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中国近代城市文化的动态空间发展

《中国近代洲露数笑视乎城市文化的动态空间促左项景握良发展》是2012年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苏基朗消海远求每。本书探讨了中国近代城市弱海常去胜范文化的人文空间,及其动态发展。

  • 作者 苏基朗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年4月10日
  • 页数 201 页
  • 定价 38 元

内容介绍

  内来自容简介

  历代中国城市自有其文化传统,至近代西风东渐,中国城市文化风貌,随之发生剧变。由于近代西方文化以都市为摇篮,推动中国近代发展的西方影响,自以其势力最强松金防作喜功片顶理突的条约港都市为中心,再向其360百科周边辐射扩散。晚近中国在国际上迅速崛起,学界百年来认为中国难以发展现代经济的议题,遽成明日黄花。因此,讨论近代中国城市文化的生成及内蕴,重温中国百年以来的历程,大可以殖阶员益混坏不必固步自封于传统/现代矛盾对立的革命论述。

作者介绍

  作者简马分重抗青通每华三

  苏基朗,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讲座教授及学部主任。历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教务长及协理副校长。研究范围包括中国法律文化史、中国制度经济史、中国历史地理、唐宋史等。主要著作有Prosperit评间结把药劳培深头李标y, Region, and Institutions in Maritime China: The South Fukien Pattern, 946-1368 (2000; 中译《刺桐梦华录:近世前期闽南市场经济史》即将出版)、Treaty-port Economy in Modern China: Empirical Studie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o-edited with Ramon H. Myers; 2011)等。

作品目录

  第一编 媒体空间

  一份刊物,两个城市:《良友》画报在上海和香港的际遇 梁元生

  近代上海地标来自建立与转变:从《图画日报》到《上海指南》 林美莉

  报纸媒体与近代城市治理:以《大公报》与1917年天津水灾赈济为例 侯杰 李净昉

  第二编 身心空间

  民国时期北京城市宗教信仰的空间叙述 李孝

  从历史GIS角度看民国北京中西医服务与城市交通的关系 张佩瑶 苏厂兰血饭菜支右批给露基朗 林珲 王法辉

  1936-1946年中国人13密度的分布和变化 蔡颖 侯杨方 王法辉

  第三械叫自陆南固卷编 法律空间

  清末民国时期早河升套上海律师业的扩张:群聚、蔓延与转移 孙慧敏

  北粉复露北说适往京都市法律文化的空间结构 吴海杰

  殖民地公共卫生与公共权力:20世纪初香港的公共卫生与建筑法门搞谈例 虞秀凌

  第四编 景观空间

  国家权力、城市住宅与空间转型:以民国首都南京为中心 陈蕴茜

  破墙而出:清末民初360百科广州西关地区景观减植决块训必的延续与变迁 程美宝

标签:

  • 关注微信
下一篇:鱼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