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英文:Gale Or Storm Sign来自al No. 8),亦有人叫八号波或者八360百科号风球,是中国香港的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它有四个方向,分医东鱼府程践迅别是东北、东两房响反的强属日南、西南以及西北。高一级的信号是九号烈风或暴风增强信号,低一级是三号强风信号。
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意思是香港近海平面而家或者预计会普遍受烈风或暴风由信号所示方向吹袭,持续风来自速达每小时63至360百科117公里,阵风更可能超过每小时180公里,而且风势可能持续。
由1884年开始,香港天文台已经开炮警告居民烈风将会吹袭香港,车可苦朝威兴这个就是八号烈风或暴风乙和压止量众盾进罪信号的前身。19红绿优油县句17年,开始改用2号至5号信号,2号至5号分别代表烈风将会由北、南、东或西四个方向吹袭香港。1931年,改为以5号至8号分别代表来自西北、硫温右更品校右报酸区西南、东北或东南四个方向吹袭香港的烈风。为了不要令到公众混淆,由1973年1月1号开始,5号至8号风球分别由8号西北、8号西南、8号东北及交往鱼头西8号东南四个信号代替,直到现在。
2006年8月,台风派比安吹袭香港,香港多费抗孙口施处地区风力达到烈风或暴风程度,然而香港天文台以维港内没有持续烈风为由拒绝发出八号信号,此举引发广泛争议。
从2007年开始,发八号由以前只是参考维多利亚港的风速,变成参考香港其中八个测风站,包括启德、青衣、长洲、沙田、湿地公园、打鼓岭、赤鱲角同西贡。只要多过一半测风站录得或预料录得的风速有烈风程度,而且风势可能持续,就会发出相应的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2013年起,天低触充降包场星概短务例文台指定的八个和葛旋参考测风站之中的湿地公园被剔除,由流浮山取代。
微本注:以香港时间为准。
热带气旋 | 方向 | 发出时间 | 取消时间 |
---|---|---|---|
2来自008年 | |||
台风风神 | 东北 | 6月24作初观号 22:45 | 6月25号 通00:45 |
西北 | 6月25号 00:45 | 6月25号 05:45 | |
西南 | 6月25号 05:45 | 6月25号 11:15 | |
强烈热带风暴北冕 | 东北 | 8月6号 05:40 | 8月6号 08:40 |
东南 | 8月6号 08:40 | 8月6号 17:15 | |
台风鹦鹉 | 西北 | 8月22号 07:40 | 8月22号 13:40 |
西南 | 8月23号 00:40 | 8月23号 02:40 | |
台风黑格比 | 360百科 东北 | 9月23号 1宗死底列善8:00 | 9月24号 00:40 |
东南 | 9月24号 00:饭令一补需顾早兴40 | 9月24号 06:30 | |
2009年 | |||
台风黑格比 | 西北 | 7月18号 23:30 | 7月19号 01:30 |
西南 | 7月19号 04:40 | 7月19号 06:40 | |
强烈热带风暴天鹅 | 东南 | 8月4号 21:40 | 8月5号 03:40 |
台风巨爵 | 东北 | 9月14号 17:55 | 9月15号 00:3被居轻化史吧判势树甲大5 |
东南 | 9月15号 00:35 | 9月15号 10:15 | |
2011年 | |||
台风纳沙 | 东南 | 9月与与兵获景29号 04:40 | 9月29日 16:10 |
2012年 | |||
强热带风暴杜苏芮 | 东北 | 6月29日 23:05 | 6月30日 00:40 |
东南 | 6月30日 0教外电厂二第字很陈0:40 | 6月赵需件察布门愿30日 03:25 | |
强台风韦森特 | 东北 | 7月23日 17:40 | 7月23日 23:20 |
东南 | 7月24日 03:35 | 7月24日 10:10 | |
2013年 | |||
超强台风尤特 | 东南 | 封求深异封搞 8月断员14日 01:40 | 8月了在条袁14日 13:40: |
超强台风天兔 | 西北 | 9月2里现执结协收2日 18:40 | 9月23日 00:25 |
西南 | 9月都把植陆大牛坐妒信天喜23日 00:25 | 9月23日 09构:20 |
粗才妹组体的热带气旋最后令到香港天文台发出九号烈风或暴风增强信号
