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酸竹,别名:建瓯大节竹,拉丁文名:Acidosasa chienouensis (Wen.) C. C. Chao. et Wen禾本科、酸竹属。
幼时绿色,无毛,有白粉,竿环隆起或微隆起;箨环幼时有刺毛,但不久毛即脱落;竿上部节则分枝渐增多。箨鞘短于节间,宪师绿色,背部具明显的白粉和脱落性褐色刺毛,毛脱落后留有明显的毛痕,基部密被黄褐色刺毛,小横脉不明显,先端钝圆或近截形;箨耳发达,但较小,被短柔毛,鞘口缝毛放射状伸展,箨舌隆起,拱形或凸形,主本布陆研英田宗要生长于海拔300-600左右山区。
产福建中部及湖南南部。海拔300-600左右山区。模式标本采自福建建瓯县万木林。
竿高7-13米,直径4-10厘米,幼时绿色,无毛,有白粉,竿壁地作厚3-5毫米,中部节间长止记合事问脸育地30-48厘米;竿环隆起或微隆起;箨环幼时有刺毛,但不久毛即脱落;竿中部每节3枝,竿上部节则分念束水注枝渐增多。箨鞘短于节间,绿色,背部具明显的白粉和脱落性褐色刺毛,毛脱落后留有明显的毛痕,基部密被黄褐色刺毛,小横脉不明显,先端钝圆或近截形;箨耳发达,但较小,被短柔毛,鞘口繸毛放射状伸展,长约5毫米;箨舌隆起,拱形或凸形,高2-3毫米;箨片绿色,窄长披针形,长10-20厘米,基部宽1-1.2厘米,开展或外翻,易脱落,两边缘均有小锯齿。叶在每小枝常为(3) 4片;叶鞘无毛;叶耳持验工修田丰抓余不发达,繸毛早落;叶舌高约1毫米;叶片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8-18毫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下表面粉绿色,无毛,次脉4-6对,小横脉明显。总状花序生于小枝顶端,制每去共具2-5枚小穗;小穗细长,圆柱形或多少有些两侧扁,长1.5-7.5厘米,宽2-4毫米,含小花3-12(15)朵;小穗轴节间长约5毫米,具短柔毛;小穗柄长5-10毫米,无毛;颖2片,均无毛,第一颖长8毫米,具3脉,第二颖长约1厘米,具7脉;外箨长约1.3-1.4厘米,具9-13脉,先端渐尖,有白粉,无毛或有时疏生短毛,小横脉不甚明显;内箨短于其外稃,先端钝圆,背部具2脊,脊的上半部具白色纤毛;花药长约4毫米。笋期3-4月,花期6月。
生长于海拔300一600米左右山区。
产福建中部及湖南南部。模式标本采自福建建瓯县万木林。
来自多采用分株、埋枝、移鞭、播种法繁殖。竹鞭萌芽力与丛生性都很强,早春发芽黄赵首然鲁帮至攻前剪断竹鞭,连同竹竿分别栽种,当年夏季就可长出新竹。竹子开花后的种子也可以播种。
1、埋鞭育苗
适用于散生竹种和混生竹种。方法是:挖取壮鞭,保留鞭根、鞭芽,多留宿根土,将竹鞭截成50施块年就吸生-60厘米的鞭段,平理于苗床上,覆土厚5-8厘米,保持苗床湿润。埋鞭时间宜选择在早春竹笋出土前一个月。埋鞭后注意旱天淋水,多雨排水。出苗后适时施氮肥,如尿素、硫酸铵和腐熟人粪尿等,还要及时除草。只要管理得当,一年后每条鞭可长出2-3条竹苗,供翌春造林用。
2、埋竿育苗
适用于丛生竹种。方法是:选2年生健壮竹竿,连蔸挖起或不带蔸砍断,竹竿每一节上的枝条保留一个枝节,剪断并去掉竹竿梢头,每隔1~2节,在节中间砍或锯一缺口,将竹竿浸入净水中,竹腔内浸满水后用粘土封住切口。苗床开水平沟,将竹竿平放(切口向上),然后覆土5~10厘米,保持苗床湿360百科润。约1个月左右,竹竿节的芽陆续萌发出苗。经半年至一年,即可挖竹竿截成单株竹苗,用于造林。埋竿育苗最佳时期是竹子发芽前1个月左右。
3、埋节育苗
此法亦适用于丛生竹种,尤其是侧枝基部具有潜伏芽的丛生竹,如撑篙竹、青皮竹、大头典竹、吊丝竹等。方法是:将竹竿逐节或川击增么讲命过查某每两节锯成一段,再将其移埋于苗床中并覆土、保湿, 留无效罗向顾扩但开电其管理要求与埋竿育司想降它用毫备口汽命几苗相同。
4、侧枝育苗
察部引州啊 此法亦应用于丛生竹种。方法是:从2年生以上的竹竿节上取下侧枝(次生枝),剪掉过多的枝梢与竹叶,保留5~8个节,保护好基部的芽。将侧枝插入苗床中并露出上半部枝叶,苗床架设荫棚,并经常喷水保湿。1~2周后次生枝基部长根,枝节上长新芽,逐渐发育成独立竹株。一般在竹子生长最旺盛时期进行侧枝扦插效果最佳。侧枝苗经一年培育,分蘖成竹丛,即可进行造林。
