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心理学》是2009年07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来自是汪航。
《工程教育心理学》首先探讨了工程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概念、研究方法及工程师的职业能力模型等基本原理。紧接着围绕工程师职业能力培养的心理学规律展开,阐述了工程师执业前的能格编艺烈坏激觉都力准备部分、工程师职业胜任力发展部分和专家型工程师形成三个部分来自。
工程教育心理学应该贵调概王化宗宣谓是工程教育研究的一个基础性领域,它是心理学与工程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应用科学领域。它应该成为教育理论研究者构建工程教育360百科学科的基石之一;工程教育的课程设计者应该从这门学科领域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安排与变革课程的初步设想;工程教育的教学法研究者则要依据该学科领域中一些重要结论,构想出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措施;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则应该以该领域的发展为契机,扩大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特别是工程教育的影响;工科院校教师则直接运用该学科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深调谈继雨成果来解释并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
本书大纲是作者在博士后研究期间酝酿断钢作朝宽德根形成的,在2006年第七次全国高等工程教育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的一些精辟见解给了不少启发,对原来书稿的结构作了进一步完善,并把讲授"教育心理学"课程时收集加剧的一些案例充实进来。本书在结构上不是一般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工程教育教学实例的模式,而是以工程师职业发展的三个阶段为视角,围绕工程师职业能力培养的心理学规律展开,构成了本书的三个主体部分。即工程基础知识、工程专路置角站技陈输殖操作技能、工程伦理道德素质和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工程开发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和专家型工程师形成手械可营实比女心浓顺三个部分。当然,本书在三个主体部分之前首先要探讨工程教育胞心理学的学科概念、研究方法及工程师的职业能力模型等基本原理。本书这种结构安排,力图在兼顾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化规律的同时,更要关注工程教育实践追求工程应用的目的和工科教师对"处方式"教学方法的需求。
第一部分 工程教育心理学香率研算春派特困严明现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 工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节 心理学对近代工程教育的影响
一、心理学与工程教育的历史渊源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与近代工程教育
三、认知主义心理学与近代离着话升特纸紧督即当宪工程教育
第二节 工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工程教育中的心理学基本问题
二、工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电委相铁司效工程教育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况听错里治海适系
第三节 工程教育心理扬历服沉操军另学的发展目标
一、运用现代学习观来理解工程教育过程
二、从新的视角来研究和促进工程教育教学
三、为工程教育创被保所满硫法长损行中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志底较美爱王不她扬提供更多帮助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工程师的职业能力
第一节 工程师职业能力观的历史发展
一、对工程师称谓起实室宜的一般认识
二、工程师产生前的工匠和工匠技术
三、早期工程师的职业特征及其能力要求
四、现代工程师的职业特征及其能力要求
第二节 工程师职业能议棉力的结构
一、工程师职业能职力结构的不同观点
二、工程师职业能力定位的多样化
三、工程师职业能力的发展性模型
第三节 工程师职业能力发展的阶段
一、工程师的职业层级
二、与工程师职业能力构成的关系
三、高等工程教育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工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工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特征
一、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二、工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三、工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视角
第二节 工程教育心理学的定量研究
一、实验法
二、问卷与标准参照测验
三、常模参照测验
第三节 工程教育心理学的定性研究
一、典型的定性研究方法
二、定性研究的定量分析方法
第四节 现场研究与行动研究
一、现场研究的目的和特征
二、行动研究的目的和特征
三、现场研究和行动研究的实施要点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工程师执业前的能力准备
第四章 工程基础知识的学习
第一节 知识的心理表征形式
一、记忆系统
二、知识的分类
三、知识表征形式的转化过程
第二节 基础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教学
一、数学思维
二、数学素质的认知构成
三、工程数学教学特征和原则
第三节 自然科学概念的学习与教学
一、概念的含义
二、教授概念的方式
三、概念的改变和延伸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工程操作技能的训练
第一节 工程操作技能的性质
一、工程操作技能的概念
二、工程操作技能的特征
三、工程操作技能的成分
第二节 工程操作技能的习得过程
一、关于操作技能学习的理论
二、工程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三、影响操作技能学习的因素
第三节 工程操作技能的教学
一、工程操作技能教学的目标
二、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技术
三、综合技能的教学方法技术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工程伦理道德素质的培养
第一节 工程伦理道德素质的性质
一、一般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
二、工程伦理道德素质的基本特征
三、工程伦理道德素质的发展层级
第二节 工程伦理道德素质的形成机制
一、道德品质形成的经典理论
二、影响工程伦理道德素质发展的内部因素
三、影响工程伦理道德素质发展的外部因素
第三节 工程伦理道德素质的培养
一、基于工程伦理知识建构的培养策略
二、基于道德行为实践的培养策略
三、基于社会关系影响的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工程师职业胜任力的发展
第七章 工程问题解决
第一节 工程问题解决的性质
一、问题与问题解决
二、工程问题解决的特征
三、解决工程问题的一般方法
第二节 工程问题解决中专家与新手的差异
一、专家-新手的研究范式
二、专家-新手解决问题的差异
三、专家-新手差异的实质
第三节 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一、知识结构的组织
二、技能的自动化
三、应用策略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工程开发能力的培养
第一节 工程开发能力的特征
一、工程开发和工程开发能力
二、工程开发中的创新思维
三、工程开发中的批判性思维
第二节 工程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影响创新思维发展的认知因素
二、影响创新思维发展的非认知因素
第三节 工程开发能力培养的教学
一、工程开发的模仿训练
二、实践性开发训练
三、群体开发的教学训练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工程管理能力的形成
第一节 工程管理能力的特征
一、工程管理和工程管理能力
二、工程管理能力的构成
三、工程管理能力的形成
第二节 知识管理能力的形成
一、知识管理的任务
二、影响组织知识转移的工程师能力因素
三、工程师知识管理能力的养成
第三节 领导能力的培养
一、领导能力的特征
二、领导者的行为模型
三、领导能力的获得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专家型工程师的形成
第十章 高级工程思维能力的形成
第一节 高级思维能力的特征
一、高级思维能力的跨领域性
二、高级思维能力的领域知识性
三、思维能力与专长发展
第二节 思维能力的发展模型
一、影响专长发展因素
二、基于专长发展的能力发展
三、对思维技能发展的理论支持
第三节 高级工程思维能力的早期培养
一、高级思维技能的早期发展
二、元认知训练
三、自我调控策略的训练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工程科学研究能力的形成
第一节 工程科学研究中的决策和推理
一、工程科学家思维的决策过程
二、科学家思维中的推理过程
三、推理中的心理模型
第二节 工程科学研究的合作问题解决过程
一、工程科学研究的合作特征
二、科学研究合作中的知识创造过程
三、影响知识创造的相关因素
四、造就世界顶尖的工程科学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