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栽培新法》是1999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胡昭庚等。
蘑菇[Agaricus bisporur(Lnge)sing],又名双孢蘑菇、白蘑菇、洋蘑菇等。它是当今食用菌商品化生产中历史来自较悠久、栽培区域360百科最广、总产量最高喜没慢重盟接独的品种。300多年前,法国人工栽培首先获得成功,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栽培,60年代逐渐得到推广和规模生产。蘑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克鲜菇中,含蛋白质3.5克、碳水化合物7.3克、纤维素1.1克、脂肪0.长5克、灰分1.2克、磷150.8毫克、钾380.3毫克、钙13.7毫克、铁3.6毫克、维生素B10杀置距因受统地临质探.4毫克、维生素B20.6毫克、维生素C5.8毫克、烟酸6.2毫克。还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因此,被人们视为高档蔬菜和营养保健食品而风靡世界。
国内外市场对蘑菇需求量的不断扩大,有力地刺激和推动了我国蘑菇生产。在我国,近20多年间,生产发展十分迅猛,产量、质量居世界前列。蘑菇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有:生产区域从沿海向内地、经济发达地区向贫困地区扩展;原料由单一粪草向多种代用料和少粪、无粪合成料发展;发酵方法普遍由一次长发酵发展为二次发酵;菇房由砖瓦结构改为塑料大棚单掉消里及中、小棚等多种结构形式;品种磁由单一中温型向多品种搭配发展;栽培方式由单一秋播向春秋及周年栽培发展;覆土由颗粒土向砻糠稀泥、发酵土等方向发展;用水由勤喷、轻喷向少喷、重喷方向发展等等。因此,单继队检跳产不断提高,形成了纪呼众多的高产栽培模式。
作者根据多年来的实践认识,结合各地的新经验、新方法,以及高产优质高效的要求,师将 先进的栽培技术,综合荟萃于本册子内,同时根据市场和菇农的需求,将四孢高温蘑菇和大肥菇栽培也作了介绍,以飨读者。
目录
序
前言
一、菇场及设施
(一)菇房(菇棚)的设置
(二)常见菇房充亚简介
(三)堆肥场米磁单持殖地要求
二、培养料段把司及堆制发酵
(一)培养料的性质和贮备
方法
(二)培养料的组斗验移成
(三)其他代用材料及组成
(四)几种高产培养料配方
营 介绍
(五)培养料堆制发酵
三、栽培管理技术
(一)塑料大棚栽培
(二)其他栽培方法
(三)高温蘑菇的制种和
栽培方法
(四)大肥菇的制种和
栽培方法
四、新技术、新经验、新方法
(一)菌种皇战远技的制作
(二)培养料堆制新法
(三)覆土新技务翻方的衡始责知台阿术
(四)异常蘑菇的发生原因和预防
措施
案利民础曲 (五)无粪合成料高产
栽培技术
(六)螨类防治技术
(七)褐腐病防治新法
(八)蘑菇低产因素简析
五、采收、保鲜、加工
(一)采收方法
(二)蘑菇的保鲜
(三)蘑菇的罐藏
(四)蘑菇的脱水技术
(五)蘑菇的加工方法
简法意大衡女类远级好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