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如果而立

《如果而立》,散文-小说-集。陈百度著,成书于2011年10月,白山出版社出版。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来自据核字(20360百科11)第229465号。本书是一部它所散文和短篇小说合集。散文多以研究古代历史为题材。短篇小说多以现代年轻人恋爱为题材。

  • 书名 《如果而立》
  • 作者 陈百度
  • 原版名称 《如果而立》
  • ISBN 978-7-80687-945-0
  • 类别 散文集-中国-当代;短篇小说-小说集-中国-当代

作者简介​

  《如果而立》的作者客春金解陈百度原名陈松1981年生,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2005年-2008年,该书作者供职于印江民族中来自学,2008年7月,因爱好写作调至印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两年后,"怀念讲台"的他再次申请调回印江民族中学,做一名普通教师。360百科2014年7月,抽调至贵州省教育厅从事基础教育管理与研究工作。

  《如果而立》是作者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的一部散文-小说-诗歌集,约十五万字。

内容简介

  《如超评怎立岩好收范制怎果而立》自序

  1

  校板而立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情,如史铁生所说的死亡一样,终究会来临!

  而立不是一种假设,在时间的磨洗中,对每个个体而言,它正在成为现实,或是已经成为历史。

  2

  年近三十,忽然有些淡淡的隐忧。这种忧虑虽不至令人半夜惊醒,但有时倏地冒出来,呆上一时半刻,也令人猝不及防。这隐忧,大抵围绕健康、家庭、事业、情感,也或者因为貌似深刻地去探寻生命的意义。

  某日,我突然想到,这隐忧应该也像屋檐下的蜘蛛网,只需拿起扫把,定能轻易地将其拂去。

  3

 资境益祖 连看法都没有,坏些斤及支流选收扬谈什么思想?这关系,大抵如"连快乐都没有,谈什么幸福?"

  高尔基说没有思想的人好比是一头牛,要么被人驱赶着埋命座倒案空买叶头干活,要么就被人宰了干脆吃掉。

  事实上,每个个体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思想,因为总有一些事会让他有别于他人的看病宣款减复材既陆易了质法。

  又或者说,每个人其实都没有思想,因为"有也行祖团九未别于人"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好比一个生僻的人名,在一定范围内它独一无二,但是放眼看去,这种独特性也许就变成了普遍性。

  在这一意义上来说,《如果而立》的诸多文字,大概都组合不成思想,而不过是特定范围内特定的独立罢了。

  4

《如果而立》封面 白山出版社

  孟德斯某每装鸠说:"对一个人切环少顾的不公,就是对所有人的威胁。"因为对少数人的不公,所显示的是制度的逻辑,可说便年毛织标以用来对待所有人,在不公的制度下无人能幸免。

  所以,你不关心制度,制度终会关心你。看见不公,我们要妒答剂响落格九哥警惕制度,就如同看见不义,我们要警惕小人一样。

  5

  身边总有这样一些"引国线临其路人",他们就像在黑夜里打了手电筒,声言要为我们照亮夜行单汽杀个女季叶补的路一样。但他们不是谦卑地把光打到远方,照亮道路、田野与山峦,让我们自己去判断该往哪儿走,而是把光对着我们的眼睛照射,永航足满标批圆旧粮扬印并一再强调说这就是我们需要的一切光明。殊不知,那一刻,在我们的眼里,除了他手电里射出的光亮外,我们根本什么也看不见。

  这种现象,熊培云称之为"在光明中失明"。

  易卜生说:"有的时候我真觉得全世界就像海上撞沉了的船,最要紧的还是救出自己。"我是极为相信这话的,除负士候我们帮助一个人,是给他(她)提供可供选择的若干种可能,而不是--也不应该--更没有能力去代替他(她)生活。

  6

  到了本不该教系实候多愁善感的年纪,却越来越发现自己善感于物,听着别人对生活越来越多的唠叨,我却感受着生活点滴的弥足珍贵。不要说繁忙的工作消磨了青春的容颜,话下书置抗编还不要说单调的重复让人觉得毫无意义,不要说美在远方眼前一无是处,更不要说生要轰轰烈烈死要惊世骇俗……一个人内心没有根基,才会去固化外在的形态,倘是心灵已瀚若汪洋,又何惧生活的半点涟漪?

  7

  罗曼.罗兰说:"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世界就像一个广场,如果你只知道左右,而忘了要站在高处张望,你是很难找到自己方向的。在一个宽广无边的世界里,人最应该做的,其实是"抢回我们自己。"

《如果而立》封底 白山出版社

  我活在浮华和追逐交织的世界里,活得孤独但不凄凉,活得一如既往且自以为是!

作品内容

  作者从日记中遴选了99篇,组成这册书的第一部分--随笔札记。之后又收录了在《梵净山》刊物上发表过的几个小说,令其充当此书的呀爱伤选临好七工第二部分。至于最后的《跳着唱着》,则是2006至20候服短县07年间作者创作的部分诗歌。

  随笔札记选99篇而不是100篇,这是基于一个想法:据说印江民族中学上世纪80年代的几个物理老师,曾采用光影测量技术对校园内的文昌阁进行丈量,得出的高度是33.3米,照此计算,那正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意。作者认般消族布矛些黄且为自己这些随笔还远远不能圆满,所以就拒绝了"100"这个看上去显得圆满的数字,意在激励自己。

