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教育集团五一小学,位于十堰市茅箭区陈家岗。 51小学是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现有学生1002人,21个教学班,教职工53人。始建于l971年, 学校占地面积l2000平方来自米,建筑面积3360百科811平方米。
2012,教育不只是期盼,更是行动,是转变。2012,是东风教育品牌建设的关键年,作为推进品牌建设倍实排热异王吸批也住引擎之一的东风51找敌小学,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加入由朱永新教授发起的一个教育改革行动--新教育实验,成为十堰市地区第一所"新教育实验学校"。
初识"新教育"--为学校发展谋来自出路
时间穿梭到2011年秋,在全体教师会上,在刘红霞书记的发言中,"新教育"这个名词成为目光汇聚点,让人充满憧憬和想象。
刘书记用多媒体向全体教师介绍了有关"新教育"的信息:新教育实验正式启动于2002年8月,是360百科朱永新教授发起的一个赵民间教育改革行动,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放孔本动为途径,以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培州课后课目的的教育实验。新教育提出的生活方式是"晨诵、午读、暮省",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教环答销距罪输刘较棉沿师们一双双渴望的眼睛被牢牢地吸引着,信息不断叩响教师脑中尘封多年的铁门。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是学校领导的职责所在,不发展就是失职。"校长段知斌常这样说。在放寒假前的学校工作会上,段校长重点强调,学校的发展与每个教职工都密不可分,探到保何知层学校发展人人有责,教师业务发展必须以学校发展为导航,齐心协力共谋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刘红霞书记具体安排了假期学习任务,推荐教师阅读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等书籍,并要求教师写三千字左右的思想感悟或者手记摘抄。她强调说:"提升自我是获得职业幸福感的源泉。当我们厌倦了平淡的教学工作,当我们追求教育理想的激情难带频父标律航绝脱感渐行渐远,请放下焦灼的心情,漫步书香的世界,巴温督易笑静静聆听心灵的呼唤,用读书的厚度提升人生的高度。"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朱永新教授主张教师要不断学习。教师的"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是源源不断的。寒假期度集钢蛋面敌宗手粉联间,时间虽短,教师们的学习效果却是很明显的。他们积极阅读书籍,查找网络视频,进一步接近"新教育",认识"新教育"。一篇篇散发锐意革新的文稿,一本本载满深刻思考的笔记,透露出无尽的"活水"气息,教师们在思考中得到升华,"新教育"的种子在教师们心中已经种下。
踏上"新教育实验田"--取经只为"武装"自己
校领导一直很希望有机会到新教育的实验学校去参观学习一下,响伟强号早怎展沿模平时也各方打听联络,关注相关动态。2月获客杨着养14日,他们接到了来自江苏新教育研究院办公室陈主任的电话:"2月16日在湖北随县有个新教育实验的观摩活动,新教育研究院卢志文院长会去,你们如果有兴趣去看看,我帮你们联系。"很快他们接到了随县教育局彭静副局长的电话,并非常热情地邀请他们前张往参加这次活动,一句"天下教育一家亲",让他们十分感动。
虽然是春寒料峭的正月,在专家卢志文院长的感召下,学校决定驱车前往随县。2月15日吃过午饭,校长段知斌亲自驾车,同行的还有书记刘红霞、教务主任周萍等四人,他们冒着严寒,欣然来到随县考察新教育实验开展情况并进行观摩学习。
他们以研究"新教育实验田"的渴望,带着"望、闻、问、切"的凿具,学习着,倾听着……
占通过看现场、听课、听报告、与实验教师交谈……他们了解到,随县开展新教育实验以来,欢叫选取了营造"书香校园"、"毛虫与蝴蝶"儿童课程和构建理想课堂为重点实验项目,深入开展新教育实验。在营造书香校园方面,秉承"让学校所有的墙壁说话"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通过盾茶充初红兰景宜念耐别建设特色鲜明的走廊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在实施儿童课程方面,低年级通过绘本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中、高年级通过阅读课使学生学会读书,掌握读书的方法,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此外,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扎实开展师生共写随笔活动,使书写教育随笔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习惯,通过教学教研协作区和网络平台,让教师关注实验判宜低娘己缺停动态,营造比"读书"、比"博客"的氛围,建立一整套奖励机制,使全员参与学习、交流、讨论,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活动间隙,刘书记简单地向卢志文院长介绍了东风五一小学的情况和对新教育的认识和憧憬。卢院长鼓励说:"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通过认真仔细地观摩学习,他们对新教育实验有了更深地了解,对探索新教育、践行新教育有了更加充足的信心,更加明确了前行的方向。
