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卢,是汉语词语,拼音cuī lú ,指崔氏、卢氏并称。
- 中文名称 崔卢
- 外文名称 Cui Lu
- 注音 ㄘㄨㄟ ㄌㄨˊ
- 拼音 cuī lú
- 释义 崔氏、卢氏并称
释义
到存赶良卫角 自魏晋至唐代, 山东(指太行山以东)士族大姓有崔氏、 卢氏,长期居高显之位。后因以"崔卢"借指豪门大姓。
著名家族
引证解释
- ?魏书·卢玄传》:"魏初工书者,崔、卢二门。";《魏书·崔玄伯传》:"玄伯祖悦与范来自阳卢谌,并以博艺著名……故魏初重崔、卢之书。" (注:此处指崔仅指清河崔氏,指清崔、范卢两家书法在北魏初年的地位)
- ?旧唐书·窦威传》:" 高祖笑曰:比见关东人与崔留困听气元帮也具诗等、卢为婚,犹自矜伐,公代为帝戚,不亦贵乎!"
- ?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一》:"崔、卢数公,皆以忠清文行,致位枢要。" (注:此处指崔仅指博陵崔氏)
- ?贞观政要·卷七》:"今崔、卢之属,惟矜远叶衣冠,宁比当朝之360百科贵?"
- ?唐会要·卷三十六》:"太宗谓曰:我与山东崔、卢家。岂有旧嫌也。为其世代衰微。全无官宦人物。贩鬻婚姻。是无礼也。依托富贵。是无耻也。我不解人间何为重之。我今定氏族者。欲崇我唐朝人物冠冕。垂之不朽。何因崔干为一等。列为第三等。合二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分为九等。颁于天下。"
- ?新唐书·杜兼传》:(唐文宗)谓宰相曰:"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
- ?北梦琐言·卷六》:"先是令狐相(令狐绹)自以单族,每欲繁其宗党与崔、卢抗衡,凡是富家,率重鱼皆引进。皇籍有不得官者都愿欲进状,请改姓令狐。时以此少之。"
-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草认督回肉我属三云:"唐人推崔卢之姓为甲族,虽子孙贫贱者皆家世所重,今人不复以氏族为事。"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嘉平公子》:"崔卢之子免意陈否货九于南钟雨经孙如此甚众,何独'花菽生江'哉十优位各茶一顺剂!"
- 清·蒲松龄《代王次公与颜山赵启》:"令媛绮罗之质,自宜字夫崔卢;小儿豚犬之才,敢云娶於高国 !"
诗文引用
- 苏轼《陈季常所畜朱陈村嫁娶图》:"闻道一村唯两姓,不将门户买崔卢 。"
- 王北继与来屋及般庭圭《挽卢宜人二首》:"崔卢唐旧族,谱系自名门。"
- 项安世《次韵王少清索崔柬之诗卷》:"自古崔卢族望荣,至今王谢好家声。"
- 王之道《再用前韵谢潘寿卿见和二首》:"时来看崔卢,姓名覆金瓯。"
- 晁说之《阴山女歌》:"崔卢旧族自豪英,顾此女儿惭色否。"
- 王灼《次韵答张乃直》:"只作文章希屈马,不将门户敌崔卢。"
- 周南《呈南安孟使君》:"期君事业如韩昌,何嫌王请果也氧尼固门地用崔卢。"
- 韩淲《韩淲太尉武泰节度寿昌侯挽词》:"阴邓何劳拟,崔卢亦漫夸。"
- 储巏《发涞水》:"北地山川雄涿易,旧家人物擅崔卢。"
- 陈维崧《赠成容若》:"丹宽激蛋冲效非听连外凤城南路。看纷纷、崔卢门第,邹枚诗赋。"
- 陈征促愿适月温旧架液维崧《春风袅娜》:"旧族崔卢,花翎茜袖,新妆秦虢,秀鬋明眸。"
- 张之洞《永叹三首·其三》:"门第崔卢又盛年,饶耕负戴总欢然。"
- 丘逢甲《槟榔屿杂诗·其二》:"黄金遍铸门楣字,不数崔卢郡望崇。"
2100433侵东走想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