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黑龙江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尼探效担周线龙江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是黑龙江大学下设的停到黄鲜乱二级学院,在来自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黑龙江省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大背景单史编欢范源扬希下,黑龙江大学从学科战略布局角度以及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出发,于2005年初成立了机电工程学院,并于同年招生。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及济间,学院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已初具规模。 学院拥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360百科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两个本科专业,机电一体化理论及其应用 一个硕调落受总乎士专业,在读全日制本科生800余名。学院设有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机械工程实验室、电气工程实验室、机电一体化重点实验室、机械工程研究所、电气与电子工程研究所,现有实习、实验和科研场所八千多平方米,仪器设备资产总值一千六百余万元。

  • 中文名称 黑龙江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外文名称 School of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 简称 黑大机电
  • 创办时间 2005年初
  • 办学性质 二级学院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优化、知识结构相称、占星饭时议画学缘结构理想、理论来自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科研人员队伍,整个教学团队共37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7人,讲师12人;其中学术学位硕士生导师12人,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6人,博士生导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1人。

办学成就

  学院设有与TI公司共建的MSP430联合实验室、与Microchip公司共很片龙煤建的PIC微控制器联合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实360百科践基地等。学院重视培养学生在外语、计算机应用及实践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计扬很府论方面的培养,注重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结合。积担建创距武花黄鲜极开展各类学生创新工作,已完飞则府数频张化纪名品风成创新项目达200余项,参与学生累计达1000余人次。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学生自发成立了D-CP协会、3D协会、TRIZ协会等学习小组,在挑战杯、知识产权杯、TRIZ杯创新设计大赛、电吧若毫子设计大赛、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中均取江板都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些成果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科研合作

  学院重视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与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国家的一些学院建立了合作和交流关系,保证了教学和科研的高质量。学毫头场米家剧了刚评岩毫院现有机械工程研究所、电气与电既叶鲁战福座架存干晚应子工程研究所、机电来自一体化校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单位,科研设备齐全、科研方向明晰、科研项目层次高。几年来,先后获得国家人事部高层次归国人员资助项目、省重点攻关项目、省振兴老工业基地重大科技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几十项,获得科研经费近八百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服把木少础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100余篇。编写出版专著10部,主编、参编教材30余部。 学院注重工程实践,已同哈尔滨航空工业集等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协议,确保学生能够在先进的大型企业实习、实践,及时接触典型装备产业的前沿领域。学院为整合学科360百科建设的优质资源,从德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国家工波就固曾晚族副速科院校及哈尔滨工业大学、时鲜础唱序四兵地笔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聘任了多位学者,直接参加教学和科研工作。

本科专助现织攻渐职措信挥练农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1. 培养目标:基于提高学生的数字化设计、制造以及工程分析能力的专业特点,培养德才兼备,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比较扎实的机封距指控还缺外印第质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机械系统、部件和工艺等设计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工程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技术管理与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 主要课程:机械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温想机械精度设计及检测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测试技术、控制工程基础、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械系统设计、数控技术、有限元方法及应用、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机电传动与控制、机电系统建模与仿真等。
  3. 相关介绍:机械工程系下设机械设知切扩王原反哪活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工程管镇苗候常轮触三个教研室和机械工程政烈们好损支卫实验室,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和兵肥句模生谁士内每府章硕士学位授予权。多声现有一支以业务素质好、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协作精神、敬业精刘表级神、奉献精神强的相对稳定的学术队伍。现有教师以博士学位为主,其中硕士生导师5人,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机械工程系历来有学风严谨、教师敬业、学生勤以致学的优良传统,建众吸举慢系以来共培养本科生、硕士生一千余名。机械工程系具有优良的教学和科研条件,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求互军总装备部、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科研经费近八百万元;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的论文共几十征迅全管未技篇;出版教材、专著多部。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1. 培养目标:基于强弱电结合、元件系统结合、软硬件结合的专业特点,培养德才兼备,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比较扎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验技术,能在电气工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 主要课程:机械工程制图;电路;电磁场;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装置、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机拖动、工厂供电等。
  3. 相关介绍:电气工程系下设电力系统、电气控制、自动化三个教研室和电气工程实验室,具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优化、知识结构相称、学业结构理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科研人员队伍。现有教师以博士学位为主,整个教学团队共19人,其中博士学位12人,硕士生导师1人,教授1人,副教授11人。电气工程系历来有学风严谨、教师敬业、学生勤以致学的优良传统,建系以来共培养本科生、硕士生一千余名。电气工程系具有优良的教学和科研条件,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重大装备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科研经费近一千万元;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的论文共几十篇;出版教材、专著多部。

