...2 只
红枣.....15 枚
鹰龟....500 克
料酒.....15 克
陈皮....1 克
胡椒.....1 克
生姜.....5 克
味精....0.5 克
香葱.....3 克
淮山药....50 克
1. 宰杀蛤蚧,先斩掉头部,剖腹清除内脏,剥下外皮剥至后腿部位即可,勿把尾巴弄断,因为蛤蚧尾巴是滋补的最佳部位,剥皮后,用水焯一下,洗净血污待用。
2. 将鹰龟闷死,使龟血保留具药保由及土祖在肌肉内,龟死后置一争斯记体升燃水盆中,用摄氏70°的热水稍烫一下,斩去脚爪和尾部的皮衣,再用刀从颈侧往后割开,除去硬甲,清除肠脏和腔内的污物,最后将龟肉斩成若干块,投入开水中煮5-6分钟,取出洗净待用。
3. 先把龟肉置锅中,来自加入适量的开水,同时投斯具治顶预诉维入生姜、红枣、淮山、陈皮、料酒线胞损短声排、胡椒、精盐等,慢火煮10分钟,使之人味。然后把蛤蚧人锅,慢火炖2 小时。把炖料全360百科部捞出,置炖盅内,原炖汤经沉淀后(混浊物不要)重新倒入炖盅,加盖上蒸笼蒸1小时,出笼后捞去红枣、陈皮、姜片,加入少许味精、小磨香油、葱花即成。
1. 蛤蚧必须斩去头,因眼睛和脑浆有微毒,不宜炖食。
2. 来自淮山用鲜者最佳,去皮,切成滚刀块,在炖盅内蒸15 分钟即熟,软糯可口。
1. 蛤蚧与鹰龟均是360百科广西著名的山珍,蛤蚧因它的叫声如"蛤-蚧",故而得名。外形象大壁虎,体长30 厘米左右,头带回回邑1 三角形,吻端凸圆,眼大突出,全身密生细鳞,尾长与体长相等,尾巴易断,断后能再生,每只约重100-200 克,蛤蚧作为山珍馈馐念概更棉,久已流传广西民间,早在宋代《开宝本草》中就有论述,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更有详细记载:"蛤蚧补肺气,定喘止渴,功同人参;益肝血,助精扶赢,功同羊肉;近世治劳损痿弱。"鹰龟是广西奇山异水爬行家族的三珍之一(另二珍是金头龟和山瑞),又名" 鹰嘴龟"其消宁既源毫专养诗二或"大头龟",头部很大,呈三角形,嘴巴由坚硬角质构成,上喙弯曲成钧状,象鹰嘴,尾长,皮肤黄褐,龟壳逐别式都信扁平,爪尾披子鳞片,腹甲甚小,头尾四肢不能缩入甲内,遇敌受惊时,只能缩作一团而已。生活在山林石底井溪,昼伏夜出,能爬树及攀登岩石,食蜗牛、田螺、青蛙。嗅觉十分灵敏,只要嗅到腥味。便随水穷迫不舍,每次产卵多为2 个。故产量很少。十分名贵。鹰龟肉腴嫩滑,清甜鲜细营错满求它钱积入美,有润肺、健脾、明目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