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仙随张松,男,1978年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合肥庐江人。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纤传感专业来自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谈句孙三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高级会员。硕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通信专业,博士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师从庄松林院士,主要从事分布式光纤传感领技术研究。在上海光电企业工作10余年,从事光纤传感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工作,任研发总监。2013年通过人才引进进入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360百科子信息学院,从事力代题采于封光通信与光传感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近20项,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得举介奖等奖项近10项,授权赶发明专利37项,在国内外主流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额板利 1)光纤传感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
2)光电担绍商天与刘单川检测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
3)信号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
1)光通信原理及应用
2)光电检测技术及应用
3)现代光学原理
[1] 2015年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基于光纤传感原理的分布式周界安防系统关键技术攻关",项来自目编号:
15010亲商41137,项目负责人;
[2] 2015年安徽省教育厅自然学科基金项目"基于后向散射原理的光纤振动传感器360百科光谱干涉及光电检测
研究",甚卫征江整确物务装项目编号:KJ201宜味北门印普补病首5A079,项目负责只余掉煤念测人;
[3] 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特殊关联结构的部分相干光束的实验产生和传输性质研究",万技凯项目编
号:11404007,第一参与人;
[4] 2013年芜湖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3cxy05,
项目负责人;
[5] 器担树书用友文于线2013年上海华魏光纤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攻关项目"分延印输宽名心复落后温顶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器后向散射光谱干涉技
术研究" ,项目负责人;
[6] 2013年上海市经信委科研项目"开关柜智能监测及专家分析系统技术创新项目",项目经费90万,项
目负责人;
[7] 2012年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科技项目"基于全光纤分布式振动状态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编
号:03JSHK1200423,项目负责人;
[8] 2012年上海市产学研项目"全光纤周界安防系统-定位型技术火包以检开发" ,项目经费60万,项目负责人;
[9] 2012年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科技项目"基于光纤传感技术在高压电缆保护方面的应用及研究",项目
编号:0126HK1200474,项目负使自协责人;
[10]2012年上海华魏公司"全光纤周界安防系统"产品开发项目,获得上海市青浦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项目负责人;
[11]二过问入的纸互战2011年上海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分布式连字呢光纤振动传感器",项目编号:2011037,项目负责人;
今迅理加代训云操底述滑 [12]2010年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科研项鲁目"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
10QB140500,项目负责人;
[13]2010年参与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基于全光纤传感技术的坚强智能电网安全运行监测技
术研究",项目经费190万,第一参与人;
[14]2010年上海市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项目"全光纤振动传感技术的吸收与创新",项目经费50万元,
责图液与星格第二参与人;
[15]2009年上海市产学研项目"110KV及以上电力电缆载流量监控技术研究",项目经费40万,项目负
责人反因云态红;
[16]2009年上海市科研项目"光纤分布式温度传感器产业化",项目经费48万,第一参与人;
[1]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 上海市第六届发明创造奖,第一完成人
[3] 上海市第二十四届优秀发明奖银奖,第一完成人
[4] 上海市青浦区科技论文一等奖,第一完回班农包直武少善计料成人
[5] 上海市青浦区优秀论文二运根派告鲜先袁心风等奖,第一完成人
怕般 [6] 中国最具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成果,第一完成人
[7] 上海市青浦区科技进步奖(DTS),第二完成人
[8] 上海市青浦区科技进步奖(FPSS),第三完成人
[1] 周正仙,刘冲冲,余瑞兰,杜友武,袁扬胜,吴朝辉.一种具有宽频率响应的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
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201610325870.5;
[2] 周正仙,刘冲冲,吴朝辉,杜友武,袁扬胜,余瑞兰.一种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发明专利,专利号:201610325869.2;
[3] 周正仙,袁扬胜,余瑞兰,周瑞.一种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的侧向定位方法,发明专利,专利
号:201410207149.7;
[4] 周正仙,袁扬胜,余瑞兰,周瑞.后向散射光分布式放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
201410072745.9;
[5] 周正仙,仝芳轩,刘亮.用同一电路检测两路喇漫散射光的装置及其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
ZL200810200724.5;
[6] 周正仙,仝芳轩,刘亮.一种自动温度标定型分布式光纤测温传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号:200810042196.5;
[7] 周正仙,仝芳轩,刘亮.一种自动校准型分布式光纤测温传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发明专利,专利
号:200810042198.4;
[8] 周正仙,仝芳轩,刘亮,张大成. CAN总线自检测恢复装置及其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
200910045930.8;
[9] 周正仙,仝芳轩,张大成,刘亮.一种CAN总线自动换极装置及其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
200810201754.8;
[10]周正仙.一种电缆安全传感光缆,发明专利,专利号:200810032376.5;
[11]周正仙,仝芳轩,刘亮,李旭,张大成.复合式监控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200810202085.6;