硕士专业

  • 机电一体化理论及应用专业

  机电工程学院现设有机电一体化理论及应用硕士点,该硕士点是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目录外二级学科,依托于黑龙江省超构材料物理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和黑龙江大学机电一体化重点实验室。本学科是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与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理论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新兴学科,是机械科学与工程经历机械化、自动化,朝着智能化发展的标志。它的内涵是机械、电子、电气、控制工程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强调的是学科交叉、理论创新、技术融合和系统集成。包括:生物控制与医学智能仪器、机电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机电系统控制技术、机电系统集成与设计自动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本硕士点现有硕士导师9名,全部具有国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其中教授5名。近5年来共培养硕士研究生21名,全部就业于大学教育机构、生物医学与医疗器械、自动化设备、智能机械人、电子仪器仪表、移动互联网设备等相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反响良好。

奖学金

  1. 新生奖学金:用于奖励高分考入我校的新生,奖励标准为1000-5000元;
  2. 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的奖励特别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
  3. 国家励志奖学金: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
  4. 国家助学金: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一等每人每年4300元,二等每人每年3300元,三等每人每年2300元;
  5. 综合奖学金:奖励勤奋学习,锐意进取,遵章守纪,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奖励标准:一等每人每年1500元,二等每人每年1000元,三等每人每年500元;
  6. 优秀贫困大学生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励标准:一等每人每年600元,二等每人每年400元,三等每人每年200元;
  7. 学习标兵奖学金:在学习名次专业第一的学生中择优评选,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2000元。

毕业去向

  学院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机械和电气专业约前5%的学生可外推其他学校研究生,历届推免学生前往的高校有重庆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等。学生就业形势向好,就业去向以江苏、浙江、广东、黑龙江、山东等省份为主,就业单位性质涵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等,就业行业包括装备制造、加工、电力、能源、环保、自动化、电子、通信、互联网、建筑等,部分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或出国深造,近三年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5%以上。

训练中心

  黑龙江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是学校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建立的一个面向理工类专业学生开展工程实践的校内实习基地。中心现有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在传统制造技术方面设置了机械加工、材料成型、钳工、焊接技术等四个训练区。其中,机械加工训练区包含了车、铣、刨、磨、钻、镗等传统训练项目;材料成型训练区包含了锻造、铸造、冲压、板金、热处理等训练项目。在现代制造技术方面设置了数控加工、数控编程、快速成型、特种加工、综合训练等五个训练区。拥有数控车床、立式数控铣床、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电火花成型机床、激光切割机、立式数控加工中心、快速成型系统、三维激光扫描等一大批先进的和传统的教学实践设备120余台套,设备总值近千万元。其中较先进的设备有XH714G型四轴四联动立式数控铣床、XH716型立式数控加工中心,MEM450型熔融挤压快速成型系统和LSH800型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等。另外中心还引进了德国进口的可以进行组装式训练的液压气动实验台,为开发综合性、设计性训练项目提供平台。

  工程训练中心现有教职员工15人,人员由"三师型"结构组成,分别为教师、工程师和技师。 工程训练中心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10个本科专业,开设实习训练项目30余项,每年可容纳实习学生1800人,实习人学时数148000。中心坚持以"工程认识 -基础训练 -综合创新训练"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并为学生毕业设计及就业打好基础。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