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长柄樟

长柄樟Cinnamomum longipetiolatum H. W. Li)是樟科、之居青樟属植物。

乔木,高达35米,胸径60厘米;树皮灰黑色。枝条近圆柱形,叶互生,卵圆形,薄革质,叶柄长2-4厘米,花未见。果序圆锥状,侧生,果卵球形,果托浅杯状,长宽约1.5厘米,多少木质,干时带红褐色。果期5-10月。

产云南南部及东南部。

  • 中文名 长柄樟
  • 学名 Cinnamomum longipetiolatum H. W. Li
  • 族 樟族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35米,八灯础春胸径60厘米;树皮灰黑色。枝条近圆柱形,多少具棱角,红褐色,无毛。芽大,卵珠形,长达7毫米,宽约5毫米,芽鳞密集,卵圆形至宽卵圆形,背面及边缘被微柔毛。叶互生,等护意棉速药较卵圆形,长7-12.5厘米,宽2.8-7.8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近圆形,薄革质,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羽状脉,侧脉每边约5条,弧曲上升,在叶缘之内渐消失,与中脉干时两面呈黄褐色,在上面微凸起,下面十分凸起,侧脉脉腋下面无明显腺窝,细脉与小脉网结,呈族集革厚占兵浅而细的蜂巢状小窝穴,两面略明显;叶柄长2-4厘米,腹平背凸,无毛,干时带红褐色。花未见。果序圆锥状,侧生,长达6厘米,序轴略被黄褐色微柔毛。果卵球形,长约2厘米,宽约1.7厘米,先端浑圆;果托浅杯状,长宽约1.5厘米,多少木质,干时带红褐色。果期5-10月。

长环境

  生于山坡阳处,海拔750-2100米。

分布范围

  产南部(景东)及东南部(金平)

栽培技术

育苗技术

  采种

  每年10~11月,将已成熟的种子采下,经腐烂,水洗搓去种皮,把清洗干净的种子阴摊一天,然后混沙贮藏,三月初即可催芽播种。

  整地

  在冬初进行第一次耕耙,播种前进行第二来自次耕耙,并施足基肥,基肥一般用腐熟厩肥,每亩1500~2000公斤或碳胺50公斤,磷肥50公斤、菜饼150公斤,然后筑成高床,一般叫秋铁线复床高35~50厘米,床宽1.2米。

  催芽

  三月初樟树播前需催芽,可用50℃的温水浸种,当温水360百科冷却后再换50℃水重复浸种3~4次,可使种子提早发芽10~15天。也可用薄膜包催芽法,即把混有河沙的种子,用薄膜包好,放急报七口群把在太阳下晒,每天翻动2~3次,并保持湿润,直到有少量种子开始发芽时再播种。

  播种

  条播行距20厘清计弱友括获米左右,每亩播种量10~15公斤,播后覆土盖稻草或地膜,保持苗床表土湿润,以利种子发芽。

  抚育管理

养应告  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揭去稻草或地膜,待幼苗长出数片真叶就可以开始间苗,苗高10厘米左右可进行定苗。樟树每亩留苗2万株左右。7月份以后,要加强肥水管理滑再技合城直商至,经常松土除草。秋末停止追肥、灌溉。追肥一般2~3次,前二次可用尿素7~10斤,最后一次可用尿素10公斤、磷肥7.5公斤。樟树1年生苗岁力较严宽士低调可达50厘米以上,地径达0.7厘米以上。

  移栽

  时八时步间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较为适宜,移植密度每亩1500株左右。随起随移,移栽后离地10厘米左右截杆,当芽长到10厘米左右可定主杆,剪去多余枝芽,留一个比较粗壮的枝。延毛第是刚故冬季床面施厩肥2000公斤。这样3年生苗木胸径可达3厘米以上。

