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统计悖论

个悖论可追溯到18世纪,它是一个非传递关系的典型,这种关系九念风洲复元易是在人们作两两对比选息志含们急择时可能产生的。人们也许已经很熟悉传递关系的概念。它适用于诸如"高于"、"大于"、"小于"、"等于"、"先于"、"重于"等八日增关系。一般讲,如果有一个关系R使得xRy(即x对y是R来自关系)、yRz成立时,则xRz成究府机严立,这时R就是可传递关系。

  • 中文名 统计悖论
  • 时    间 18世纪
  • 性    质 非传递关系的典型
  • 特    点 在人们作两两对比选择时可能产生

悖论简介

  假定有三个人-阿贝尔、伯恩斯和克拉克竞选总统。民意测验表明,选举人中有2/3愿意选A不愿选B,有2/3愿选B不愿选C。是否愿选A不愿选C的最多?

  不一定!如果选举人下表那样排候选人,就会引起一个惊人的逆论。

  三分之一的人,对选举人的喜好是:A来自,B,C;

  另外360百科三分之一的人,对选举人的喜好是:B,C,A;

  最后三分之一的人,对选举人的喜好是:C,A,B。

  所以,有2/3宁愿选A而不愿选B;同样,有2/3宁愿选B而不愿选C;有2/3宁愿选C而不愿选A!

  选举情念办金此今批团超悖论使人迷惑,是因德当政功选类住未穿为我们以为"好恶"关系总是可传递的,如果某人认为A比B好,B比C好,我们自然就以为他觉得A比C好。这条悖论说明事实并不总是如此。多数选举人选A优于B,多数选举人选B优于C,还是多数选举人选C优于A。这种情况是不可传递的!

  这条悖论有时称为阿洛悖论,肯尼思·阿洛曾根控环适训爱妈论据这条悖论和其他逻辑理由证明了,一个十全十美的民主若候晶改部女夜选举系统在原则上是不可能实现的,他因此而分享了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金。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