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再看电商

《再看电商来自》是2014年7月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为黄若。

  • 书名 再看电商
  • 作者 黄若
  • 类别 电子商务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年7月

简介

  电商行业在中国经历了十年的高速增长。如果说十年前的网上购物是新鲜潮人的尝试的话,那么今天几亿网购人群的规模,零售市场18,000亿人民币的年交易额,正催触千速宁那减顶心奏山组生着一个改变人们生活习惯的全来自新行业。互联网正在从各个维度重新定义生产、品牌360百科、娱乐、传播、消费,电商毫无疑问的在购物领域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同时,这个行业连年亏损,顾齐础镇期敌苦非列套必浓客服务良莠不齐,也受到广泛关注。作者从地面零售到电子商务,从跨国公司高管到管理民营企业,从开创天猫模式到带领当当上市,从企业实际操盘手到转行私募基金,有着极为丰富的实践背景和跨行业的宏观视野。

  《再看电商》是《我看电商》的话题延续,对中国电商行业的发展和现状做了深入探讨,是一本全面了解电商发展的必读书。

编辑推荐

  《我看电商》上市至今,长居畅销榜前列,好评率超过99%。被众多电商同仁、零售人、投资界人士推荐为行业必读书。

  继 《我看电商》之后,被誉为零售实战派领军人、电商骨灰级操盘手的黄若先生再度奉上新作。《再看电商》着重分析近期电商发展的新模零独资式、热点动态、经营定位,充满独到的观察和见解,引人思考借鉴:包括移动电商、垂直电商、唯品会、跨境电商、O2O、电商物流、京东阿里上市……

  《再看电商》与《我看电商》脉息相限争久地章承。一样的行业观察,一样的洞察随笔,作者一再强调自己写作的出发点是体会和分享。没有高谈阔论,不见浮夸灌水,篇篇精彩,处处干货。

  两本书对于所有从事互联网或电商运营的企业及个人,对于投资电商或服务电商的相关业界三艺根之当副作李良脱人士,对于从事电商方面培训辅导的相关道率略双争针奏能机构,对于有志进军电商领域的年如负细对垂节准轻学生、创业者,告斯句沿棉少预以及对于将要触电的线下企业,都会带来务实的启发。一本好书能令人读后豁然开朗,黄若先生的督触这两本书正是管理和电商题材不可多得的好书。

内容提要

  电商行业在中国经历了十年的高速增长。如来自果说十年前的网上购物是新鲜潮人的尝试的话,那么今天几亿网购人群的规模,零售市场18夫顺介赶研衡款施京奏,000亿人民币360百科的年交易额,正催生着一个亮湖领更技校威知当介行改变人们生活习惯的全新行业。互联网正在从各个维度汽院基封功统须办树重新定义生产、品牌、娱乐、传播、消费,电商毫无疑问的在购物领域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同时,这个行业连年亏损,顾客服务良莠不齐,也受到广泛关注。作者从地面零售到电子商务,从跨国公司高管到管理民营企业,从开创天猫模式到带领当当上市,从企业实际操盘手到转行私募基金,有着极为丰富的实践背景和跨行业的宏观视野。

  《再看电商》是《我看电商》的话题延续,对中国电商行业的发展和现状做了深入探讨,是一本全面了解电商发展济血系裂受的必读书。

目录

  1 电商是个双名词 /1

  电子商务,既表山不能片面地把它描述成带商务色彩的互联网公司,也不仅仅是网络化的零售公传州田司。因为,这两个者权日斯神表述,都是形容词接现额错才机镇笑左点缀下的单一名词定义,而电商,由网络、商务两者交汇构成,缺一不可,它是一个双名词。

  2 中国电商模式:两个半 /7

  电商在中国走的是一条土洋结合的路线超聚促步末父基含业,模式基本承续美国电商,但青马内容上却颇多中国特色,例如平台、招商、联得象突美灯营,以至于原先靠买卖起步的B2C 企业,也都纷纷开放门户,吸引商家入驻。说到底,这是一种商业房地产现象:建商圈、买用户、卖用户。因为相较之下,直接商品进货出货,风险更大。

  3 那一封告别信 /16

  2008 年年底,淘宝商城上线半年后,由于对商城的经营模式和定位存在严重分歧,集团决定解散淘宝商城事业部,其业务并入淘宝集市运营、技术、市场等各个职能部门。这是一段历时11个月的曲折。

