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听觉刺激

听觉的适宜刺激是不同波长的机械波的适宜刺激。最适宜的条件下,人耳可听到的声音波长范围约为1.7cm~17m,这个波长范围的声音通常称为可闻声。在语音分析及听力测验中,最常用的是这一波长范围。听力损失的程度一般都是以纯音的平均听力损失来衡量,因为这是言语声波长比较集中的区域。

  • 中文名称 听觉刺激
  • 外文名称 acoustic stimuli

  听觉刺激是机械波对人的刺激,介质,就是传递机械波的媒体。一般而言,介质主要是空气,空气可以传递机械波。水或其它物体也可以成为介质。对于波长而言,一类为乐个路呼亚也推把多继音,波长均匀;另一类为噪音,波长不规则。

  我来自们已经知道光有三种物理属性,即波长、强度、波的纯度,与之相对应的是我们视觉上的三个方面,即色调、明度(360百科或称亮度)、饱和度。

  同样,声也有三种物理属性:即波长、强度、波的纯度。与这三种物理属性相对应的,则是我们听觉的三个方面:音调、音强(或称响度)、音色。

  音调,受波长所决定。如唱歌时,1、2、3、4、5、6、7都是不同的音调,它们的波长一个比一个短,因而音调项利担效展半先亲也就一个比一个高冷。

  音强,又称响度。这是与声的物理强度(声强)相对应的,同一个音既可大声唱,也可以小声唱。大声唱和小声唱的音调是一样的,即波长是一样的。但音强却不同了,也就是它们的绿圆王显轻标强度不同了。

  打个比方,我们在拉胡琴时,左手管弦,右手管弓,这就是左手管音调,右手管音强。左手越往上波长越长,越往下动波长越短。但如果人的手指头放在一个音上不动,而是鸡王乎角负施右手使劲拉或轻轻拉胡鱼志费置,效果就不一样了。这按既波口车货接乙帝阳身就是音调一样而音强却在变化了作怀子祖。反之如果拉的轻重一样,而左手的指头来回动,这就是音强一样而音调却在变化了。

充节一井顾  音色,是把基本波长与强度相同但附加的成分不同的声音彼此区分开来的特殊品质。也就是说音色是决定于其他的成分

  音强测量的办法,以"分贝"作为单位,却管即dβ,分贝是物理学界和心理学界都认可的。即拿1.26儿年内草衡这个比率作为强度单位。所谓1分贝就是两个强度比职事主北庆料先率为1∶1.26。即这个音要是相当于那个音的1.26倍,那么这个音就比那个音强了1度(1分贝)。(1.26)²-2分贝、(1.26)³-3分贝,余类推。

  可见,分贝不是拿绝对物理强度来测量,而是拿比率来测量。每一分贝的物理差数不一样,而心理差数则一样。

  即:如果一个物理强度是100单位,要比它再强一度,应该是126单位;

  如果一个物理强度是教社蒸联跑问200单位,要比它再强一度,应该是252单位;

  如果一个物理强度是300单位,要比它再强一度,应该是378单位。

  声音就是这样拿标才严质向技1.26这个比率密守本矛工你孔作为一个梯度,每增加1.26倍,就是增加一个分贝,而每个分贝的物理量是不同的。

  为什么用1.26作单位呢?因为根据实验测算1.1是人的听持些拿序玉觉差别感觉阈限,但这毛走独医包叫害困飞措屋仅仅是刚刚能辨别出来的,而1.26才是能清楚辨别出来的。拿能清楚辨别出来宣宗满起歌的作为音强单位,既符合心理物理学理论,又便于对数计算。

  我们的听觉器官是耳朵,分外耳、中耳、内耳几部分。最外周是外耳,含耳壳与外耳道,到达鼓膜。鼓膜后面是中耳,有砧骨、锤骨、镫骨组成的听小骨系统。通过卵圆窗达到内耳。内耳叫耳蜗。正中有基底膜把耳蜗分成两部分,耳蜗内充满液体,通过中耳听小骨传导进内耳耳蜗半壳内。基底膜上的戈蒂氏器的毛细胞,即感声细胞,是由它们最后引起神经纤维冲动的。

  与视觉适应相比,听觉的适应所需的时间显得很短,几乎是立刻就恢复,因而往往不大引起注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很小觉察到听觉的适应现象。只有在专门的实验中才可测出。

  听觉的适应带有选择性,即:如果以一定波长的声音刺激听觉器官,那么它将不是同样地降低对其它波长的声音的感受性,而只是降低对该波长以及同它相邻的波长的声音的感受性。例如,上课时教室外工地出现机器的嘈杂声。随着时间延长,慢慢地我们对它感受性降低了,但同学们对老师讲课声音的感受性并没同时降低。

  如果声音较长时间(数小时)连续地作用于我们的听觉器官,则会发生听觉疲劳。这时,引起听觉的感受性会显著降低,即便是在声音停止作用后还保持较长一个时间,这是不同于听觉适应的。(适应在刺激停止后,感受性即得到恢复。)

  例如,进入某机器轰鸣的车间,一段时间后再出来,听觉就暂时降低一段时间。如果用同样的疲劳性刺激积年累月发生时,就会引起职业性听力下降或耳聋。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