由于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生效时会对香港带来重大影响,例如学校停课、股票市场停市等等,因此由1987年开保始,天文台会在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生效前大约2小时发出预心低非算附因福总与若批警信息,从而令市民对本信号作出防范及适当安排,尽快到安全的地方或回家。这便是据酒光现今天文台网页的"热宜县序小胡用评剂局预叫带气旋之特别报告"(Special Announcement on Tropical Cyclone),2012年起亦会在"特别天气提示"显示。而天气稿方面,2001年及之前称为"可能悬挂八号热带气旋警告信号之特别报告",2002年称为"可能发出八号热带气旋警告信号之特别报告",2003年再改称为"预警八号热带气旋警告信号之特别报告",而英文名称一直都是"Pre-no.8 Tropical Cyclone Special Announcement"。2004年以后特别报告的内容如下:
香港天文台预计在[今天/明天](_月_日)[中午/午夜/上午/下午]_时_分或以前发出八号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本港风势将会加强院洪循。
政府提醒返家路程偏远、转折或居于离岛的市民,现启程回家。政府已通知属下此类员工下班。(此句只在特别报告于上午六时至下午十时之间发出时出现)
教育局宣布:所有学校今日停课。(此句只在特别报告于上午四时至上午六时十五分之间发出时出现)/
教育局宣布:所有学校今日停课。学校应实施应变措施,确保学生安全,并在安全讲雅签情况下,安排学生返家。(此句只在特别报告于上午六时十五分至晚上十一时之间发出时出现)
过往特别报告的雅提夜雄首段内容如下:
在"热带气旋之特别报告"发出期间(当时三号强风信号维持生效),会对香港的交通造成庞大压力,例如在港铁站水泄不通、各巴士站大排长龙等等,而大批居住在离岛的居民亦会赶往离岛渡轮码头赶搭前往离岛的尾班船,否则随时要在八号信号生效期间露宿。
电车、缆车及绝大部分巴士路线停驶
银行暂停营业、交易所休市、货柜停止交收
机场航班可能受影响,请留意航空公司通知
港铁提供有限度服务,所有路线约10至20分钟一班列车
青屿干线只开放下层,青屿干线上层、深圳湾大桥、汀九桥、昂船洲大桥全线封闭
市民认为,近年天文台经常错过发出八号信号最佳的时间。其中一个原因天文台对于热带气旋的预报能力越来越高,天文台可以在烈风来袭之前短时间发出八号信号,因此近年有时在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生效后两三小时内香港已普遍吹烈风。然而,当热带气旋移动路径或强度有所偏差,变相天文台误发八号信号或错过发出八号信号最佳的时间,甚至只维持三号信号。
热带风暴正面袭港争议
热带风暴之中心最高持续风力只达63至87公里。因此当一热带风暴袭港,可能因烈风范围太小未能令香港吹烈风,要到近距离横过香港才有机会为香港带来烈风。一热带风暴能否为香港带来烈风,除了烈风范围大小,地形亦是一重要因素,所以热带风暴路径上细微的改变足以令香港的风势有很大的变化。天文台在多次应对热带风暴正面袭港之处理手法均引起争议。
香港在1992年7月18日受热带气旋菲尔吹袭。天文台低估菲尔强度,菲尔在接近珠江口时迅速增强,横澜岛录得最高10分钟平均风速每小时108公里,换算为海平面风速仍达暴风程度,显示菲尔为一强烈热带风暴。菲尔在当日上午9时最接近香港,在香港天文台之西北偏西约50公里掠过。在一个的暴风程度的但被天文台低估的"热带风暴"菲尔吹袭期间,香港普遍吹烈风,而天文台因预测失误,预计香港不会受烈风影响而只是悬挂三号强风信号。但自此之后,每逢热带风暴横过香港或非常接近香港,天文台也发出八号信号,因此出现了台风利奥、热带风暴圆规、强烈热带风暴帕布、台风莲花、台风洛克等风力偏弱的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利奥和莲花显然是预测错误,圆规则因地形因素,帕布是烈风覆盖范围太小才导致八号信号生效期间风力偏低,洛克虽登录香港,但风力较弱,环流较细,所以八号信号维持时间较短。
天文台在此情况下发出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令市民误以为通常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生效时风势微弱,市民纷纷外出,甚至在岸边追风。因此部分市民质疑,逢热带风暴横过香港或非常接近香港,天文台也发出八号信号,此手法是否恰当。然而在2015年台风莲花的案例中,由于预测莲花以台风强度正面袭港甚或横过境内,构成严重威胁,而莲花之急剧减弱实属难料,结果在香港地下天文台的Facebook专页上,不少网民均支持天文台发出八号信号之决定。
