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舆论传播学教程

《舆论传播学教程》是2009年3月1日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来自图书。本书从篇章结构到重点问题的论述,见不到对传播学概念的生搬硬套和有意炫耀,而是着意把舆论形态当作一种过程加以研究和阐述。

  • 书名 舆论传播学教程
  • ISBN  9787811351477
  • 页数  289页
  •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第1版 (2009年3月1日)

宁宽州跳者简介

  侯东阳,女,1967年出生,现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乐快丝行目为关溶与拉授,硕士生导师,暨南大学新闻学在读博士。研究领域价若斗得买线矛都消觉英涉及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舆论传播学、民意调查、国际传播、报纸副刊研究、中国舆论史、中国传播史等方面,主攻中国舆论传播史。曾在《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文章20多篇,合著《中国报纸专副刊文化》,参著《市场营销与策划》、《华夏传播论》、《大河新闻潮》、《王权与社会》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规划项目《舆情调控体系与和谐社来自会构建研究》、2003-2004年度高等学校校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球化浪潮下广州报业集团的市场占位意识》;曾参加200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报纸副刊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参与2004年省社科规划项目《跨国传媒集团旗下电视频道在华南地区的发展及其影响》和2008年广州市重大项目《20lO年广州亚运会传播战略研究》以及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改革开放30周年广州传媒发展与前瞻》项目等

内容简介

  传播学注重揭示社会行为的内在结构和结构要素之间的互动过程,用这种方法研究舆论行为的性质和规律,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实践证明也是行之有效的。

媒体评论

  本书从篇章结构到重点问题的论述,见不到对传播学概念的生来自搬硬套和有意炫耀,而是着意把舆论形态当作一种过程加以研究和阐述。传播学注重揭示社会行为的内在结构和结构要素之间的互动过程,用这种方法研究舆论行为的性质和规律,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实践证明也是行之有效的。

  --项德生

  舆论是社会的皮肤,是表层意识和社会风向标;360百科舆论传播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精神传播活动之一。舆论传播学转首头深升继是总结舆论传播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有人称它为新闻学的哲学,它也不可避免地与政治学、传播学等学科联系密切。本书力图避免旁枝末节,从舆论本身的概念和构成、功能等方面论述舆论传播的特征和规律,使其具有规病切牛载走村里叶范的学科体系。

  --侯东

目录

  序

  第一章 舆论学及其研究对象

  第一节 舆论观念的发展

  第二节 舆论学的建立与发展

  第三节 舆论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 舆论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 舆论的定义

  道逐稳从早革与斤绝第二节 舆论的内在结构

  第三节 舆论的特征和功能

  案例链接

  第三章 舆论的形成

  第一节 舆论形成的不同视角

  第二节 影响舆论形成的宏观因

  第三节 舆论的形成过程

  克叫利沙仍市转还第四节 舆论形成的模式

  案例链接

  第四章 舆论传播手段

  第一节 口语传播手段

  第二身爱节 文字传播与非语言传播手段

  第三节 大众传播媒介

  案例链接

  第五章 解目因底舆论的类型

  第一节 群体舆论

  第二节 众意

  第三节 民意

  案例链

  第六章 舆论传播六就妈也阶感的形态

  第一节 舆论的基本存在形态

  第二节 不同信息形态的舆论

  第三节 舆论的畸变形态

  第七章 铁重若官舆论传播的规律

  第每系鸡首效清互宜之然执一节 舆论传播的一律与非会有波效些总急一律

  第二节 舆论传播的涨落规律

  第三节 舆几称战穿论传播的惯性规律

  案例链接

  第八章 新闻舆论传播

  第一节 新闻媒介与舆论

  第二节 关于大众媒介和舆论关系的理论

  第三节 媒即培进介对社会舆论的导向

  第四节 舆论与宣传

  案例链接

  第九章 民意调查与方法

  第一节 民意调查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民意调查的程序和方米笔兰段

  第三节 民意调查的功能和意义

  第十章 中国历史上的舆论传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舆论高峰

  第二节 中国近代舆论传播

  第三节 中国现代舆论传播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