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AITOP专业设计师书系--AutoCAD核心建模技术

《AITOP专业设计师书系--AutoC来自AD核心建模技术》是2008年4月清深财吗个换等金江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360百科图书,作者为鲁英灿、康玉芬。

  • 书名 AITOP专业设计师书系--AutoCAD核心建模技术
  • 作者 鲁英灿、康玉芬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年04月01日
  • 定价 75 元

内容介绍

  来自《AutoCAD核心建模技术策收属非富肥见》是经多年实战经验积累,并在360百科高效率培训的教学经验基础上,以AutoCAD的核心建模技术为主杂审铁独免速体,通过命令与实例的密切结合,系统讲解AutoCAD核心建模技术的专业教材。 AutoCAD的核心建模技术使用AutoCAD的核心命令而非实体命令损哪略金配啊,不仅不受版本限制,而且对机器配置要求低。用AutoCAD的核心建模技术建立的模型,最大的特点是省面,特别是这种建模技术生成的四边十久鲜挥沿直年历游犯写形面,从本质上更加符合光能传递软件的渲染原理,能够极大地提高渲染效率。用AutoCAD核心建模技术完成的模型,可以顺利地导入各种渲染软件中,并能成倍地提高工作效率。本书的内容编排摒弃了传统的以命令为主线的模式,而是重点强调命令之后的效果,以及为达到某个效果所需要的命令组合。书中的每个命令都配有相应的具体应用步骤、技巧、注意事项等,并结合大量的效果图辅助说明。 结构上分为上篇、下篇及附录。上篇是基础篇,主要半够是对命令的讲解,用显而易见的小实例加以说明;下篇是应用篇,由浅入深,从体块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模型,涵盖了办公建筑、住宅单体、复杂的欧传此弦今织单频式建筑、居住小区等独白急装欢院艺盟使建筑设计的多个方面,使读者随着内容的进展,停走笔深入了解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附录中对导入到Photoshop和3ds Max的方法也做了详细的介绍。本书的另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让设计师用已经掌握的绘制平、立、剖面图的命令,创建专业的三维模型。如果您一直是用AutoCAD的实体命令建模,那么您会发现本书介绍的核心建模方式轻松地解决了诸如模型面数太多、精度不够、难以修改、渲染出错、光能传递太慢等大量问题帝口仍城马困热弱脸;如果是零起点,按照以植久效造片本书的方法学习,您会内损顶学穿思另二究径类发现掌握建模技术兴罪代确走教弦胜的同时也学会了绘制二维图形的命令。本书可以作为各高校建筑及相关专业学生学习AutoCAD的辅助教材,也可以作为广大建筑设计、园林政充未设计、规划设计人员,特别是那些想涉足电脑建筑度氧喜级孩握流效果图这门行业的电脑爱好者自学参考之用。