自1992年的菲尔过后,在正面袭港的热带风暴中,只有1999年强烈热带风暴锦雯减弱为热带风暴横过香港时和2012年热带风暴杜苏芮正面吹袭香港时,才为香港海平面带来短暂烈风。2007年强烈热带风暴帕布第二度袭港(当时以热带风暴强度横过香港)期间,长洲一度录得暴风,但烈风未有扩展至市面;同样1999年台风利奥以热带风暴强度正面吹袭时,以及2004年热带风暴圆规横过香港时,烈风或暴风亦只局限于离岸及高地。
发出八号信号时间太晚
近年几乎所有吹袭香港的热带气旋,天文台为避免路径出现偏差导致预测错误,而造成错发八号信号引起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现在很多时天文台发出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后不久香港风势已普遍达烈风程度,离岸及高地更普遍吹暴风。虽然有热带气旋之特别报告让市民作准备,但是当八号信号刚生效后不久香港已开始吹烈风,这失去八号信号的原意 - 预测,当天文台发出八号信号时香港已吹烈风,将杀市民一个措手不及。海面有大浪令渡轮停航,离岛市民无法回家。而如果任何吹袭香港的热带气旋吹袭时移速加快或路径有变,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发出时间将变太迟,以2009年的台风莫拉菲为例──八号信号生效时间被缩短,只生效2小时便发出九号信号(如果台风莫拉菲突然改变路径横扫香港或在香港以南掠过,将造成严重灾害)。这情况对市民也是十分危险的,天文台亦会成为被骂的对象。
由于典型热带气旋路径一般是西北、西北偏西或西北偏北移动路线,导致香港受风暴吹袭期间的风向有惯常的转变模式,造就常见的八号信号方向配搭(部分配搭在1999至2013年间更出现超过5次);但部分热带气旋的路径可能较异常,造成其他类型的风向转变,亦令八号信号的配搭有所不同。此外,部分热带气旋由于正面吹袭香港,可能导致配搭之间出现更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在热带气旋袭港期间,天文台亦会利用工具断定风向。
此处将列举在1999年起计出现3次或以上的配搭,案例以香港录得风力大小排序。
西北→西南
案例:1999年台风约克、2003年台风杜鹃、1999年台风森姆、2008年台风鹦鹉、2009年台风莫拉菲、2013年超强台风天兔、1995年台风肯特、1999年强烈热带风暴锦雯、2016年台风妮妲、2016年台风海马
原因:热带气旋在香港东至东南面接近、北面(或境内北部地区,即新界北)掠过,导致香港出现由西北风转为西南风的风向改变。
特征:由于吹西北风时受到地形屏障阻挡,香港较不当风,此类热带气旋一般需非常接近,甚至正面吹袭香港,才能带来烈风风速,而由于香港西面为珠江口,吹西南风时较为当风,若热带气旋强度不变,香港转吹西南风后风势亦会增强;地形屏障令风速增强滞后,但来得急速,配合极接近的距离,此类热带气旋一般较能带来更高信号。杜鹃、鹦鹉、莫拉菲均带来九号信号,约克更带来十号信号,以上四者亦全部正面吹袭香港,当中约克及鹦鹉更掠过香港境内。若遇上移速较快之热带气旋,出现"半圆效应"的情况下,香港处于热带气旋左边之"可航半圆",风向与风暴前进方向相反,导致风力抵销,会令风速较低。
特例:1999年约克、2008年鹦鹉较为特别,在香港东南逼近(此时吹偏北风),之后掠过香港,后移至香港西北面(吹南至西南风)。惟一分别是约克掠过香港期间带来东北风,渐转东南风;鹦鹉掠过时则吹旋风。但两者掠过香港期间,天文台发出更高信号(分别是十号及九号信号),导致相关风向(东北、东南,旋风则没有相应信号)八号信号没有发出。
东北→西北→西南
案例:1995年强烈热带风暴海伦、2008年台风风神、2001年台风尤特、2004年热带风暴圆规
原因:热带气旋在香港南面或东南面接近、东面(或境内较东地区,如西贡)掠过、移至香港北面,导致香港出现东北风、西北风、西南风的风向改变。
特点:由于吹西北风时香港较不当风,此类热带气旋一般需非常接近,甚至正面吹袭香港,才能带来烈风风速,而由于香港西面为珠江口,吹西南风时较为当风,若热带气旋强度不变,香港转吹西南风后风势亦会增强。此4个案例均有正面吹袭香港,圆规更横过香港境内。
东南
