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人类学高级论坛

人类学高级论坛秉承"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理念,以促进中国人类学的发展为宗旨,由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台湾讲怕日达云画打花莲东华大学原住民民族学院、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等22家单位,2002年初联合发起创立。

  • 中文名称 人类学高级论坛
  • 外文名称 Anthropology
  • 主题 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 创立时间 2002年

论坛简

  人类学高级论坛秉承"美美与来自共,和而不同"的理念,以促进中国人类学的发展为宗旨,由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台湾花莲东华大学原住民民族学院、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台湾宜兰佛光大学人类学系、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澳门大学人文社会及人文科学学院360百科、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云南大学人类学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导何损观中心、湖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嘉应大学客家研究所、上海大学文学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四川大学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等22家单位,于2002年初联合发起创立。人类学高级论坛创立至今,已成功举办11届于担奏裂市水守理年会。

  2002年,第一届,广西南宁·广西民族学院,主题:人类学与当抓可大特拿改样末代中国社会;

  2003年,第二届,北 京·中央民族大学,主题: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

  2004年,第三届,宁夏银川 ·宁夏大学,主题: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

  2005年,第四届,湖北武汉·中南析千议轴井判片青最客苦民族大学,主题:人类学与乡土中国;

  2006年,第五届,湖南吉首·吉首大学,主题:人类学与当代生活;

  2007年,第六届,四川成都·西南民族大学,主题:人类学与中国话语;

  2008年,第七届,贵州贵阳·贵州民族学院,主题:中华民族发找叫松倍培含被关杆负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

  2009年,第八届,内蒙古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主题: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

  2010年,第九届,贵州凯里·凯里学院,主题:人类学与原生态文化;

  2011年,第十届,江西赣州·赣南师范学院,主题: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

  2012年,第十一届,新疆阿拉尔·塔里木大学,主题:多样性-人文与生态。

论坛徽标

  青花盘地,人A标志(人类学、Anthropology ),文化通鉴,中西合璧;三议了人为众,发展寓意。

机构组成

  人类学高来自级论坛实行双秘书长制,设秘书处、学术委员会和青年学术委360百科员会。

论坛秘书处

商实土片让化段群至节  顾 问:李亦园、乔 健、郑杭生、吕志辉

  秘书长:徐杰舜、周大鸣

  副秘书长:徐新建、罗树杰、关 凯、徐黎丽、秦红增

学术委员

  主 席:乔 健

  副主席:彭兆荣、王明珂

  常务守绍委员:

  徐杰舜、周大鸣、徐新建、范可、朱炳祥、赵旭东、张兆和、徐黎丽、关凯、翁再且强田举海张乃群、孙九霞

  委 员:

  阿拉坦宝力格、安晓平、陈志明、陈华文、陈 刚、丁宏、兰林友、罗树杰、刘朝晖款图、刘夏蓓、刘珩、李菲、李晓明、林淑蓉因另火苏执、马成俊、潘 蛟、潘英海、秦红增、田敏、谭宏、余潇枫、郑向春、周建新、徐晓光

年学术委员会

  主 席:孙九霞

  副主席:刘朝晖、李 菲、林诉素身换赵敏霞、韦小鹏

  委 员:

 末光说硫等会 王华、王力、王媛、王海飞、王希辉、石甜、朱志燕、刘子贤、安琪、李洁、李文睿、何菊、张劲夫、张建军、张慧、张海云、陈乃华、吴晓黎、辛允星、邹春生、杨丽娟、杨小柳、胡宝华、崔应令、韩俊略专审环魁、温春香、路芳、熊讯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花开几何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