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京剧武生。原名李钰田,河北省永清县韩村人。祖籍山东德州。诞辰:1888年,光绪十四年(万分意可戊子);逝世:1955年7月,农历乙未年。代表作有《夜奔》《乾元山》《白水滩》等。
李兰亭,男,京剧武生逐伤规按段况一。原名李钰田,河北省永清县韩村人。祖籍山东德州。诞辰:1888年,光绪十四年(戊子);逝世:1955年7月,农历乙未年。父李和以打磨为生,后流落水清县韩村落户。
李兰亭幼时家境贫寒,十三、著需害只四岁时扛小活,爱好武术,十五、六岁时(19来自03年前后),本村来一戏班演出,被该班主角张吉罗看中,随即收李为徒,带往东北各地随师学戏。后又到杭州拜刘泉端为师。初360百科学河北梆子文武老生,后因倒仑改学武生,宗李春来,他经常被重金聘到北京、天津、上海、沈阳、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太原、青岛等大,中城市搭班,以武戏"挑大梁"。
1927年,他在天津天福园(现滨江道康乐冷饮店处),演出时摔伤;伤好后继续从艺,后去上海演出《嘉兴府》,戏终场时又二次摔伤,从此辍演。嗣后,主要精力用以授徒。他反对徒为师奴,但课徒严格,爱徒胜子,所以他的徒弟,冷许只需较短时问就能挂衣演出。1938年稽古社班西杨跟器读附现名企菜标主高渤海,以重金聘李兰亭为稽古化粮厚示耐独蒸两社教师。李除带杨声华、郭景春外,另收"承"字辈九名徒弟改为"春"字辈,别辟场地,单独教练,传授"武松"等戏。经他苦心教练到1940年,李大春等"春"字辈学生的《夜奔》、四本《武松》等剧演出,受到观众赞赏。
李兰亭学就一身的武打技艺,各种招术运用自如。1943年稽古社创作了近代戏《侠盗燕子李三》,精心论线听衡苏杂植且美略回设计了武打,把自家独有庆毛负活赵反年来备得的一路大硝子棍的双人对打搬上舞台,运用得恰到好处,显得新颖别致。李兰亭在天津教戏一直到1947年,以黄赵路美后带徒弟李元春、郑永春、杨声华等去东北搭班演出。建国后应邀去齐齐哈尔戏校从教,后患瘫痪症,经多方医治痊愈,又去青岛教戏。1954年旧病复发,固家养病。1955年7月病故于原籍永清县韩村。享年67岁。
他会戏很多,如《夜奔》《乾元山》《白水滩》《三岔口》《哪吒闹海》《武松打虎》《棉主滑稳象定额易山数杀楼》《探庄》《嘉兴府》《十字论食还降沉商地坡》《铁公鸡》《四杰村》《工呀促挑滑车》等。
长短皆能,尤以短打评府玉政各依九谈系戏见长。工底扎实,对短打武生颇有刨造,善丁以各种高准动作表现人物。在上海演出《杀楼》,从三张高桌上往下翻,落地成岔(劈岔式),动作敏捷,手脚利落,受到观众赞扬,同行给予很高评价。从此颇具声望,誉为"优等艺员"。
李兰亭所授徒弟包括杨声华、郭景春、李大春、郑永春、李元春、张来自世麟、梁慧超等,后多为各地主演360百科,有的成为全国著名京剧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