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意图的模式

《意图的模式》是1997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英巴克森德尔。

  • 书名 意图的模式
  • 作者 英巴克森德尔
  • 译者 曹意强等译
  • 出版社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7年9月

内容介绍

  这是来自英国批评家巴克森德尔的一部在艺术史界影响重大的著作。它主要讨论图画的历史说明,通深需种此著牛切村过分析毕加索的《卡恩韦勒肖像》、夏尔丹的《饮茶的妇女》、皮耶罗・德拉・弗郎切斯卡的《基督受洗》这样的图画,关注了历史的对象、意图性的视觉婷既引几阳难跳修旨趣、图画和思想、真实性与安十强握节控沿其他文化这样范畴的问题。

作者介绍

  迈克尔・巴克森德尔[MichaelBaxandall],英国文化史家和批评家。1933年8月18日生于英国威尔士南部。1955年入剑桥大360百科学攻读古典文学,后师从于利维斯传朝假[F.R.Leavis]研究英国文学。 1955年至1958年游学于意大利和德国,历任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雕刻建筑部副主任和瓦尔堡研究院研究员。1981年成为瓦尔堡研究院"古典传统史便垂世营银液术与实另教授"。1986年兼任美国加洲大学伯克利分校艺术具才绝理异日情手兰音史教授。这是他在该领域担任的第一个众米磁等沉北距专业职位。巴克森德尔毕生致力于研究阳善等奏取基雨客文化史与批评的关系陈美川密持祖者哥挥,其着眼点落实在语言对视觉习惯和技巧的制约上。著作有:《乔托与修辞学》(1971年)、《15世纪意大利的绘画与经验:就右奏官宪复名集王者福图画风格的社会史入门》(1972年)、《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椴木雕刻》械田(1980年)、《意图的模式:关于图画的历史说明》(1985年)、《提也波罗和绘画智巧》(1994年,与阿尔珀斯[Svetlana Alpers]合作)、《投影与启蒙运动》 (1995年)。其中《15世纪意大利的绘画与经验》和《意图的模式》两书在艺术史界的影响最大,甚至波及到西方中国田车艺术史的领域。高居翰等人运用其方法,结出硕果。

作品目来自

  序言

  导论:语言和说明

  1.说明的对象:经过描述考虑的布谓项林山般鲜两图画

  2.对图360百科画的描述即对观画后的思维的再现

  3.三种描述性词语

  4.批评性描述的直证性

  5.小结

  Ⅰ历史的对象:本杰明・贝克的福斯桥

  1.研究特殊个案的立场

  2.福斯桥――叙事

  3.提出问题:究竟为什么而交将航举溶度助?为什么这样?

  传究声良地唱度由责4.整理形式的原因

  5.重新体验的三角:描述性构想

  6.小结

  7.图画对象的特性

  Ⅱ意图性视觉旨趣:毕加索的《卡恩韦勒肖像》

  1.意图

  2.图画 Change与国家 Briof

  3.谁规定了毕加索的 Brief?

  4.文化的画家:以物易物

依限女省永急审  5.毕加索的市场:结构线索与选择

  6.附论影响

  7.过程角度论:假设意图乎算演写

  8.卡恩韦勒、毕加索和问题

  9.小结

  Ⅲ图画与思想:夏尔丹的《饮茶的妇女》

  1.国家与思想

  2.通俗洛克主义与视觉

  3.《饮茶的妇女》:清晰与明亮

  4.视觉的清晰:终短调节与敏锐

  5.夏尔丹与往昔的艺术

  6.中间人:贵调执护名脱势乐距美挥拉伊尔、勒克莱尔、坎拍

  7.实体、感觉与知觉

  8.被接近的绘画推论

  9.《饮茶的妇女》:用洛克的额谓学说看

  Ⅳ真实性与其他文化: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的《基督受洗》

  1.文化差异

  2.对其他文化的知识:当事者的理解和观察者的理解

  3.Commensurazlone――一个老词

  4.老词语的三个功能: 必要性、陌生性、超实证性

  5.真实性与证实:外在得体、内在得体与积极的极度简约

  6.三种图像志

  7.对此画的明了的读解

  8.图画秩序的性

  9.批评与可疑性

  附录:巴克森德尔谈欧美艺术史研究现状

  原典及参换上味丰严情红考资料

  图版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