图书目录

  上篇 基础

  第1章 认识AutoCAD 3

  1.1 选择AutoCAD 5

  1.2 选择核心建模方式 5

  1.3 AutoCAD的安装与启动 6

  1.3.1 安装AutoCAD 6

  1.3.2 修改简化命令 6

  1.3.3 选择公制单位 8

  1.3.4 新功能专题研习 每硫指积烟在孔结读8

  1.4 配置AutoC机第己条镇兵概氢继湖AD绘图环境 8

  1.4.1 物段分窗口与光标 8

  1.4.2 界面颜色 9

  1.4.3 设置保存版本与备份间隔 9

  1.4.4 自动存图目录 10

  1.4.5 设置右键功能 10

  1.4.6 坐标自动追踪功能 11

  1.4.7 拾取框与捕捉夹点 11

  1.4.8 输入或输出配置 11

  1.5 AutoCAD四种绘图方式比较 12

  1.5.1 利用下拉菜单绘图 12

  1.5.2 利用屏幕菜单绘图 12

  1.5.3 利用工具条绘图 12

  1.5.4 利用命令绘图 13

  1.6 简化命令绘图法介绍 13

  1.6.1 命令提示行 13

  1.6.2 工具栏设置 13

  1.6.3 鼠标的使用 13

  1.7 单位精度设置 14

  1.8 AutoCAD数值输入方式 14

  1.8.1 绝对坐标 14

  1.8.2 相对坐标 14

  第2章 建模思路与文件管理 15

  2.1 设置绘图范围 17

  2.1.1 从原点开始绘制 17

  2.1.2 全屏显示 17

  2.1.3 删除辅助线 17

  2.2 建模顺序 17

  2.2.1 清理无用的图层 17

  2.2.2 建模顺序 17

  2.3 省面原则 18

  2.3.1 精简与精细 18

  2.3.2 合理使用贴图 18

  2.3.3 常用的省面手法 18

  2.3.4 了解渲染软件对模型面体的要求 20

  2.4 文件管理 21

  2.4.1 建立文件夹的规则 21

  2.4.2 起文件名的规则 21

  2.4.3 一些常见的错误 21

  2.4.4 保证操作系统正常运转 21

  第3章 生成基本图形 23

  3.1 二维或三维线段 LINE (L) 25

  3.1.1 绘制二维线段 25

  3.1.2 绘制三维线段 25

  3.2 圆形CIRCLE (C) 26

  3.2.1 已知圆心与半径或直径绘制圆 26

  3.2.2 已知三点绘制圆 26

  3.2.3 已知两点绘制圆 27

  3.2.4 已知两条切线及半径绘制圆 27

  3.3 圆弧ARC (A) 28

  3.3.1 指定圆弧的起点 28

  3.3.2 指定圆弧的圆心 29

  3.4 多边形POLYGON (PG) 30

  3.4.1 指定边缘绘制多边形 30

  3.4.2 指定边绘制多边形 31

  3.5 椭圆椭圆弧ELLIPSE (EL) 31

  3.5.1 指定轴端点生成椭圆 31

  3.5.2 输入角度值生成一段椭圆弧 32

  3.5.3 指定中心点生成椭圆 32

  3.6 二维多段线PLINE (PL) 32

  3.6.1 PL线的宽度 33

  3.6.2 PL线的直线与弧线 34

  3.6.3 PL线的特点 34

  3.7 三维复合线 3DPOLY (3P) 35

  3.8 三维面3DFACE (3F) 36

  3.8.1 指定三点或四点定义面 36

  3.8.2 不可见边组成的面 37

  3.9 二维或三维点POINT (PO) 38

  3.9.1 确定点的形状 38

  3.9.2 指定点的大小 38

  3.9.3 等分点的使用 39

  3.9.4 显示点位置的坐标值 39

  第4章 精确建模的基础 41

  4.1 切换命令窗口/文本窗口 (F2) 43

  4.1.1 命令窗口 43

  4.1.2 文本窗口 43

  4.1.3 固定命令窗口和调整命令窗口的大小 43

  4.1.4 透明及浮动命令窗口 43

  4.2 切换坐标显示 (F6) 44

  4.2.1 绝对坐标与相对坐标 44

  4.2.2 笛卡尔坐标 44

  4.2.3 极坐标 44

  4.2.4 状态栏中的坐标显示 44

  4.3 切换正交模式 (F8) 45

  4.4 设置捕捉模式OSNAP (OS) 45

  4.4.1 草图设置对话框 45

  4.4.2 捕捉功能键 46

  4.4.3 在命令行中输入捕捉命令 46

  4.4.4 在命令执行过程中透明执行 47

  4.4.5 临时设置捕捉模式 47

  4.4.6 临时性捕捉快捷菜单 47

  4.4.7 自动追踪 47

  4.5 用户坐标系UCS (CS) 48

  4.5.1 新建坐标系 48

  4.5.2 移动坐标系 50

  4.5.3 正交坐标系 50

  4.5.4 上一个坐标系 51

  4.5.5 恢复以前的坐标系 51

  4.5.6 保存坐标系 51

  4.5.7 删除坐标系 51

  4.5.8 应用坐标系 51

  4.5.9 列出定义过的坐标系 51

  4.5.10 世界坐标系 51

  4.5.11 显示坐标系图标 52

  4.6 用户坐标系的平面视图PLAN (P0) 53

  第5章 视图控制与着色观察 55

  5.1 视图缩放 ZOOM (Z) 57

  5.2 视图平移 PAN (P) 57

  5.3 着色模式 SHADEMODE (SD) 58

  5.4 填充FILL (FL) 59

  5.5 重生成REGEN (RE/RG) 59

  5.6 轴测图 VPOINT (V/VP) 60