竹子通过任何一种无性繁殖方法都是一种突变,从而导致开花。栽种竹子宜选背风向阳、潮湿的环境。而断调排竹子生长快,生长量大,对水肥要求高,要求有充足的水湿,但亦要排水良好。要求土质深厚肥沃查,富含有机质和矿物元素的偏酸性土壤。常见的庭院栽种有毛竹、凤尾竹、淡竹、旱园竹、刚竹古立微海目置分如溶部等。
盆栽竹虫害主要有蚜虫、介壳虫等,可用80%敌敌畏乳剂或40%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洒;病害主要有煤污病、丛枝防生洋张府病等,要加强管理需旧调去唱行真获具耐,及时修剪病株。
竹种常见那础变如案算压鲜病害防治:
1、竹在氧屋客令宣号士水枯病应加强抚育管理和合理砍层照客伐。发病后要及时在病火打迅选损祖孙察齐区(病竹)四周(距枯死竹梢远)开沟隔离,以防其继续蔓延扩展。
2、竹笋腐病:
(1)不选蔬菜、松、杉地作苗圃地,基肥要腐熟。用2年生健壮竹节育苗。
(2)发现叶尖,笋尖已腐序身哪的竹笋,要立即从基部制钟战测由密里振剪除。
(3)出见岁齐计罗美父苗玉失意苗后(或发病初)即喷50倍波多液或高锰酸钾,每10天1次,直至竹苗生长健壮为止。
3、竹苗生枯病:
(1)不选蔬菜、松、杉地作苗圃。
(2)施用苏化911或苏农6401,用药量3.4kg/hm2,按1∶(200~300)的比例和细土拌匀,垫于苗床上复种,或用敌克松0.3~0.5kg/hm2,与20~30kg细土拌匀复种。出苗后发病初撒于床面。可施用种子重量的0.2%~0.3%退菌特或0.2%苏农6401拌种,或施用0.5%敌克松先拌10~15倍细土,再拌种播下。
4、毛竹苗麻点病发病期可试喷1∶(100~150)波尔多液2~3次。
5、毛竹枯梢病
(1)清除病原:结合竹林砍伐和钩梢,把已感染枯梢病的竹株或竹梢砍除,将带病的竹、梢及时烧毁。不要用病竹枯枝做篱笆等。
(2)7~8月份发病盛期,应加强调查,发现新竹枝叶枯黄,竹秆节部出现褐色病斑,应及时在发病部位以下1~2节处钩去竹梢,以免病害继续蔓延,造成整株枯死。
(3)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1000倍液,或1%波尔多液,从新竹展叶时每隔15d喷1次。
(4)严格检疫,不要从病区调运母竹。
6、毛竹烂脚病50%多菌灵可湿性粉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1000倍液,或1%波尔多液,从展叶时起每隔15d连续喷2~3次。
7、竹丛枝病加强竹林的抚育管理,砍伐老竹,保持适当的密度。并进行松土、施肥,以促进竹林生长旺盛。发展新竹林时,应从无病竹林中选取母竹。发病初应及早砍除。
8、竹秆锈病
(1)加强竹林经营管理,合理砍伐,不使竹林过密,也可减少病害的发生的机会。
(2)发病轻的竹林,应及早砍除病竹,烧除病部,以免病菌继续蔓延传播;发病重的竹林喷0.5~1度(波美)的石硫合剂,或氨基苯磺酸,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3次,效果较好。
(3)6~10月间于竹林内喷1度(波美)石硫合剂或100~150倍的敌锈钠。
(4)每隔10d左右,用25%可湿性粉500倍液或50%可湿性粉1000倍液,喷2~3次。
9、竹黑粉病加强竹林的经营管理,适当砍伐,以促使竹林生长旺盛,可减少发病机会。如竹林内出现少数竹株发病时,应及时砍除病竹(最好在黑粉飞散前),并把有黑粉的小枝烧毁,以免蔓延。
10、竹煤病防治煤病应以消灭蚜虫和蚊壳虫为主,如用乐果等可防治蚜虫及价壳虫的若虫,松脂合剂可防治以壳虫,石硫合剂可杀死故壳虫的若虫。适当的砍伐使竹林通风透光较好,就可大大减少发病的机会。
11、竹赤团子病
(1)竹赤团子病多半发生在生长过密的小竹上,应适当疏伐,减少竹林密度,加强抚育管理,促使竹林生长旺盛,可减少发病机会。发病后剪下病枝烧掉。
(2)喷石硫合剂。
12、竹黑痣病
(1)加强抚育管理,适当疏伐,使竹林通风透光,可减少发病。
(2)历年发病重的竹林可试喷1%波尔多液。
竿可供造纸或篾用;笋可食用或加工成腌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