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控制工程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控制工程学院(Automatic Control Engineering of CUIT)是以测控技术、自动控制、机械电子、商目亲绍止商随头损电气工程、新能源及其应用为主要学科专业的工科学院。来自现设有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360百科自动化4个本科专业,并与电子工程学院、通终高边困信工程学院共有信号与信息处理硕士点。同时设有控制工田府危项金系举程研究所、测控技术研究所和机电控制研究所,一个工程训练中心。

  • 中文名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控制工程学院
  • 外文名 Automatic Control Engineering of CUIT
  • 所属地区 四川成都
  • 属    性 CDIO工程 卓越工程师计划
  • 主管部门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学院简介

  学院拥有一支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科研教学队伍,其来自中教授6人、副教授18人、博士17人。同时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钟山院士等多位科研院所著名专家教授作为客座教授。控制工程学院对外学术交流广泛,获较多的科研、教学成果360百科,获省部级三等奖5项,主持或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项目、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20余项。

  学院始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计划在不打破传统教学体系的原则零政拉毛上,结合CDIO工程教也五烟零奏宜做斤利急育模式,强化工程实医情践项目的具体实施,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具有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和获取工程能力。同时,学院每年济独孩样湖没继日才从大一到大三学生中选取动手能力强的优秀学生组成创新教育实验班,每人单独配套实验设备。2006年在四川省率先开展了本科生"自动化系统助理工程师"认证约地屋难工作,2007届学生有15人获得该证书。在全国和四川省"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科技大赛、机器人足球大赛、智能汽车大赛中获得三等奖以上奖项。

  控制工程学院学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主要在通信、计算机、提取松王别显其己唱硫纪仪器仪表、工矿企业、研究所、国防、电力、石化、航空、邮电、交通、气象等行业就业,从事仪器仪表、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测控工程等技术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维护与管理等工作。同时学院积极鼓励学生报考研究生,近两届学生共有33名同学考上四川大学变般远、电子科技大学、中科院沈阳它亮武代要自动化所等国内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

专业培养

测控技术与仪器

  【专业概况】 本专业是四川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立足于培养具有较好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良与型三诗联航诗滑把据好的外语综合能力想取则友配国督,扎实的信息管理、信息处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较为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仪器设计制造,在测量与控顺社制方面的扎实专业技能配己底体回啊逐;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环保节能意识、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在计量、测试、控制工程、智能仪器仪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等高新技术领域内从事设计、研究开发、技术管理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并注重培育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兼备的高素质研究生后备人才。

  【主要课程】 工程导论、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使、信号与系统、微处理器与微计算机系统、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自动控制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虚拟仪器、测控电路、嵌入式系统设计、自动检测系统设计等课程。

  部赶凯很土杂蒸洋台继【毕业生适应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可到研究所,高科技公司,政府技术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器纪段英工程测试、工业自动化产品、各种类型的仪器仪表以及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等的设计、研制、生产、管理等工作。

  自动化(工业车雷政换自动化方向)

  【专业概况】 本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本方向立足于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具备信息处理、电路分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较肉上夫视为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自动控制、运动控制、计算机过程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注重培育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兼备的高素质研究生后备人才。

  【主要课程】 工程导论、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微处理器与微计算机系统、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电机与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拖动与运动控制、控制系统软件设计、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等。

  【毕业生适用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可到研究所,高科技公司,政府技术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运动控制或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智能系统、电气自动化、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方面从事系统开发和系统运行、管理、维护等技术工作。

  自动化(智能系统方向)

  【专业概况】 本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本方向以智慧低碳城市建设为落脚点,以智能化与信息化融合为载体,在尽可能接近实际工程的环境下,以综合性设计项目为主要载体,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强的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本方向面向智能系统及相关领域,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充实工程技术应用的生产工程师、服务工程师及设计工程师。

  【主要课程】 工程导论、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微处理器与微计算机系统、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建筑电气工程、楼宇自动化、智能小区等。

  【毕业生适用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可到高科技公司,研究所,设计院,政府技术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智能家居、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方面的系统开发和系统运行、管理、维护等技术工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概况】 本专业是四川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本专业在接近实际工程的环境下,以中小型电力为主要载体,培养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与传感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和电力传动、供配电自动化技术等较宽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从事电气工程领域有关低压供配电、电气设备制造、电力电子设备制造等方面的系统分析、工程设计、设备运行、技术开发和维护、市场营销等实际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处理器与微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 、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系统工程基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等。

  【毕业生适用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可到研究所,高科技公司,电力部门等单位从事运动控制或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智能系统、电气自动化、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智能电网设备、供配电自动化等的开发、生产、运行、管理、维护及教学等工作。

机械电子工程

  【专业概况】 本专业立足于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在尽可能接近实际工程的环境下,以综合性设计项目为主要载体,培养素质、能力、知识协调统一;具备机械设计制造、电子工程技术、现代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知识;具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应用型自动化工程技术人才,并注重培育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兼备的高素质研究生后备人才。

  【主要课程】 工工程导论、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原理、工程力学、机械设计与机械零件、自动控制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CAD/CAM、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器人设计与制作等。

  【毕业生适用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机构的机电系统设计与制造、机电控制、机械测试与系统分析、智能制造技术与系统等高新技术领域内,从事技术开发、新产品与新系统设计、新技术应用、系统与设备管理等工作。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学院院长

  巨 辉

  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邓丽琴

  学院副院长

  沈艳、严寒冰

  (资料来源2014年9月学院官网)

科研团队

  精密测试与质量工程团队

  精密测试与质量工程团队主要研究方向:随机扰动下测试系统中的非线性现象及其应用;网络化测试、动态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工业产品质量在线实时高精度监测技术。

  控制理论来自与控制工程团队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团式载异队本着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以现代制造业中机电设备为研究对象,在智能制造、制造业信息化领域中开展理论、技术创新研究,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交殖华波京。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智能控制系统研究及应用、柔性伺服控制技术个攻践纪评能误践测孙也研究及应用、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技术、在线辨识与控制理论及应用研究。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团队

  模械生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团队以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技术为核心,以数学方法与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研究和解决工业过程的状态监控、机器视觉、机器人行为模式的识别与控制等问360百科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土祖余和各种智能算法的改进及其应用研究。主要应用包括:雷达信号的分析与识别、高铁信号的分析与故障检测、化工过程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机器视觉及机器人路径规划。

  分布式能源与供电系统团队

  分布式能源与供电系统团队服务于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方向的罗食合宪给路几粉人才培养和电气师资队伍建设坐名希编奏书矿书业季,以电气工程实验室和太阳能实验室为依托,负写主要研究新能源发电及其配网接入、微电网储能技术吧明、控制技术,电力电子在新能源发电领域的应用等微网关键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与应用团队

  电力电子技术与应用科研团队以应用研究为主,基础研究为辅,形成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使团队在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高验试预难宜治迅世需讲脸水平学术论文及纵横向项目等科三列势研成果。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电子变频技术,蓄电池监测技术,电动汽车技术。

  检测技术与智能结构系统团队

  检测技术与智能结构系统团队致力于重大工程结构与设备的制造与使用、产品(装备)全生命过程的监值引经买演直研新境活茶测与智能控制系统的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研究。内容涉及测控、机械、电子、工程力学、动力系统、系统学、信息处理、控制论等理论领域和控制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结构工程、核工业工程、航天航空等工程领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机器、机器人及其应用、产品在线自动检测与装置、重大装备的全生命过程跟踪与检测。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