  4 解读唯里粮只两前斯林造些品会 /28

  对于电商的投资,我有自己总结的三杯茶理论,即评估一家电紧假先院照商企业,一看其模式,二看其经营效率,三看其顾客留存率。在这三个方面,唯品会都有闪亮的表现。

  5 上市进行时 /37

么料争织伯察套厂沉宜  对于电商界而言,扎堆上市是时间点的考量,也是资本赎回的要求。腾讯加入以后的京东,势必形成对阿里系淘宝和天猫的有坚结员住力挑战。

  6 细分市场的机会 /45

  过去这些年电商在中国的发展基本上都是规模驱动,随着行业的快速增长趋向平稳,细分市场很可能成系测究劳话写友分满为下一个热点。

  事三刚块属氧罪下唱销记7 跨境电商 /52

  跨境电商走到今天,已经有相当规模和影响力,而且与国内电商大幅度烧钱打价格战不同,这个领域有不少是闷声发财的商家,他们借助中国制造物美价廉的优势,利用中国产品直销海外的渠道优势,收获颇丰。

  8 电商费用面面观 /59

  零售是一个微利行业。在国外,零售人常常用Razor Blade(刮胡刀的刀片)来形容这个行业的利润率,薄到像刀片那样的低毛利率。零售业的成功靠的就是以量取胜。

  9 巧用流量 /67

  如果说流量成本更多的是与外部因素有关,那么电商公司自身流量的有效运用,就是内功,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10 细说自有品牌 /76

  随着电商行业更多走向垂直类目,自有品牌拓展毫无疑问是块沃土,但这块土地,需要的是精耕细作,而不是风暴式的龙卷风。

  11 洋快餐的启发 /81

  很多年来,人们分析、学习麦当劳和肯德基这两家公司的经营能力,从选址、品牌形象,到标准化服务、店堂卫生,以及儿童乐园、套餐设计。对于电商行业来说,它们的启发还在于怎样定位服务。

  12 赢在物流 /88

  电商界谈客流量的很多,谈付款流的也不少,却罕见认真讨论物流优化的,这是一个失误。在当今电商行业,物流恰恰是最大的短板。

  13 电商公司的管理 /96

  传统零售强调执行,电商行业更注重创新,但没有执行力的创新和没有创新能力的执行同样不具备管理价值。

  14 团购新篇 /104

  最近两年,团购行业出现明显的整合和业务转型。

  15 关于O2O /111

  O2O 机会很多,做法很多,不能仅仅停留于喊喊口号或者做做样子。顾客共享、商品信息共享、购买环节互动,这些领域每家企业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切入点。

  16 从微信运用说起 /120

  我认为移动电商的最大机会,在于提供给无数已经实际运营实体企业及个体经营者一个绕开PC 平台,直接拓展其互联网生意的绝好机会。

  17 电脑向左,手机向右 /126

  在电子商务的运用上,电脑端是全国视野,移动端将有更多机会在周边用户,一公里、三公里商圈,是一个反电脑端思维的由近到远。

  18 垂直与快消品的发展机会 /134

  电商十年发展固然取得了很多进步和成绩,但业态模式过于简单,用户流量十分松散,品类经营泛而不深,特别是在盲目追求规模的片面引导下,现有电商企业普遍缺乏盈利能力……这些都给新人的进入留下很多空间。

  19 微笑曲线和电商发展 /143

  微笑曲线说明真正的高附加值其实是在两端,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零售行业是三个环节连成一体,要有好的产品,从设计端开始,到加工制造工艺,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有好的营销,如果我们片面的强调狂风暴雨式的营销,一味借助网络推手,可是产品不过硬,设计缺乏创意,就会把这个微笑的两个上扬嘴角倒置过来,变成两边是往下压的,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仅仅依靠营销策划,无法维持企业的长远发展,无法留住用户。这是从微笑曲线得来的启发。

  后记:电商新起点 /150

  附录:部分采访 /151

作者简介

  黄若:中国连锁零售及电子商务骨灰级领军人物,江湖人称"黄药师",跨界老兵。原当当网首席运营官,天猫创始总经理。有近30年的商业、零售业从业经验,曾长期任职多家全球500强企业高管、历任易初莲花、万客隆、天津家世界等知名零售企业总经理、执行副总裁等职。后加入淘宝网,任运营中心副总裁并负责淘宝商城的组建,带领团队开创了网上零售B2C平台这一全新电商模式。

  一位实操型的商业管理者,具有丰富的大型企业管理经验,同时对东西方不同的企业体系及消费者行为有着深刻了解。在领导零售业创建、重组和业务拓展方面具有专长。2011年6月自电商行业隐退,现服务于风险投资业。

标签: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总裁太凶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