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企业管理策略

是2014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来自的图书,作者是朱涛。

  • 书名 企业管理策略:如何让企业走向成功
  • 作者 朱涛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年07月
  • 页数 284 页

内容简介

理策略

  本书采取正反比较的研究方法,选取格力、春兰、万科、三九、华为、柯达、亚细亚、巨人集团、通用汽达声车、苹果公司、宝洁公司等国内外著名背则某讨井门企业,从专业化和多元化、企业资金链风险控制、企业创新战略方向、企业文化、企业产权制度、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等九个方面论证企业的兴衰,探索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给那些正在走向成功或失败的企业以警示。书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上强调语顾连深入浅出,案例强调生动活泼,突出可读性、知识性、任农粉燃罪慢现实指导性。

作者简介

  朱涛,1972年生,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博士后,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企业管理专业、数刚行创案镇拉产业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导师,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访问学者。河南大学产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发展与公司成长。主持省部级课题5项,出版专著《中国零售组织的德变握小商云轴结构研究》,在《数量来自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学家》《商业经济与管理》《经济经纬》、《中国流通经济》等国内著名学术刊物错执上发表论文20多篇。

图书目

  策略一 给创新添动力/1-24

  理论透析:创新,在正确的方向上来个加速度/3

  苹果:浴火重生,王者归脸号查轻印字尼动阶笑来/5

  诺基亚:难舍难分的记忆/11

  宝洁:在日本遇到的尴尬/来自14

  柯达:胶片帝国留下的斑驳影像/19

  通用:真正的敌植烟交人是自己/24

  策略二 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31-61

  理论透析:慎重选择商业模式/33

  戴尔:适时变革商业模式/35

  沃尔玛:零售连锁的执牛耳者/37

  肯德基:坚持品牌特色/42

  京东商城:拒绝实体店/48

  耐困班聚题委草呼立刚克:虚拟生产/56

  索尼:固守的失败/61

  该居功可胡把官陆策略三 关注内部协调/67-80

  理论透析:预防内部组织冲突/69

  福特:横向部门的掣肘/70

  通用:纵向信格垂四变任的维护/76

  松下:员工的"忠心"何来?/80

  半胶坏主主诗十前化策略四 明晰产权/85-98

  理论透析:厘清产权制度/87

  健力宝:"中国魔水"的消殒/88

  华晨:中华汽车梦缘何未能实现?/93

  美的:清晰的才是美的/98

  策略五 创造企业之魂/107-1编冷29

  理论透析: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1频编收苗着09

  三鹿:灵魂的背叛者/110

  华为:"狼性"文化/114

  阿里巴巴:从"独孤九剑"到"六脉神剑"/116

  海尔:"真诚到永远"/121

  格力:360百科用行动诠释"格力精神"/129

  策略六 善用人才/133-165

  理没十依投省浓坏变困井收论透析:人才是第一资孙升组杆源、第一资本、第一动力/135

  马云:"够狠,够决绝"/138

  李嘉诚:"用人七步"/144

  麦当劳:为员工营造"家苏丝古世考七外之家"/152

  座联让神农令史玉柱:东山再起的人才反坚主曲思/156

  富士康:员工已经几连跳?/165

  策略八值之林司等七 激励驱动/169振席笔信丰格笑丝-182

  理论透析:激励代沙背买试困云就是驱动力/171

  华为:"华为狼"的激情/172

  海色纸尔:让员工"永葆青春"/177

  附录 企业管理小贴士:八大激励模式让你的员工更有活力/182

  策略名把环团川占照己组可顶八 完善内控机制/187-201

  理论透析:内控机制不可少/189

  巴林银行:一名员工也能蚍蜉撼树/190

  雷曼兄弟:短期逐利的恶果/194

  海南发展银行:一开始就是个错误?/198

  银广夏:内控机制为何失灵?/201

  策略九 量财发力,适度扩张/211-233

  理论透析:把控好企业的扩张速度与财务风险/213

  亚细亚:连锁帝国之梦的破灭/215

  顺驰:现金流的极限运动/220

  巨人:发育不良终致夭折/226

  "红苹果":昙花一现的联合舰队/233

  策略十 慎重采取多元化/239-266

  理论透析:专业化、多元化,须冷静抉择/241

  格力:紧握"金钥匙"/242

  万科:迷途知返/249

  华为:专业化路上的一匹黑马/257

  三九:尚能饭否?/262

  春兰:多元化一路坎坷/266

序言

  这些日子里,企业墓地很快就葬满了不幸的失败者。黑莓(BlackBerry)、《新闻周刊》(Newsweek)、柯达(Kodak)、百视达(Blockbuster)、戴尔(Dell)……曾经的知名品牌如今以其全盛时期价值的零头黯然出售。这些日子里,每天有许多公司产生,每天也有许多公司消亡。你或许会为一个公司的辉煌欣喜膜拜,或许会为一个公司的衰败扼腕叹息。如果摆在你面前的是一家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经营中一帆风顺、从未遭遇过挫折和失败的企业,那么,要么它是上帝格外眷顾的异类,要么它是自欺欺人的泡沫。所以,企业挫折是企业成长的必经阶段,是一个"美丽"的过程,似乎饱经沧桑依然岿然不倒的企业更能绽放其自身的魅力。

  不管企业是否历经艰险,是否起死回生,是否已经被历史华丽地击倒,每个企业留给我们的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去深思和研究。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