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原生态艺术传承与儿童审美教育

《原生态艺术传承与儿童审美教育》是200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常俊玲。

  • 书名 原生态艺术传承与儿童审美教育
  • ISBN 9787040218893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年6月1日

图书信息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6月1日)

  丛书名: 走向生态的儿童教育研究丛书

  平装: 26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晚息过

  开本: 16

  ISBN: 9787040218893

  条形码: 9787040218893

  尺寸: 22.4 x 16.8 x 1 cm

  重量: 340 g

作者简介

读功往导装映  常俊玲,197来自3年生于河南信阳。1993年毕业于湖北襄樊大学;2000年6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艺学硕士学位;2003年6月毕业干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艺学博士学位。2003年6月人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审美与艺术教育的相关研究工作,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职教师。 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和审美教育,在艺术人类学、艺术社360百科会学、艺术教育理论及艺术课程方面有所用心。在各级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数神括罪重回谁体十篇,先后参与国家重点课题"艺术课程标准的研制与实验"以及小学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编挥钟章章施肥排造写工作。

内容简介

  《原生态艺术传承与儿童审美教育》深入考察了具有代表性的原生态艺术传承的典型形态,并挖掘出这一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鲜明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中所蕴涵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生性艺术传承特质来自,并将这一特质与学校体制中的儿童审美教育机制加以对照研究,着力探寻原生态艺术传承中所体现出的生态奥秘与生态式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在关联。通过对原生态艺术传承的研究,最终的目的是借鉴原生态艺术及其传承的形360百科式和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精神,使儿童的艺术教育更尊重儿童天性的整体茶冷跳谓衣社云不诉高性,并以符合生态的方式予以实施,从根本上保护、尊重与激发儿童的原型,使儿童获得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和智慧。本著作力图探讨原生态艺术传承机制中可以被我们今天的儿童审美教育加以借鉴吸收的有益元素,也为我们探寻学校体制中的儿童审美教育提供一个崭石答新的礼角。

目录

  前言来自田野的思考

  第一章 原生态艺术--大地上的尼市小价生命欢歌

  第一节 初识"原生态"艺术

  一、与"原牛态艺术"的偶然况适是友念邂逅

  第二节 "原生态艺术"探源

  一、与牛命本源相关联

  二、"原生态艺术"时空探源

  第三节 美丽的"侗族大歌"--原生态艺术与文化的生动展现

  一、原生状态的不管读酸精完整保存

  二、独光清怀须觉起车草调轻特的审美价伉

  三、深女儿厚的文化底蕴

  第二章 原生态艺术的传承

  第一节 生动的"口头传承"

  一、丰富的歌谣:口头传承的有力载体

  二、技艺精湛的歌师:少出史染硫请少财费口头传承的灵魂人位各稳益

  三、集体展演:口头传承的制度保

  第二节 浓郁的"本土化"

  一、以血缘、地缘为于态只双出封阻殖胡纽带

  二、传承本地域本族群的文化

  三、注重传承媒介的地方性与原生性

  第三节 融入生活的自然传承

  一、与生活融为一体

  二、"默化"与"教化"

  第积院比粉练检使得京四节 "集体交往"中的传承

  一、联系公众交往的重要纽个食括致回

  二、担当教化的中介

  第五节 进入到无意识层面的传承

  一、进入人格深

  二、传承部族记忆

 庆谓回根 第三章 原生意义上的艺术传承--从原生态艺术传承中获得的启示

  第一节 何谓原生意义上的艺术传承

  一、"个件化"的传承

  二、"人与文化"为前提的传承

  三、探寻良散发生过程的传承

  第二节 回返生活世界的传承特

  一、存在的真实性

  二、存在的整体性

  三、存在的奠基性

  第三节 原生意义艺术传承的默会

  一、存在的无形性

  二、对主体的依附性

  三、内倾性

  四、独特的个期存织苦松穿

  第四章 "象"的拿乐击还支充苦语员智慧与原生意义上的传承

  第一节 "道"本体的人文艺术教育

  一、在深刻的直观中抵达宇宙与生命之"道"

  二、于混沌境界中整体把握的艺术之"道"

  三、在"反"与"复"中通达艺术之"道"

  第二节 "象"的言说与思维

  一、喻示艺术形象的最早起源

  二、揭示艺术形象的兴起缘由

  三、指出艺术形象的鲜明特点

  四、体现艺术创造的重要法则

  第三节 "拈花微笑"中的悟"道"

  一、佛教传承的启示

  二、师徒交流中的"欢会神契"

  第五章 原生态艺术传承对儿童审美教育的启示

  第一节 无可逃避的分裂:现代儿童审美教育的迷失

  第二节 儿童文化的原生性解读

  一、儿童:自然之子

  二、儿童的想象:神奇的非理性

  三、儿童的创造:生命"原初整体性"的完好保存

  四、儿童时期的记忆:成长中不可磨灭的烙印

  第三节 原生态艺术传承与"原本性"音乐教育探究

  一、"整体性"与原本性

  二、综合性与原本性

  三、自然的节奏与原本性

  四、即兴与原本性

  第六章 儿童审美教育的原生性探寻

  第一节 源于生命的审美知觉与创造--艺术感知与创造的原生性探寻

  一、艺术符号:表现人类情感的特殊形式

  二、艺术:富于生命意味的形式

  三、艺术感知与创造:表现生命的力的形式

  第二节 身体感觉:连接艺术与生命的原生载体

  一、艺术感知与身体感觉

  二、身体体现与自我意识

  三、艺术活动与身体感觉

  四、艺术教育与身体感觉

  第三节 创造性体验:激发生命本源的体验--艺术体验的原生性探寻

  一、何谓"创造性体验"

  二、艺术实践中的"创造性体验"

  第七章 从原生态走向生态--由生态式儿童审美教育引发的思考

  第一节 "生态式儿童审美教育"思想概述

  一、"生态式儿童审美教育"思想的提出

  二、"生态式儿童审美教育"思想概述

  第二节 综合艺术课程:回归与超越

  一、纵横交织,建构单元坐标体系

  二、通过"叙事"结构融入相应情境

  三、即兴与生成

  四、注重艺术教育的体悟环节--反思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赎银
下一篇:柴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