[12]周正仙.新型的多功能火灾监控系统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号:200720178202.0;
[13]周正仙,仝芳轩,刘亮.一种自动温度标定型分布式光纤测温传感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号:
200820152580.6;
[14]周正仙,仝芳轩,刘亮.一种多通道同时监测的分布式光纤传感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号:
200820152581.0;
[15]周正仙,仝芳轩,刘亮.一种环路探测型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号:
200820155951.6;
[16]周正仙,段绍辉,田杰.一种多通道同时监测的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号:
201320475144.3;
[17]周正仙,袁扬胜,余瑞兰,周瑞.后向散射光分布式放大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号:
201420090709.0;
[18]周正仙,仝芳轩,张大成,刘亮,李旭.一种综合检测控制系统,实用新型,专利号:
200820154837.1;
[19]仝芳轩,周正仙,皋魏,席刚.分布式光纤应力温度传感装置及其传感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
200910054966.2;
[20]杨斌,刘亮,皋魏,席刚,周正仙,仝芳轩.超大长度分布式光纤传感接收机,专利号:
ZL200910055674.0;
[21]齐龙舟,刘亮,皋魏,席刚,周正仙,仝芳轩.基于偏振分数检测的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及传
感方法,专利号:ZL200910053073.6;
[22]仝芳轩,齐龙舟,刘亮,皋魏,席刚,周正仙.一种长距离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及方法,专利
号:ZL200910054964.3;
[23]郭兆坤,皋魏,席刚,仝芳轩,周正仙.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的系统配置装置及其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号:ZL200910197371.2;
[24]黄正,刘亮,皋魏,席刚,周正仙,仝芳轩.光纤振动处理器系统的实现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
ZL200910195188.9;
[25]陈宇飞,皋魏,席刚,仝芳轩,周正仙.一种光学液压检测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
200910195848.3;
[26]郭兆坤,皋魏,席刚,仝芳轩,周正仙.改进型地毯式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
200910195480.0;
[27]杨斌,皋魏,席刚,仝芳轩,周正仙.波长优化型高性能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及传感方法,发明
专利,专利号:200910196610.2;
[28]李旭,皋魏,席刚,周正仙.仝芳轩消防监控装置的数据采集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
200910055384.6;
[29]杨斌,刘亮,皋魏,席刚,周正仙,仝芳轩.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的光电装置,发明专利,专利
号:200910055922.1;
[30]郭兆坤,皋魏,席刚,周正仙,仝芳轩.基于背向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振动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
200910054646.7;
[31]杨斌,皋魏,席刚,周正仙,仝芳轩.用于雪崩光电二极管的温度补偿电路,发明专利,专利号:
200910053659.2;
[32]仝芳轩,郭兆坤,黄正,杨斌,皋魏,席刚,周正仙.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的实时数据处理系统
及处理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200910054965.8;
[33]刘小燕,陈宇飞,皋魏,席刚,周正仙,仝芳轩.基于马赫-泽德干涉仪的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及传感方
法,发明专利,专利号:200910055920.2;
[34]刘小燕,李旭,皋魏,席刚,周正仙,仝芳轩.自动清洁火焰探测器的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专利
号:200910055375.7;
[35]张大成,刘亮,周正仙,皋魏,席刚,仝芳轩.一种相干涉光信号的共模分量系数消除装置,发明专
利,专利号:200910051597.1;
[36]张大成,刘亮,周正仙,皋魏,席刚,仝芳轩.光信号的差模分量提取方法及其装置,发明专利,专
利号:200910052802.6;
[37]黄正,刘亮,杨斌,郭兆坤,皋魏,席刚,周正仙,仝芳轩.一种新型数据采集累加器及其实现方法,
发明专利,专利号:200910053074.0;
[38]齐龙舟,刘亮,陈宇飞,皋魏,席刚,周正仙,仝芳轩.一种基于相位检测和光时域反射的分布式光
纤振动传感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200910050254.3;
[39]刘亮,郭兆坤,杨斌,皋魏,席刚,周正仙,仝芳轩.用于调节ADC系统中前置放大器共模电压的系
统及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200910050642.1;
[1] Zhengxian Zhou, Songlin Zhuang, "Optical fiber distributed vibration sensing system using
time-varying gain amplification method," Optical Engineering, 53(8), 086107 (2014).
[2] Zhengxian Zhou, Songlin Zhuang, "A Lateral Locating Method for Optical Fiber Distributed
Intrusion Sensing System", Optics Communications, pp. 1-5,(2014).
[3] 周正仙,肖石林,仝芳轩. 基于M-Z干涉原理的定位式光纤振动传感器[J]. 光通信研究,2009,155(5):
67-70.
[4] 周正仙,皋魏,席刚. 一种高分辨率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研究[J].光通信研究,2009,156(6):
23-25.
[5] 周正仙,段绍辉,田杰,王晓华,徐帮联.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器及振动信号模式识别技术研究[J].
光学仪器,2013,,35(6):11-15.
[6] 周正仙,段绍辉,田杰,王晓华,徐帮联. 基于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原理的电缆电力电缆故障定位
技术研究[J]. 光学仪器,2013,,35(5):11-14.
[7] 余鹏,段绍辉,周正仙,田杰,刘小燕. 光纤传感技术在电力电缆中的研究进展.光通信技术, 2013,
37(011), 42-44.
[8] 杨斌,皋魏,席刚,仝芳轩,周正仙. 定位型超远程全光纤周界安防系统[J].中国激光,2011,
544(5): 050603.1~7.
[9] 杨斌,皋魏,席刚,仝芳轩,周正仙. 新型超远程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器[J].2011, 166(4):54-56.
[10] 段绍辉,田杰,周正仙,王晓华,徐邦联.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电力电缆监测的应用,激光杂志,
2014,35(3):47-48.
[11] 李东旭,周正仙.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在数字油田应用中的研究进展,激光杂志,2014,35(3):1-2.
[12]周正仙,刘冲冲,周瑞. 光电检测技术教学研究, 教育现代化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