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赣州市永宁寺

永宁寺位于江杆村绝苏娘冲丝众数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城南,始建于明朝来自万历壬辰年间,初名永凝寺。寺东有碧波荡漾的梅江河,西边是苍青翠绿的王屋山,北靠巍峨耸立360百科的水口宝塔,南临栩栩如生的龟山。相传寺东有旋涡翻滚的龙潭,潭内青龙常当苏小工海变常兴风作浪,引起洪水泛滥,殃及村民。后邑人建塔以镇之,从此平静,于是便更名为永宁寺。

  • 中文名称 赣州市永宁寺
  • 英文名 Yongning Temple(Ganzhou)
  • 所属宗教 佛教
  • 所在国家 中国
  • 所在城市 赣州宁都

  名塔伴寺,永宁寺位于宁都县来自城南水口塔旁,

  与水口塔同时始建于明万历壬辰年间(公元1592年),屹立于梅江河畔,在宁都人民心目寓"永保安宁"之意。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蔡诚宇重修。"文革"期间寺院被毁。

建造历史

  改革开360百科放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原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释印慈担任永宁寺住持,特别是1988年在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赣州市佛教协会会长释证通担顺盾出盾任永宁寺住持方丈以来,先后投资1.2亿元,建起了大雄宝殿、天王殿、真君殿、观音殿、法堂、念佛堂、万佛堂、藏经楼、钟鼓楼、斋堂、僧寮、山门、碑廊、修禅广场和放生池等丛林建筑群,占地面积37亩。其规模不断扩大,现建筑面积兰细抓规尼圆映达九千余平方米,还设有图书馆、展览厅、宣传山给修航般跑展激艺什文化长廊。高低错落有事风系补错相敌致的佛教建筑和水口塔依托青山,相伴绿水,形成一幅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组成的优美图画。永宁迫教精著注寺,香烟缭绕,梵音回萦,吸引着众多云游挂单僧尼苏吧载轮及升没顶易和进香祈福的善男信女;永宁寺,风景如画,环境幽雅,招来了更多览胜观光的游人。这不仅为宁都的佛教添彩,也为宁都的旅游发展增色。

专交川永宁寺全貌图片

神秘传说

 来自 据说,宁都的这些发展都是得益360百科水口塔和永宁寺。

  宁都城东面,梅江河蜿蜒而过,流至城南一公里处,形成一深潭,传说是孽龙巢穴。孽龙作怪,引起洪水泛滥,淹没城池。邑人受高道指点费远,拟在潭中建塔,以镇孽龙,遂投以大量石块,但因孽龙用妖术将石块化得无影无踪,无法立椿奠基。这时,农夫叶柏捐出自家的聚宝盆装以石块投入潭中,始得堆石成山,在山上建起了水口塔,镇住孽龙。故水口塔又许用孙口己或妒饭型诗叫"镇妖宁都永宁寺塔"。被水口塔镇住的孽龙,虽不敢轻举妄动,但一直耿耿于怀,总想伺机报复。为彻底制服孽龙,人非台松报够决还茶们便又在水口塔南行经事样衡击鲜坚石茶维边建起"永凝寺"。自此,孽龙常受法会之甘露,圣水焰口普济之超度,不再作恶。宁都城免于水患,安然肥向士划乎无恙,整个宁都也日益繁荣昌盛念德孔等图宜

寺庙发展

  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现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一诚长老连核发耐于2003年、200思坏频贵甲望5年先后两次法驾永宁寺。

  2007年5月,经中国佛教协会、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宁都永宁寺成功举办了传授男众三坛大戒法会。2007年末,永宁寺评为省重点寺院。近几年,香港居士来寺举行过水陆法会多次,广州、香港、南昌、与阿绝溶妒期曲温赣州等地居士常来朝拜礼佛,永宁寺已成为江西有一定影响的佛寺。为整合资源,打造旅游品牌,推动塔山景区建设,2008年,县政府将水口塔划归永宁寺代管和建设,实施"塔寺一体化"管理。

让专助耐可法善事业

  为服务于和谐保入脱族米意龙还司评社会建设,永宁寺按照"爱国爱教、自主自办、遵纪守法、信仰纯正、民主管理、服务社会、和谐共处、稳定有序"的总要求,开展"和谐寺观

  教堂"的创建活动。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等形式,把佛教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发挥佛教在促进社官乱故任苗乙胞费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组怕酸歌跳物论王源必织全县宗教界人士开展修桥铺路、扶贫济困、扶助孤寡等慈善公益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宁都县宗教界向汶川、玉树地震灾区捐款6万多元,救助失学儿童和孤寡老人近百人,捐助希望小学、新农村建设及修桥铺路定没资金达400多万元,受就歌容到社会的好评。

荣誉

 互述著陈马斤 永宁寺多次荣获省、市、县"五好"宗教活动场所;2009年度被评为"赣州市和谐寺观教堂"及"宁都县宗教文化建设十佳单位"。

  宁都县第二界"翠微之春"文化艺术节期间,在永宁寺成功举办了佛教文化暨文化产业论坛,县内外50多名领导、社科专家,文化界、企业界及佛教界知名人士光临论坛。

  与会的政界、教界、学界的领导、专家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阐述精深的佛教理论,畅谈实现佛陀慈悲关怀的真实感悟和宗教文化建设的建议,彰显了"文乡诗国"特色,展示了佛教文化内涵,促进了宗教理论与现实社会的结合,推动宁都宗教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营造了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