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α-萘乙酸

α-萘乙酸,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味。熔点为130~135.5℃,受热做沙基可以分解。微溶于冷水,易溶来自于热水、丙酮、乙醚、氯仿、苯、醋酸及碱溶液。由精萘与氯乙酸在铝留简自妈坚督粉的催化下进行缩合反应,再经中和、酸析制得。用于有机合成。

  • 中文名称 α-萘乙酸
  • 外文名称 1-Naphthalene acetic acid
  • 性状 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 熔点 130~135.5℃
  • 易溶 热水、丙酮、乙醚、苯、碱溶液

简介

  中文同义词: 1-萘基乙酸;α-萘乙酸;1-萘醋酸;α-萘醋酸;1-萘乙酸(NAA);2-(1-萘基)乙酸(IUPAC);萘乙酸;1-萘基乙酸,98%

  英文名称: 1-Naphthalene acetic acid

  英文同来自义词: AKOS B360百科BS-00007768;LABOTEST-BB LT00408955;BETA-NAPHTHALENEACETIC ACID;BETA-NAPHTHYLA养解转按吸钟生妒贵具CETIC ACID;BETA-NAA;AURORA 9167;NAPHTHALENE-站师术耐到2-ACETIC 考帝ACID;α-Naphthaleneacetic acid 1-Naphthylacetic acid

  CAS号: 86-87-3

  分子式: C12H10O2

  分子量: 186.21

  EINECS号: 209-475-0

  Mol文件: 86-87-3.mol

物理性质

物性数据

  1. 性状: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味。

  2. 密度(g/mL,25/4℃):未确定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未确定

  4. 熔点(ºC):134.5~135.5

  5. 晶减维钱轻环毫货小修相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5792.1

  6. 晶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359.2

  7. 折射率:未确定

  8. 闪点(º界教银简直常愿困C):未确定

  9. 比旋光度(º):未确定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未确定

  11. 蒸气压(kPa,25ºC):未确

  12. 饱和蒸气压(kPa,60ºC):未确

  13. 燃烧热(KJ/mol):未确定

  14牛坐营. 临界温度(ºC):未确定

  15. 临界压力(鲜督KPa):未确定

  为合尽给居甚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

  17. 爆炸上限(%,V/V):未确定

  18. 爆炸下限(%,V/V):未确定

 华为劳 19. 溶解性:溶于热水、乙醚、丙酮、氯仿苯、醋酸及碱溶液,微溶于冷水和乙醇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55.20

  2、 月钢值友斗摩尔体积(m3/mol):圆题关虽150.9

  3、 须深之销施销局留顾等张比容(90.2K):409.4

  4、 表面张力(dyne/cm):54.0

  5、 极化率(10-24cm3)扩力争:21.88

化学性质

稳定性

  该品具有来自中等毒性,刺激皮肤及黏膜,对中枢神经有麻痹360百科作用。生产过程中应注意防护,特别是干燥工段,应注意通风良好,防止粉尘飞扬,操作人员应穿戴劳动保护用具。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2.7

  2、 氢键供体数量:1

  3、 氢键受体数量:2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37经刑成燃国读圆苦.3

  6、 重原子数量:14

  7、 表面电荷:0

  8、 复杂度:212

  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共价键单元数量:1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

  大鼠口径LD50:1mg/kg;大鼠吸入LC50:>207 gm/m3

  大鼠腹腔LD50:100mg/kg;

  小鼠口径LD50:743mg/kg;小鼠皮下LD50:733mg/kg;

  小鼠腹腔LD50:609mg/kg;

  兔子皮肤LD50:>5mg/kg;

  2、 致顾行低育修延械被鲁屋畸性

  酵母菌:50紧觉威物台0mg/L:

  人白细胞:100nmol/L

  3、 其他多剂量毒性数据

  大鼠口径DL0:27mg/kg/90D-C;

  大鼠口径DL0:30mg/kg/30D-I;

  4、 神经毒性

  乡若兔子眼睛试验:100 mgR铁坐打EACTION

生态学数据

  水危害级别1(德国规例)(通过名单进行自我评估)该物质对水有稍微危或破还控表伟如害的。

  不要让未稀释第级局够光好调妈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统。

  若无政府介考京听比策费除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制备

  1.一般由萘与一氯乙酸作用而得,萘与一氯乙酸(摩尔比3:1)在铝粉、溴化钾等催化剂存在下,于185~210℃反应若干小时,生成的氯化氢气体用水吸收,经5%~6%氢氧化钠溶液浸提,冷却过滤,用水蒸气蒸馏回收过量萘,滤液用31%~盐酸荣摄中和(PH7)、酸化(PH56、PH3),过滤,得粗品,经重结晶,得精制品。 也可由萘经氯甲基化、氰化、水解而得。

  2.萘在高锰酸钾存在下,与乙酸酐反应而得。

  3.萘与一氯乙酸在铝粉、溴化钾题听背鱼乎该型大帝百只等催化剂存在下,于185~210℃反应,经中和、酸化、过滤得粗品,经重结晶得精制萘乙酸。也可由萘经氯甲基化、氰化、水解制得。

应用

  1.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有机合成,用作植物生长刺激素。农业上用作植物生长刺激剂,有内源生长素吲哚乙酸的作用特点和生理功能,促进作物的新陈代谢和光合作用,如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诱导形成不稳定根、增加座果、防止落果、改变雌雄花的比例率等。其经叶片、树枝的嫩表皮、种子等进入植株内,随营养流输导至起作用的部位。在较高浓度任配煤即贵下,有抑制生长的作用。对水稻浸秧和小麦浸种可以增产。也可防止果树和棉花的脱落,促使各种植物插武青里响宽里儿空初跳批条生根、开花,提高发芽率,使农作物早熟、多产。防止落花落果及形成无籽果实。

  2.植物生长刺激素。酶化学中今识它始件款没用于测定α-酯酶。也用于有机合成。

  3.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诱导形成不定根,增加坐果,防止落果,改变雌、雄花比率等。萘乙酸可经叶片、树枝营燃度奏的嫩表皮、种子进入到植物体内,随同营养流输导到作用部位。通常用于小麦、水稻、棉花、茶、桑、番茄、苹果、瓜类、马铃薯、林木等,是一种良好的植物生长刺激素。如用于防落果时,使用浓度不宜太高,否则会引起相反的作用,因高浓度萘乙酸可促进植物体内乙烯的生成;用于促根时,宜与吲哚乙酸或其他有促根作用的药剂混用,因单用萘乙酸,作物促水概根作用虽好,但苗生长不理想。对瓜果类进行喷洒时,以叶面均匀喷湿为宜,大田作物一般喷药液量7.5kg/100m2左右,果树为11.3~19kg/100m2。处理浓度:瓜果类10~3纪沙上剂作征越间0mg/L喷雾,小麦为20mg/L浸种6~12h,棉花为10~20mg/L盛花期喷雾2~3次。

  4.用于有机合成,在医药上用作鼻眼净的原料,也是一种广谱型植物生长调节剂。

注意事项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该物质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皮肤等组织有极强的损坏作用。吸入后可能因喉、支气管的炎症、水肿、痉挛,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致死。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呕吐。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该品可燃,有毒,具强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橡胶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控制与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工作服不准带至非作业场所。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危险货物编号: 61828

  UN编号: 无资料

  包装方法: 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纤维板桶、胶合板桶、硬纸板桶;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编织袋、乳胶布袋;塑料袋外复合塑料编织袋(聚丙烯三合一袋、聚乙烯三合一袋、聚丙烯二合一袋、聚乙烯二合一袋);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 类毒害品。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