案例:2014年台风海鸥、1993年台风泰莎、1996年台风莎莉、1995年台风斯宝、2011年台风纳沙、2002年强烈热带风暴黑格比、2013年超强台风尤特、2017年台风帕卡
原因:此类热带气旋并非只带来东南风,而是和"东北→东南"配搭类似--热带气旋在香港南面或东南面接近、南面至西南面掠过,导致香港出现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的风向改变;但由于热带气旋较接近并带来烈风时,香港已转吹偏东风,甚至东至东南风,导致天文台忽略东北风,直接发出八号东南信号。
特例:2011年纳沙由于环流广阔、烈风范围急剧增大,导致远在350公里仍令天文台发出八号信号,成为风暴中心距离香港第二远的八号信号之一。而2014年海鸥亦由于环流广阔,远在370公里仍导致天文台发出八号信号,打破纳沙及1980年台风乔伊之纪录,成为风暴中心距离香港最远的八号信号。
此处的配搭在1999年至2014年出现不足3次,甚或此段期间没再出现(不管1999年前是否恒常出现)。而有些特别的配搭是受热带气旋的特殊路径影响。
东北→西南
案例:1962年台风温黛、1997年台风维克托
原因:热带气旋在香港南面或东南面接近、境内掠过、移至香港北至西北面,导致香港出现东北风、旋风、西南风的风向改变。
特点:由于风暴中心需要掠过香港才会导致境内吹旋风,受眼壁直接影响下风力会飙升,因此发出更高信号的机会一般较高。
特例:上述2个案例均有掠过香港,当中维克托是由南向北直线掠过,但温黛则采取"东北→东南→西南"之路径,以偏西北之路径,由南面经大屿山移至香港西面;不过香港吹东南飓风时,天文台发出九号及十号信号,而改发八号信号时已转吹南至西南风,因此跳过八号东南信号。
西北→东北
案例:1999年台风玛姬
出现原因:原路径为由东向西横过香港,香港将由西北风转吹西南风,但受副高形成的空气墙及与南海北部之低压区所产生的藤原效应影响,改为转向西南偏南方向横过香港,导致境内先后转吹旋风及东北风。
东北
案例:1977年强烈热带风暴法妮黛、1974年台风伊兰、1984年强烈热带风暴云茵、1986年台风韦恩、1999年台风利奥
出现原因:当发出信号后,风暴路径突然改变或减弱,导致天文台改发较低信号。
特例:1984年强烈热带风暴云茵移动速度较快,香港的烈风很快便消退,令天文台发出只维持2小时40分钟的八号东北信号,是在没有改发其他风向信号及更高信号的情况下,最短的八号信号。
西北
案例:1985年台风哈尔、2015年台风莲花、2017年台风洛克
出现原因:当发出信号后,风暴突然急剧减弱或大幅改变路径,导致天文台改发较低信号。
特例:2015年莲花虽然正面袭港,在香港以北掠过,但比预期减弱得更快,袭港期间只是高地间中吹烈风,成为超过40年最弱的八号信号。2017年洛克虽然登录香港,但比预期的风力弱,袭港期间只是塔门录得烈风,打破莲花纪录,成为史上最弱的八号信号。
西南
案例:1986年台风蓓姬、2007年强烈热带风暴帕布
出现原因:与"西北→西南"及"东北→东南→西南"相似,但热带气旋较接近并带来烈风时,香港已转吹西至西南风,导致天文台直接发出八号西南信号。
特例:1986年蓓姬在香港东面靠近,并在香港东北面掠过,令香港吹西北风,但受地势阻挡并不当风;然而转吹西南风后风力增强,因此直接发出八号西南信号。2007年帕布的"回马枪",在香港西南面再度靠近并再度增强为热带风暴,此时吹南至东南强风,但由于预料帕布即将掠过香港,会转吹西南风且风力增强,于是发出八号西南信号。
所有方向
案例:1978年强烈热带风暴爱娜斯(东北→东南、东北→西北→西南)
出现原因:热带气旋先后两次迫近香港;第一次与"东北→东南"相似,在香港东南面接近、南面至西南面掠过,导致香港出现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的风向改变;之后远离香港,改发较低信号,但受琉球群岛附近的台风芸蒂的广泛环流影响,改为向东移,再度逼近香港并再改发较高信号,第二次与"东北→西北→西南"相似,在香港东南面接近、东面掠过、移至香港西北面,导致香港出现东北风、西北风、西南风的风向改变。
较弱的八号信号
较强的八号信号
1.台风(超强台风)伊布都
2.台风(强台风)杜鹃(曾发出9号烈风或暴风增强信号)
3.台风鹦鹉(曾发出9号烈风或暴风增强信号)
4.台风黑格比
5.台风莫拉菲(曾发出9号烈风或暴风增强信号)
6.强台风韦森特(曾发出10号飓风信号)
7.台风海鸥
8.超强台风天鸽(曾发出10号飓风信号)
9.台风帕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