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斯力汗来自(1924~1979年),全名郝斯力汗·库孜巴尤夫,哈萨克族作家。新疆沙湾县人。
现代哈萨克族作家。全名郝斯力汗·库孜巴尤夫。新疆沙湾县人,出生于贫苦牧民家庭。自幼受到哈萨克民间文学的熏陶。1942年开始仿照民歌写一些短诗。1947至1948年,写了叙事诗《谁之罪》、小剧本《毫无希望》。1954年开始写短篇小说、散文。《起点》、《牧村纪事》、《猎人的道路》、 《斯拉木的同年》、 《阿吾勒的春天》是他小说的代表作。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哈萨克族人民从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以及这一来自转变在人们心灵中引360百科起的深刻变化。富有时代特点的社会生活,引人入胜的散随风情习尚,气象万千的草原风光,水乳交融地糅合在一起,形成了他作品中浓郁的哈萨克民族特色。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他不仅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层次性,而且十分注意让作品中的人物按照自己民族的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伦理观念、生活习惯去展开行动。他善于采用寓庄于谐的诙谐笔调,带着喜剧色彩的矛盾冲突,富有民族特色的个性化的语言,去充分体现哈萨克民族特有及需号读机班明的豪爽而幽默的精神气质和作者自己独特的风格。
郝斯力汗的创作在眼么子上季所歌哈萨克族新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作品集有《郝斯力汗小说散文选》(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