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力量:人与自然的创意到》一书的出版社是新世纪出真当了煤版社,作者是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出版时间是2013年01月。
《文明的力量:人与自然的创意》
作 者: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
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
出版日期:20来自13年01月
开 本:16开
书 号:ISB360百科N 978-7-5405-6338-7
定 价:75.00元(上下册)
这是一本奇距规特的文明史,也是一本充满新意的文明史。作者田括假的注目焦点不在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文明史,而是生态环境。
作者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实验,以风、雨、气温、地形、洋流、纬度、海陆比例等元素为少案眼依据,将人类文明分成九大类型十七种生存实境,细数历史上人与环境的各种可能。
区别于其他书籍,本书具有深刻的内涵,作者独树一帜,文字引人深思。文明的高下是可以评断的,不过我们应该自我警惕曲举主深律新差席讨止,避免套用过去染上特定意识形探且型应预测述曲结阳态的社会发展度量表,而应该以社会如何与环境互动为依据,替文明化的成果打成绩。在作者新颖的历史架构之下,"文明"不等于"进步",人类文化不能自外于自然环境。作者陈列独料商律客厂乱反然增在我们眼前的不只是文明的影像,还有文明兴起与枯朽带来的问题,令人目不暇接。
菲利普?费尔南多-练给得曲好少额职评慢古阿梅斯托,知名历史学者,伦敦玛丽皇后大学环境史教授,塔夫斯大学西班牙史教授,家喻户晓的BBC 节目主持人。共有十多本着作已超建流国镇要济,已翻译成二十二种语言,包括《文明的力量》、《真实、真相、真理》、《改变世界的观念》等。他有关海洋与殖民史的著作为他赢得不少荣誉,包括1997年英国国家海洋博物馆的凯来自氏奖章和1999年的约翰·卡特·布360百科朗奖章。各书评媒体对他赞誉不断,《文学评论》 露顺说他是世界上最好的历史学家之一,《纽约时报》也将他比拟吉本、汤因比、布劳岱尔等历史学大师。
自 序I
导 论 地将毫占器宽坏者干沿控文明欲:多种文明与单一文明1
上 册
建找九第一卷 荒原:荒漠、冻原、冰3
欧洲冰河时代·北斯堪的介兵去因毫客体合蛋负纳维亚·亚洲冻原·北极岁请则该给倍区美洲·格陵兰
游单对样怕议就组刘名第二章 土地死亡:沙漠中的适应与反适应23
北美洲西南·秘鲁北部·撒哈拉·戈壁·卡曾技尽菜观京架剧击拉哈里
第二卷 草马刑充充临叶集:不可耕作的草握落已看重末原
第三章 刮风:北美草原与茂介汉采配密的稀树草原57
大平原·非洲稀树草原·萨赫勒沙漠之边
第四章 文明的康庄大道:欧亚大陆草原83
中亚·蒙古·俄罗斯
第三卷 下雨:热带低地与后冰河期森老效语吧林的文明
第五章 原始封击同业定成宜船跑述面林:后冰河期的温带林区109
滥伐森林的事例·美国密西西比冲积平原·北美温带森美概任么其林·欧洲
第六章 黑暗之心:热带低地139
弗雷德里克·亨德里克岛·奥尔梅克心脏地带·亚马别律三场明派孙下游流域·低地区玛温天歌它缺着切企自的雅·高棉谷地·贝宁城
文明的力量:人与自然的创意
第四卷 发亮的泥地:渐渐干燥的气候里的冲积土
第七章 荒凉平坦的沙地粒简六因星食亚:误导人的近东案例173
恰尔尚巴冲积平原·约旦河谷·苏美尔与埃及
第八章 鞋与稻米:超越发源环境的中国与印度209
印度河·黄河·长江
第五卷 天空之镜:文明开化的高地
第九章 云中的花园:新大陆的高地文明239
古中美洲与安第斯山
第十章 攀上乐园:旧大陆的高地文明263
新几内亚·津巴布韦·埃塞俄比亚·伊朗·中国西藏
下 册
第六卷 水域边缘:海洋塑造的文明
第十一章 诸神如何分派:小岛文明299
南太平洋·夏威夷与复活节岛·阿留申群岛·马尔代夫·马耳他·米诺斯文化的克里特岛·威尼斯
第十二章 海岸上的视野:沿海文明的本质331
海上民族·腓尼基与斯堪的纳维亚·航海的尼德兰
第十三章 追逐季风:亚洲的沿海文明363
日本·航海的阿拉伯·东南亚·科罗曼德尔与古吉拉特·中国福建
第十四章 尤里西斯的传统:希腊罗马沿海393
维奥蒂亚·希腊外海·雅典·爱琴海与爱奥尼亚海· 罗马·罗马帝国·文艺复兴及其背景
第七卷 破浪:驯服大洋
第十五章 几乎是绝地的环境:海洋文明的兴起433
从印度洋到大西洋·从大西洋到印度洋
第十六章 亚特兰蒂斯再浮现:大西洋文明之形成465
文化传播--从欧洲到美国,再从美国传回欧洲
第十七章 大西洋时代与人类未来:从西方中心到全球视野505
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从太平洋到世界
尾声 德里克贾曼的花园542
中英对照546
注释579
媲美汤因比,具有原创的洞见……充满各式各样的新奇故事,令人兴奋。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这是一部具有争议的著作,充满了极其新颖而又独特的观点。
--《独立报》The Dependent
他不仅向我们展示了文明的图像,同时提出了有关文明的危机和衰退的问题。这一切令我们由衷赞叹。
--《旁观者》The Spectator
从阿梅斯托气势磅礴的写作风格,涵盖古今中外读者熟悉或者不熟悉的文明案例,可以感受到他的野心。作者重新评价了许多概念,包括"两河流域是文明的滥觞"这样习以为常的观点。他滔滔雄辩、引证事实论证,标举出杰出历史学家的地位。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 Weekly
一部充分展示了学识与激情的智慧之作。
--《观察家报》The Observer
如同贾德·戴蒙的《枪炮、病菌与钢铁》,阿梅斯托从地理学、农业、生态环境评估各文明的表现。最成功者,往往能跨越不同环境,应用多样资源的文明。任何环境,包括极地、沙漠、都可能有文明的诞生,但相似的自然环境不保证有相同的发展。
--《图书馆月刊》Literary Journal
他与你攀谈,提出一个有趣的话题,然后话题就此无限展开……这是一本充满乐趣且可读性极高的书。
--《文学评论》Literary Review
解开人类对文明本质的思索之谜,巧妙结合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美术史的创新大作。
文明是巨大建筑?法典?运河?是"野蛮"的反义词?是一种"状态"?还是人与自然的各种可能性?
每种环境类型里的人类都殚精竭虑,试图适应环境或者改变环境,作者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实验。冲破"以西方为中心"的线性历史观点,重塑人类文明的含义。在全新的文明史里,人类被放回"自然环境"的脉络,变成实际面对自然挑战的物种,不论荒原、沙漠、沙地、高地或洪水经常泛滥的冲积平原,"文明"不再是一种标准,而是多种环境下的生存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