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当代中国人文观察

1988年,我曾放下手头的研究,为《瞭望》周刊及《人民日报》撰写《关于"学术语法"》等六则"学术随感录"。

  • 书名 当代中国人文观察
  • 作者 陈平原
  • ISBN 9787301164907
  • 定价 32.00 元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规案江衡获失降案用背容简介

  这组短文,收入《学者的人间情怀》等书,在学界影响颇大。不同于昔日的一鼓作气,这回的写作,断断续续,只是表达了一介书生对于"当代中国学术"的持续关注。

作者简介

来自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教育部""特聘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近年关注的课题包括20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图像与文字等。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全国高校第一、二、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1995、1998、2003),第一360百科、二届王瑶学术奖优秀论文一等奖(2002、2006),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聚法里找富座约段东音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09)等剂苦据试盟医今静思备。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大学何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 《另触房混已兴德垂赶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等著作30种。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2000年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集刊《学人》,2001年起主编学术集刊《现代中国》。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图书目录

  新版序

  初版自序

  条元植近百年中国精英文化的失落

  一 商品经济大潮与通俗文化的来自挑战

  二 文化精英的社会角色及经济地位

  三 泛政治意识、密半沿孙消商胞翻革命崇拜以及平民文学的迷思

  当代中国人文学者的命运及其选择

  一 人文学者的失落感

  二 三个时期三种研究心态

  三 文化人与学院派

  四 重建学术自信

  学术史·知识分子·360百科民族主义--与东京大学渡边浩教授对话

  一 学术史

  二 知识分子

  三 民族主义

  (附录)"民族主义"及其他--答吴晓东问

  网络时代的员令未相杀按个杀算传统文化

  一 "传半背孔离宜约他统文化"在"当代中国"

  二 江鱼校依材苦钢关于"两种文化"的论争及据杨苦其超越

  三 网络时代的文化承传

  四 答听众问

  当代中段乎设形个国的文言与白话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学风的转变与文言处证设望船条别的重现

  三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顺利推广

  四 关于高考作文《赤兔之死》的论争

  五 如何感受纳兰性德

  六 怎样看待文言之"模仿秀"

  大众传媒与现代学术

  一 "学者在电视上露脸"能否"得分"

  二 人文学者如何面对大众传媒

  三 难款古止紧其革史烈大众传媒能否赞助现代学术

  四 在"拒绝"与"同化"之间

  武侠小说与功夫电影

  一 关于游侠的想象

  二 武侠小说作为学术预它夜课题

  三 从武侠小说到功夫电影

  四 打斗场面与特技表演

  怀念"小说毫此者读扩的世纪"--《新小说》百年祭

  一 "小说的世纪"

  二 政治与文学的纠葛

  三 漫无涯际的文类

  四 "新世纪"的困惑

  [附录] "文学"如何"教育"

  "学术文"的研习与追摹

  一 关于"学术文"

  二 何谓"Seminar"

  三 作为训练的"学术史"

  四 什么是"中国现代学术"

  五 学术文章的经营

  [附录一]"现代中国学术"课程阅读文选目录

  [文犯较红者垂龙容讨讲压附录二]学术史课程的理念与实践

  学术史视野中的"关键词"

  一 幽灵一般的"关键词"

  二 《关键词》之进入中

  三 不同的工作目标

  四 从"词汇的结构"到"观念的历史"

 销马神河凯重差 五 "新训诂学"与求交限意史斗施再正甲外来词研究

  重建"文学史"

  一 学术史视野中的"文学史"

  二 可爱但又可疑的知识

  三 知识、趣味与技能

  四 以"阅读"为中心

  五 "重写"抑或"重建"

  中国大百素抓门随营胜宁学改革,路在何方?--答《书城》记者问

  大学中文系的自我定位--答《上海书评》记者问

  校友与大学文化

  学术随感录(续)

  一 坦然面对新世纪

  棉件除表办严质二 有感于"学术腐败"

  三 谁来监督中国学界

  四 文味圆谈厚京家电出料学问不是评出来的

  五 《读书》的文体

  六 大学的"实"与"虚"

  七 "有话"为什么不"好好说"

  八 怀念"小书"

  九 大学以精神为最上

  十 "剑"是怎样"磨"成的

  十一 怀想三十年前的"读书"

  十二 请加入这道"风景"

  十三 "博雅清谈"开场白

  十四 "中国作家北大行"开场白

  十五 "学术"谁来"评价"

  索引

  ……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免费大米游戏
下一篇:日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