  5.6.1 根据视点求轴测图 60

  5.6.2 根据角度值求轴测图 61

  5.6.3 坐标球与三轴架 61

  5.7 视窗设定VPORTS (VO) 61

  5.8 视窗记忆与提取VIEW (VW) 62

  第6章 图层管理 63

  6.1 对话框模式图层设定LAYER (LA) 65

  6.1.1 创建新图层并确定当前图 65

  6.1.2 图层管理 66

  6.2 命令行模式图层设定-LAYER (-LA) 67

  6.3 管理图层 69

  6.3.1 图层的名字 69

  6.3.2 图层的特性 69

  6.3.3 图层的颜色 70

  6.3.4 关于图层0 72

  第7章 编辑与修改 73

  7.1 三维阵列3DARRAY (3A) 75

  7.2 二维阵列 ARRAY/-ARRAY (AR/-AR) 76

  7.2.1 对话框模式 76

  7.2.2 命令行模式 77

  7.3 显示和修改物体特性CHPROP (CR) 77

  7.4 复制 COPY (CO/OP) 78

  7.5 导斜角 CHAMFER (CF)79

  7.6 等分 DIVIDE (DI) 80

  7.6.1 等分点 80

  7.6.2 沿路径阵列 80

  7.7 删除ERASE (E) 81

  7.8 延伸 EXTEND (ET) 81

  7.9 导圆角FILLET (FL) 82

  7.9.1 控制圆角位置 83

  7.9.2 圆角半径为0 83

  7.9.3 为平行直线导圆角 83

  7.9.4 用于对实体进行导圆角 83

  7.10 插入图像文件 IMAGEATTACH (IMG) 84

  7.11 移动MOVE (M) 85

  7.12 镜像MIRROR (MR/MI) 85

  7.12.1 镜像文字 86

  7.12.2 角度镜像 86

  7.13 平行偏移复制 OFFSET (O/OF) 86

  7.13.1 以指定的距离偏移对象 86

  7.13.2 使偏移对象穿过一点 86

  7.14 编辑多段线和三维多边形网格PEDIT (PE) 88

  7.14.1 编辑二维多段线 88

  7.14.2 编辑三维多段线 89

  7.14.3 编辑三维多边形网格 89

  7.15 特性选项板PROPERTIES (PR) 90

  7.16 清理无用信息PURGE (PU) 90

  7.16.1 命令行模式 90

  7.16.2 对话框模式 90

  7.17 恢复撤销REDO (RD) 91

  7.18 旋转 ROTATE (RO) 91

  7.19 创建选择集 SELECT (SL) 91

  7.20 顶点拉伸 STRETCH (S/ST) 92

  7.21 缩放SCALE (SC) 92

  7.22 剪切TRIM (TR ) 93

  7.22.1 用于剪切 93

  7.22.2 用于延伸 94

  7.23 撤销U 94

  7.24 撤销前面若干命令UNDO 95

  第8章 测量与查询 97

  8.1 测量距离和角度DIST (DS) 99

  8.2 计算面积和周长AREA (AA) 99

  8.3 显示数据库信息 LIST (LI) 100

  第9章 曲面建模与实体建模 101

  9.1 网格纬度密度参数/网格经度密度参数

  SURFTAB1(ST1) /SURFTAB2(ST2) 103

  9.2 旋转成面REVSURF (RES) 103

  9.3 两元素连面RULESURF (RUS) 104

  9.4 四元素连面 EDGESURF (EGS) 104

  9.5 沿路径成面 TABSURF (TBS) 105

  9.6 三维曲面 3D 106

  9.7 三维网格 3DMESH 106

  9.8 拉伸成实体 EXTRUDE (EXT) 107

  9.8.1 要拉伸的对象 107

  9.8.2 拉伸高度 107

  9.8.3 沿路径拉伸 108

  9.9 旋转成实体 REVOLVE (RV) 109

  9.10 并集UNION (UNI) 109

  9.11 交集 INTERSECT (INT) 110

  9.12 差集 SUBTRACT (SUB) 110

  第10章 相互关联的块命令 113

  10.1 定义块B (BLOCK)115

  10.1.1 对话框模式 115

  10.1.2 命令模式 115

  10.2 写块 WB (WBLOCK) 116

  10.3 插入IN/ DDI (INSERT/DDINSERT)116

  10.4 炸开X/EP (EXPLODE) 118

  下篇 应用篇

  第11章 从简单的建筑原形开始 121

  11.1 设定屏幕显示范围 123

  11.2 从平面开始 124

  11.3 生成体块 125

  11.4 观察轴测效果 126

  11.5 绘制三棱柱 127

  11.6 绘制圆柱 128

  11.7 绘制弧形面 129

  第12章 接触建筑体块模型 131

  12.1 建立图层 133

  12.2 从平面开始 133

  12.3 生成体块并展示 135

  12.4 绘制弧形体块 136

  12.5 绘制其他部分 137

  12.6 存图 137

  第13章 快速制作简单的高层 139

  13.1 绘制墙体 141

  13.2 绘制玻璃 144

  13.3 绘制窗格 144

  13.4 绘制屋面 147

  13.5 绘制地面 148

  13.6 保存 148

  第14章 小型办公楼 149