创作背景

 果斗团清防五业规村 2011年1月的某针无江话天夜里,我突然醒来,想到纸财自己就快年满三十,寻思着是不是该做点什么,为青春的尾巴画个句点。

  "写本书吧!"一个稚来自嫩的念头忽然晃过脑际--可是360百科,写什么呢?我又能写出点什么呢?想到此,不免"颜忸怩而不安"。

  我想到仓颉,据说他造字时,鬼魂彻夜痛哭。后人读《淮南子》,说那是因为仓颉泄露了天机。而今看来,鬼魂似乎早已知道,文字出现必将给这个世界带来无尽的灾患,诸如话语垃圾、情感垃圾、思想垃圾、道德垃圾……

 走世首督没础航降露晶 我想,既然这世上已经有那么多垃圾了,又何妨再多上我这一本呢?于是把心一横,暗下决心:"写就写!"又因为我年近三十,便把个置杨错这书命名为《如果而立》。--(《如果而立》后记)

作品赏析

  《熙熙为利》

  康熙微服私访,看着大运河舟楫往来,人群穿梭,便问近臣和珅:"这些人如此忙碌,究竟为何?"

  和珅一辈子的嘴脸没给人好印象,但回答皇帝的这句话却名留青史,他说:"天下熙坏以简医阶率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自古至今,任何时皮里秋月鲁代,大抵没有不想出名的人,有的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把高大的背影留给世人瞻仰;有的人两面三刀,八面玲珑,用猥琐和恶毒让世人唾弃。前者犹如岳飞,后者犹如秦桧。但不可否认的是,时至今日,有岳飞的地方就会有秦桧。在知名度上,岳飞和秦桧,都是五颗星。

  凡事有特殊就有一般,有共性就会有个性。就出名这事而言,我一直觉得,有两类人,是不需要在这上面浪费精力的。

  前者是已经红得发了紫的人,他们的紫气盖过了自己走过的每一个空间,自然也盖过被别人稍不留神炒作一下蒸腾起来的"水汽";另一类人是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无论用多大的火来炒,因为湿气太重,就算是炒糊了,他也红不起来,顶多炒过了头,炒燃了,化为灰烬,一阵风过,混入尘埃。

  《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小故事:

  蚂与风我并使立蚁成群出动,不料被大象一脚踩下去,死伤无数。蚂蚁妈妈在家听说自己的孩子被一"庞然大物"踩死,又想象不出大象有多大,就鼓胀了肚皮问孩子,那家伙有我大吗?孩子说,比你还要大。蚂蚁妈妈再把身子鼓胀一点,问线夜误占城孩子,有我现在大吗?孩子们说,你别鼓了,你怎么鼓都没它大,不要把自己鼓爆了。

  陈百度说:"一个人如果认清自己是育议那蚂蚁,他就不会死撑着编三苏和承款低代圆合纪要去彰显强大了。"

根停它者座级  《但求同死》

  古代仁人志士,相逢为酒,快意恩仇,话到投机时,往往祭天拜地,立下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大丈夫铮铮誓言,散入沙场,令人动容。

  刘备、张飞若非惦记着替关羽报仇,想必也会一股脑儿同赴黄泉。

  于是,但求同死,便往往在凄凉哀婉的背后,折射出几分伟岸高大来。仿佛此语一出,便真觉得黄泉路上不再孤独,于是骤然坦荡许多。

  只是,裹着一袭浪漫色彩的"但求同死",究竟有多少变成现实,实在值得众生关注。

  《青泥莲花记》中记述刘玉川与一妓女的爱情。说未变发达时,刘玉川对此妓女爱得死去活来,声言此生不分。后当刘起官赴任,妓女欲与之同往时,刘玉川面露不喜之情,与妓女约定,二人饮毒酒同死,妓女应诺。待毒酒端上桌来,刘玉川让妓女先饮,后自己不饮。

  妓死,刘玉川独去。

  后至南宋,文天祥在蒙古军攻打来时,知道守不住,便召集部下开会,征求众人意见。期间有人说,反正也是死,不如来个"一团血"--即用血肉之躯去抵抗,与敌人同归于尽。听完此言,文天祥笑道:"好倒是好,可别到了那时,全都变成了刘玉川。"

  后来的事实证明,蒙军打来时,文天祥的部下跑的跑,降的降。"一团血"的约定,变成了"一盘沙"的散漫。

  时及近代,类似"放鸽子"的事情甚或还发生于血脉亲人之间。

  清末守旧之人徐桐恶西学如仇,人称"徐老道"。他痛恨洋人,可家就住在东交民巷附近。每天,徐桐看着夷人进进出出,心里烦乱,便在门上贴一副对联:"望洋兴叹,与鬼为邻"。

  徐桐的儿子徐承煜却正好与老爹相反,私宅里全是西洋家具。这样一来,徐桐每次路过儿子门口时,总是闭着眼睛捂着耳朵。

  庚子之乱,徐承煜闻两宫西狩,洋兵进城,就倡议父亲及全家自杀殉国。徐桐同意。后经大家商量,认为投井最为便捷,乃促家人实行。

  母、妻、儿女辈已入井,此时徐桐抖作一团,被徐承煜扶着往井中跳下去。可惜井浅而人多,徐桐下去后踩在人头上,水不得浸。

《如果而立》版权页

  徐承煜只得把父亲拉上来,命老仆在大厅正梁上结了两个绳套,父子商定一同殉国。

  谁知徐桐刚成"大节",儿子徐承煜却悄然遁逃。

  后人称徐承煜为"枭獍"。

  何为"枭獍"?孟康曰:"枭者,食母之鸟;獍者,食父之兽。"

  徐承煜欺君弑父,禽兽不如,人称"枭獍",实为恰切。

  生死者,大事也。君子不轻言同生共死,言者,则必践行之。言而不践,则史书之,乐歌之,后世唾骂之。

  ……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