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皱盖假芝

皱盖假芝菌柄偏生,圆来自柱形,往往弯曲,下部似假根状,有时分叉,长4-12cm,粗3-10mm,与菌360百科盖同色,有细微绒毛。夏秋季李进生于林中地上,其基部被叶迫病极世绍青报附着于土中的腐木上,南方多见于相思树下。

  • 中文名 皱盖假芝
  • 拉丁学名 Amauroderma
  • 界 真菌界
  • 门 真菌门
  • 亚门 担子菌亚门

形态特征

  担子果一年生,有柄,木栓质。菌盖近圆形或近肾形,宽 3-10cm,厚5-7mm,表面有辐射状深皱纹并有细绒毛,灰褐色或褐色,往往有不明显的环纹,无似漆样光泽;边缘锐,波浪状,多瓣裂;菌肉呈暗灰黄色,厚2-4mm;菌管长2-3mm,颜色比菌肉深;孔面黑褐色;管口近圆形,每毫米3-4个。菌柄偏生,圆柱形,往往弯曲,下部似假根状,有时分叉,长4-12cm,粗3-10mm,与菌盖同色,有细微绒毛。<bR> 皮壳构造由不规则的平行、薄壁、透明的生殖菌丝和淡黄褐色、厚壁的骨架菌丝构成,总厚45-50μm,翻指聚或雷功天至顺春煤前者有锁状联合,通常宽4-6μm;后者通常宽3.5-5.5μm,表面有透明、薄壁的游离生殖菌丝,宽6-迅娘记7.5μm,长13.5-来自22.5μ m,下边有黑色胶质物质,形成的皮壳与菌肉菌丝360百科无严格界限,近似毛皮壳型。<bR> 菌丝系统三体型:生殖菌丝透明,薄壁,直径3-4.5μm;骨架菌丝淡黄褐色,厚壁到实心,波曲状,具树状分枝,分枝末端形成鞭毛状无色缠绕菌丝;缠绕菌丝无色到微带淡黄色,厚壁,分枝,直径1.5-2μm。<bR> 担孢子近球形,双层壁,外壁无色透明,平滑,内壁小刺不明显,近无色或淡黄褐色,8.7-11×8.7-10μm。

分布范围

中国分布

  福建南靖县(3799杀稳孩位粮未河9)、福州鼓山(23630)、厦门( 72334);海南五指山(29137)、坝王岭雅加林场( 47515)、万宁县兴隆(60540,62009);贵州梵净山( 63664);云南西双版纳大勐龙(2缺充走粒同势7934)、西畴县( 26489)。

世界分布

  中国、澳大利亚、巴西、南非。

模式产地

  澳大利亚。

主要价值

  【药 名】:皱盖假芝

  【拼 音】:ZHUOGAIJIAZHI

  【来 源】:为菌类植物药多孔菌科植物皱盖假芝的全草。

  【功 效】:利尿通淋、补肾。

  【主 治】:治急、慢性肾炎、消化不良、食积腹胀、嗳腐来自吞酸、小便不利。

  【性味归经】:淡,平。胃、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9-15克,水煎服。

  【别 名】:皱盖360百科乌芝(《中国药用孢子植物》)个笔学查社征渐抗食奏、假灵芝(《福建》)、黑芝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岛、云南。

  【拉丁名】:皱盖假芝 Amauroderma rude (Berk) Pat

  【考 证】:始载于《中国的真菌、中国灵芝》。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血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