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王正银

王正银,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来自。1953 年生,1977 年超情刻有通换茶映联毕业于西南农学础祖左念整每好伤院土壤农业化学专业,1991年在西南农业大学获土壤学硕士学位。现任西南大学植物营养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在加拿大Waterloo大学地理系GIS技术培训结业。

研究方向:植物营养与品质和植物营养资源利用,在蔬菜营养与品质、缓/控释复合肥料、植物氮素营养与氮360百科肥资源高效利用、肥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研究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成果。

  • 中文名称 王正银
  • 出生日期 1953年
  • 毕业院校 西南农学院
  • 职称 教授

学术职务

  国家科学技术奖和神龙中华农业科技奖评审专家,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农业资源利用领域协作组成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通讯评审专家却并讲达吃建农有概,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新型肥料专业委来自员会委员,《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编委弱载剂比清积我后,中国土壤学会土壤肥力与肥料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土壤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农业科技特派员,重庆市测土配方施360百科肥专家组成员。

科研教学

  主讲博士生和硕士生学位课3门和选兵跑续财修课1门、本科生必修课2门,合作主讲本科生课程《植物营养学》和《土壤肥料学》同被评为2006、2007年校级和重庆市级精品课程。培养博士8人、硕士33人,研究生25人次获校级以上各类奖励表手朝火振氢破知算上过展彰,2人获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IPNI)优秀研究生奖学金(2000~2500$US/人);主编出版殖来甚个换教材3本、合编出版教材5本。

  主持国家"863"计划、想殖职依脚满据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重庆市攻关和国际合作等课题10余项,主持课题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研课题获省级科技进步二、三争溶鲜探纸著程等奖5项,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6项(第1发明人5厚波约项),发表论文140余篇(SCI、EI、I础喜你倒球批般信制显STP收录和一级刊物40余篇),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2部。

在研项目

  (1)无公害缓/控释复合肥料中试及示范应用(2007GB2F100266),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7-2009来自,主持人。

  (2)南方坡岗地高效施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8BADA4B10)360百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8-2010,第2主持人。

  (3)沿三峡库区农田水肥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2007BAD87 B10-0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2008-2010,主持人。

  (4)重庆蔬菜架饭门凯晚格解块平衡施肥研究与示范(BFDP),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IPNI,原PPI/PPIC)资助项目,1998-2010,主持人。

科研获奖

  1.主持国家"86若千补促止影吧坏婷乱友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课题、重庆市攻关计划和国际合作等课题10余项,主持课题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技术发明奖各1项,主研课题获省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6项,动斤志鱼刘全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8项(第1发明人5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2本。 业块2.缓/控释多养分肥料生吗居势的甲由群局去产关键技术研究,田仍场引左损视2010年重庆市技术发明三等奖,非科技进步奖;九叶青花椒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应用,2013年重庆市科技进步实求管测确二等奖,获奖人:谢永红、聂果、王正银、阮林、程玥晴、陈霞、高明、李付明、曾维友。

主编著作

  1.王正银主编。农产品生产安全评价与控制,全国农业推广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48万字。 2.王正银主编。肥料研制与加工,国家"十一静远必绿喜光第振变试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伯足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60万字。 3.王正银主编。蔬菜营养与品质,科学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67万字。 4.王正银等编著。作物营养与品质,程军门家征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25万字。 5.王正银主编。作物施肥学,高等农业院校教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边裂类未菜时,48万字。

论文论著

  l 植物营养与品质

  1. QIN Song,W解船免将听阻传笔果植修ANG Zhengyin*, SHI Junxiong.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obacco leaves with different aromatic styles from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7, 6(2):220~226

  2. Ye Xuejian,Wang Zhengyin*,Tu Shihua,G矿列米河乱较更握京.Sulewski. Nutrient limiting factors in aci宜极绿六讲敌春dic vegetable soils. Pedosphere. 2006,16 (5):624-633

  3. 田秀英,王正银*。硒对苦荞产量、营养与保健品质的影响,作物学报,2008,34(7):1266-1272

  4. 田秀英,王正银*。硒对苦荞硒、总黄酮和芦丁含量、分布与累积的影跟台社阳今吧妈阻盾头放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值存径药否报,2008,14(4):721-727

  5. 李会合,田秀英,王正银*。增施氮钾和光照强度对不同品种莴笋光合特性和产量的效应,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8,14(2):373-378

  利零学凯争集终女依6. 朱小梅,刘芳,吴家旺,王正银*,向华辉,周长洪,洪立洲。不同施肥处理对莴笋营养效应的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8, 22(6):94-9语口派8

  7. 秦 松 ,王正银*,石俊雄。不同区域尺度烟叶化学成分与品质的关系初探,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13(3):443-449

  8. 秦 松,王正银*,石俊雄。贵州不同香气类型烟叶质量特征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1):2319-2326

  9. 王正银主编。蔬菜营养与品质,科学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67万字。

  10. 王正银主编。农产品生产安全评价与控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领域课程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009年出版。

  缓释肥料与氮肥资源l

  11. Dong Yan, Wang Zhenyin*.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N in Slow/Controlled Release Compound Fertilizer,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7, 6(3):330~337.

  12. 胡小凤,王正银*, 孙倩倩,游媛。缓释复合肥料在不同pH紫色土中氨挥发特性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9,25(待刊)

  13. 胡小凤,苏胜齐,王正银,张 敏。碱解还原扩散法测定缓释复合肥氮素释放特性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8,14(2):373 ~ 378

  14. 胡小凤,苏胜齐,王正银。非包膜缓释复合肥对水稻氮素营养的效应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7,21(6): 135 ~ 138

  15. 李清荣,王正银*,胡小凤,董 燕。离子交换树脂膜测定肥料养分在土壤中的变化,农业工程学报,2007,23(2):71~76

  16. 董 燕,王正银*,田秀英,朱红霞,苏胜齐。非包膜缓释复合肥养分释放特性及小麦对养分的吸收,农业工程学报,2007,23(2):36~41

  17. 吴家旺,朱小梅,王正银*,董 燕,朱红霞。缓释复合肥对不同pH土壤红三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水土保持学报,2007,21(1):188~192

  18. 董 燕,王正银*。缓/控释复合肥料不同形态氮素释放特性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6,39(5):960~967

  19. 李清荣,王正银*,胡小凤,董 燕。应用离子交换树脂膜法评价缓释复合肥料供肥特性的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6):887~895

  20. 苏胜齐,王正银*,张 敏,胡小凤。缓释复合肥与覆膜旱作对水稻氮素营养的效应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6,20(1):45 ~ 49

  21. 董 燕,张 浩,朱红霞,王正银*。缓释复合肥对黄连营养效应的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6,20(4): 90~93

  22. 田秀英,王正银*。玉米对尿素减量与复合氮肥增效剂配施的响应,核农学报,2006,20(6):530-533

  23. 田秀英,王正银*。尿素与复合氮肥增效剂配施对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水土保持学报,2006,20(6):120-123

  24. 王正银主编。肥料研制与加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281公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