肥水管理

  播种圃地应选择土干市织机犯轴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轻、中壤土。在翻耕时应施有机肥作基肥,以改良土壤,加肥力。2月上旬至3月上旬春播,也可以在冬季随采随播。播前用0载清.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小时杀菌,并用50摄氏度温水间歇浸种2-3次催芽。陕西、甘肃南部以春季3月中旬到4月上旬播种育苗为宜,秋季育苗易受句庆盾孔并端连事冻害。以高床为宜,土壤整细压平。采用条播,条距30厘米,每亩播种量25公斤。经温藏的种子在播种前应进行摧芽处理,用温水间歇浸种摧芽,切忌高温浸种,以防烫伤种子。播后约20-30天发芽,而且发芽整齐。播后用火土灰或黄心土覆盖,厚度为2-3厘米,以不见种子为度,浇透水。播后苗床注意保墒,可覆稻草,出苗后即可揭去。这样出苗齐,出苗率可达96%以上。种子萌芽以后,应及时揭除覆盖物。当苗高5厘米时应进行间苗、定苗。选粗壮的苗,按7厘米左右株距定苗。定苗后施一次肥,以后在6、7、8月份各施肥一次。施肥以氮肥为主,先淡后浓。10月份苗木已进入生长期,应停止施氮肥。樟苗可当年出圃,也可以培育大苗出乱种及专模纸药圃。1年生苗高50厘米,显路棉行根径0.7厘米。产苗量每亩2万株左右。培育大苗的应经过移植,促使侧根生长,出圃时就带沿泥球,并适当剪去枝叶,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栽培一般猴樟田每亩种植600-700株,而适当密植田每亩种植量可达1200-1400株。这坚问星万下解样一可提高土地利用率;二可以密压草,提护失盾走田给触在势斤高肥料利用率;三可调节光照,确保植株挺拔;四可通过整枝,减少无效消耗,促进顶端生长。

  1、进行二次移植。猴樟适当密植育苗要进行二次移植:第一次剪取当年生苗主根移植到二年生苗圃,每亩栽苗5000株以上;第二次在二年生苗圃中,保留移栽苗基部2-3个芽,上梢全部剪除后移植到售苗圃,每亩栽样操也1400株。通过二次移植,可促进植株形成密集须根群,确保销售苗带泥多,耐运输,成活率达99%以上(比常规育苗提高4%-9%,比直生苗提高15%左右)。采用去大留小、分批上市的办法,既利于销售,又可调节植株间的光照,加快茎秆增粗速度。

  2、合理运筹肥水。猴樟既怕旱,又怕涝,在田间长期积水的条件下,易造成烂根甚至死亡,所以雨后要疏沟防渍,旱年要开沟洇灌。按照面施化肥、薄肥勤施、磷钾肥配套施的施肥原则施肥,一般每年施肥3-4次,每次每亩施复合肥、尿素各50公斤。 移植经过人们反复试验,认为猴樟树苗一年生后最好进行移苗。切忌选用留床苗,因为选用种植留床苗尚无成功的例子,故应选择移栽培养数年的苗木。苗木移栽密度按0.5米*0.3米进行。移栽后,可保持苗木合理密度,为起苗带护根土作准备。同时可促使侧根,须根发育,有利于猴樟的成活率。移栽次数越多,根系越发达,成活率越高。注意陕南和江苏1年生猴樟糼苗易受冻害,移时要剪掉晚秋梢,用稻草覆盖保墒。出圃苗以地径2-4厘米为宜。苗木主干树皮应呈绿色,若树干呈黑褐色,说明树苗老化,不宜栽植。去枝数量按移栽培养的年数而定,大体分为三层次:移栽3-6年的剪去整体枝条数的1/2;移栽7-10年的剪去3/5;移栽11-14年的剪去4/5。修枝方法是对树体1/3以下侧枝全部剪除。2/3以上树体选留其侧枝方位分布匀3-7个层次。

  猴樟的栽植时机较为重要。陕南春季以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秋季以9月为宜,无锡则是在3月25日-4月10日为最佳时机其次为梅雨季节,作为补填良机。

  猴樟起苗时要带直径30厘米左右的护根土,切勿使土团散失。起苗后可剪除枝叶,保留1-3片避免水份蒸腾,影响苗木成活。但注意不要去顶,否则树冠会形成多头。另外为适应跨省跨地的运输,应去掉一定数量的侧枝细条,以提高成活率。据观察,没摘叶的大苗栽植后,成活率仅达30%-50%。在剪枝时,剪口要紧贴主干,不留短节,不撕破树皮。 栽植坑穴深度、长度及宽都要达到50-60厘米。栽植深度以地面与猴樟苗的根颈处相平为宜。栽植时,护根土要与穴土紧密相联,回土不紧、不实会形成吊空。因此,当大苗入坑后,要边真边踩实,直至土壤真至坑口饱满为止,并做到坑土内紧表松。

  不论是阴天或晴天种植樟树,都应及时浇透一次定根水。遇到干燥,曝晒的天气要每7天左右灌一次透水,边续3-4即可。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木材及根、枝、叶可提取樟脑和樟油,樟脑和樟油供医药及香料工业用。果核含脂肪,含油量约40%,油供工业用。 

  药用价值

  根、木材、树皮、叶及果入药,性微温,味辛,有祛风散寒、理气活气、止痛止痒、强心镇痉和杀虫等功效。其中根和木材可治感冒头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克山病。皮和叶外用治慢性下肢溃疡,皮肤瘙痒,熏烟可驱杀蚊子。果可治胃腹冷痛,食滞,腹胀,胃肠炎。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蓝色海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