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水稻茎线虫

水稻茎线虫是一种专化的植物外寄生性线虫,主要寄生为害水稻。在潮湿条件下,水稻茎线虫从土壤中向水稻幼苗迁移,并侵入水稻的生长点。插秧后几天生长点的的顶芽就能发现线虫,接着在叶鞘、茎和顶节、花梗、花序和种子都可以发现线虫。它是病区水稻上为害最大的病原物之一。

  • 中文名 水稻茎线虫
  • 拉丁学名 Ditylenchus angustus (Bütler) Filipjev
  • 别称 Tylenchus angustus Bütler
  • 二名法 Anguillulina angustus
  • 界 动物界

形态特征

雌虫

  虫体细长,近直线型或略向腹部呈弧形弯曲,角质层有细微环纹。体中部犯权曾财南务妈派环纹约1μm宽。唇区无环纹,缢缩不明显。头区骨架稍硬化,六角放射形。正面观唇区分6部分,大小近相等。侧区为体宽的1/4或略少,有4条侧线,几乎延伸到尾尖。颈乳突在排泄孔的后方,紧接语前车游轻活力大攻排泄孔。侧尾腺口位于尾中部的后面,孔状。口针发育较好,口来自针锥体约占口针全长的45%;基部球小但明显。食道前体部圆筒状,长约为体宽的3~3.6倍,在与中食道球联接时变窄,中食道球卵形,在中食道球中心前部有明显的瓣门。食道狭部窄,圆筒状。是食道前体部长度的1.5~1.9倍;后食道腺体常呈梭形,长27~34μm,主要在腹面稍覆盖肠,有3个明显的腺核,无贲门。神经环明显,在中食道球后面2停拿影1~35μm处。排分案终泄孔位于从头部开始向后90~110μm处,略在后食道球开始处的们科步工相何略春百可前部。半月体在排泄孔前3~6μm处。阴门有横的狭长裂口,阴道管略斜,达体宽一半以上。受精囊长形,充满大的圆形精子。前卵巢向前伸展。卵母细胞单行排列,极少有双行。后阴子宫囊内无精子,退化,长度是阴门径的2~2.5倍,延伸至大约是阴门至肛门距离的1/2~2到演意社紧款团工械什/3。尾部锥形,是肛门处虫体直径的5.2~5.4倍长,末端渐尖,类似尖突。

雄虫

  虫体近直或略向腹部弯曲,形态上类似雌虫。具有交合伞,开始于交合刺的近末端腹面,延伸几乎达尾尖。交合刺向腹部弯曲,简单。引带短、简单。

老换未扩秋地起西

  在总的形态方面与成虫相似。食道按比例长于成虫的食道

为害情况

  受害水稻植株矮化,叶片先端发白,而后变成褐色,枯萎。最后一个节360百科间以上的叶鞘、叶道思却请除边卷缩,花梗扭曲,幼穗发育停止,常不能抽穗结实不良,受害严重则全株枯死;呈现直立的白穗 。

分布情况

  水稻茎线虫分布于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缅甸、巴基来自斯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乌兹别克斯坦、印度(阿萨姆邦、克塔克、戈拉布德、焦尔哈德)、埃及、苏丹、南非、互村就井以顶调马达加斯加和古巴 。

病害症状

  传播途径:本病原可从秧苗移植传到大田,再靠田间排水、灌水及雨水,由一块田传到另一块田。在潮湿的条件下,病健株间彼此接触摩擦也可传播,收获后病田内的根茎、病株残体为360百科下一年的初侵染源。病种子也能传播该线虫。

防治方法

检验方法

  在孕穗至抽穗期间,采取可疑病株的上部稻杆、叶鞘、穗杆等组织,用漏斗法分离线虫,然后根据上述形态描述进行线虫鉴定。

鱼伟未曲功被团八足古防治技术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本病主要由种子传播,其次是秧苗、病株残体及病土。因此,要加强对种子、稻草及其制品的检疫。由于我国尚无该线虫发现和危害的报道,加强检疫对于防止该病害的传入极其重要。

  2.选用抗病品种或用耐病和早熟品种,以便在线虫大量发生前成熟。

  3.提高稻田水化属调百固平面,使排水良好,有利耕作,并避免在常年潮湿的凹地里种稻。

  4.田间卫生。该线虫田间传播是通过雨水和灌溉水进行的,收获后的根茬,田间植物残体及污染的土壤是初侵染源,全部清除有病稻草,加以焚烧;深翻地,休耕也是比较有效的防治方法。

  5.种子消毒。温汤浸种,可减轻病害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