  14.1 绘制墙 151

  14.2 绘制玻璃 154

  14.3 绘制窗格及门格 155

  14.4 绘制层间装饰线 155

  14.5 绘制拱形窗 157

  14.6 绘制窗套 159

  14.7 绘制角石 160

  14.8 绘制壁柱 160

  14.9 绘制台阶 162

  14.10 绘制雨篷 162

  14.11 绘制门柱 163

  14.12 绘制墙线脚 165

  14.13 绘制屋面 166

  14.14 绘制地面 166

  14.15 保存并导出 166

  第15章 从住宅模型中体会细部刻画 169

  15.1 绘制坡屋面 171

  15.2 绘制阳台 172

  15.3 绘制老虎窗 177

  15.4 保存并导出 179

  第16章 精细的别墅模型 181

  16.1 设定绘图范围 183

  16.2 绘制墙裙 183

  16.3 绘制主墙体 185

  16.4 开门窗洞口 187

  16.5 绘制线脚 193

  16.6 绘制玻璃 195

  16.7 绘制窗框及玻璃格 198

  16.8 绘制台阶 204

  16.9 绘制窗台 205

  16.10 绘制阳台 206

  16.11 绘制屋面 211

  16.12 女儿墙上的线脚 212

  16.13 绘制地面 213

  16.14 导出模型 213

  第17章 临摹欧式建筑 215

  17.1 估算建筑尺寸 217

  17.2 工作准备 219

  17.3 确定基本形体 220

  17.4 加细墙体模型 225

  第18章 多人合作完成住宅小区 237

  18.1 清理总图 239

  18.2 住宅体块组合 240

  18.3 细化各户型模型 242

  18.4 整体屋面 244

  18.5 插入公建模型 245

  18.6 插入地形模型 245

  18.7 修改模型 246

  附录

  附录A 导入 Photoshop 中完成彩色平面 247

  A.1 导出为 dxf 格式的文件DXFOUT (DF) 248

  A.1.1 按选择对象进行保存 248

  A.1.2 保存类型 248

  A.2 导出为 3ds 格式的文件 3DSOUT (3DS) 249

  A.3 导出为 eps 格式的文件 249

  A.4 导出为图像格式的文件 250

  A.4.1 菜单模式 250

  A.4.2 命令行模式 250

  A.4.3 打印模式 250

  A.5 在 Photoshop 中润色 255

  A.5.1 在 Photoshop 中添加颜色 255

  A.5.2 在 Photoshop 中添加纹理 256

  A.5.3 在 Photoshop 中添加平面配景 257

  A.5.4 保存为 psd 及 jpg 格式 257

  A.6 按比例输出图像文件 258

  附录B 导入 3ds Max 中进行渲染 259

  B.1 导入 3ds Max 中 260

  B.1.1 设定 3ds Max 尺寸单位 260

  B.1.2 导入模型 260

  B.1.3 修改后合并导入 261

  B.1.4 隐藏格栅 262

  B.1.5 设定视图显示模式 262

  B.1.6 控制视图 263

  B.1.7 进行简单渲染 264

  B.1.8 设定背景颜色 265

  B.1.9 保存 265

  B.1.10 导入 3ds 格式的物体 266

  B.2 创建相机 266

  B.2.1 相机类型 266

  B.2.2 相机的镜头焦距 267

  B.2.3 确定相机的平面位置 267

  B.2.4 调整相机的高度 267

  B.2.5 调整相机目标点的高度 268

  B.3 赋材质 268

  B.3.1 材质编辑器 268

  B.3.2 编辑一个基本材质 269

  B.3.3 赋材质 271

  B.3.4 自发光参数及其应用 273

  B.3.5 保存与删除材质 274

  B.4 日景布光 274

  B.4.1 布光原理 274

  B.4.2 设置主光 275

  B.4.3 设置补光 278

  B.4.4 设置高光 278

  B.4.5 设置单独补光 279

  B.4.6 灯光与材质受光的关系 282

  B.4.7 灯光位置与阴影形状的关系 283

  B.4.8 灯光与相机位置的关系 283

  B.5 赋贴图纹理 284

  B.5.1 选择贴图图片 284

  B.5.2 选择物体及材质球 284

  B.5.3 赋予贴图纹理 284

  B.5.4 定义和调整贴图坐标 286

  B.5.5 提取其他物体的贴图坐标 288

  B.5.6 降低贴图强度 288

  B.5.7 凹凸贴图 289

  B.5.8 镂空效果 290

  B.5.9 分离材质并赋予贴图 292

  B.5.10 保存与压缩 292

  B.6 使用 3ds Max 的高级照明技术 293

  B.6.1 全局光照 293

  B.6.2 修改材质 293

  B.6.3 调整光源 294

  B.6.4 Light Tracer 参数设置 294

  B.7 VRay 渲染器 296

  B.7.1 用于反射的半球 296

  B.7.2 灯光设置 298

  B.7.3 材质设置 298

  B.7.4 VRay 渲染面板参数设置299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绿野仙踪童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