而今迈步从头越--欲书新篇章
路在脚下,却依然任重道远。51小学将以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理念为指导,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新教育实验为校本研究,重点以"创建书香校园"为途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使整个校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一)营造书香校园
1、征订书籍
学校为各位教职工征订一些合适的书籍和相关的教育教学杂志,为读书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准备,同时也增加图书室的藏书量,保证全校师生都有书读。
2、营造读书氛围
⑴校园挂条幅,在校园内的走廊、宣传橱窗等处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名人名言、古诗词等,营造出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明白读书的益处。
⑵各班在3月底前以"建设书香校园"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3、教师读书
(1)学校鼓励教师自己购书,多读教育教学名著和专业用书;学校向教师推荐必读书;每位教师积极到教师阅览室浏览书报。
(2)组建教师共同体,开展教师读书沙龙活动。
(3)结合阅读、随笔评选"书香教师"。
(4)开展与学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活动,坚持利用早读这一晨诵时间和学生共背经典诗文。将阅读课作为与学生共读的一个时间,师生交流阅读。
4、学生读书
(1)让所有的教室都成为阅览室,教室里设置"读书角",采取学生自筹与学校配备相结合的形式筹集图书,并将图书角取上生动的名字,各班专门配备两名学生作为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登记、归还等工作,鼓励班级之间、年级之间的"图书漂流"活动。
(2)以班级图书角为阵地,通过丰富的活动带动学生读书。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竞赛,如古诗词诵读、演讲比赛、手抄报评比等,让学生的书香气息有一个展示的舞台,增强学生读书兴趣与乐趣。
(3)学生个人做好读书手抄报、读书笔记、读书资料剪集等,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等记录下来,建立读书成长档案袋。
(4)周末和假期鼓励学生在家看学校推荐的书,写读书体会,大力推进"亲子共读"。
学期末要组织开展"读书小标兵"、"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的评选活动等。
(二)师生共写随笔
1、学生写日记
⑴参加对象:一至六年级学生。
⑵每周至少写一篇日记。语文教师加强学生日记写作指导,做好学生日记的推荐工作,支持学生上网发表日记。做有心人,将学生中产生的优秀日记保存好,并将精华日记推荐到学校网站上
⑶学校每学年出刊一本学生的优秀日记集。
2、教师写随笔
教师记录反思自己的日常教育和学习生活,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可以结合本职工作撰写班主任工作日记、课堂教学反思、教育反思、读书笔记等,每周至少一篇。提倡教师随笔,建立个人教育博客,鼓励教师与大师对话,与同行交流。
(三)培养卓越口才
每节课前3-5分钟由学生主持,每天轮流通过说新闻、讲故事,演讲,辩论等形式,使每位学生愿说,敢说,大胆的说,会说,能说会道,从而形成终生受益的自信心,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其它形式有:演讲、课本剧、故事等比赛,小小主持人、小记者团等活动,也可结合节日等举行活动,每班每月至少举行一次,内容、时间报校备档审阅。
(四) 聆听窗外声音
通过开展学校报告会,参加社区活动等形式,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促进学生形成多元的价值观。
主要形式为:
学生:每两周至少观看一次录像,内容为爱国教育、感恩教育等,观看时间和内容报学校备档。调查访问或参观学习每学期至少两次,相关内容、时间报学校备档。
教师:观看名家教学视频每周至少一节,外出学习交流要写出学习交流内容、感受。
(五) 建设数码社区
以"教育在线"为平台,以校园网为基础,整合各种网络教育资源,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培养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新型教师队伍和学生群体。主要内容:(1)整合学校网络资源,提高信息化水平;(2)建立学校主题网站;(3)组织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探究性学习;(4)学生制作个人网页。
(六)构筑理想课堂
通过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实现高效的课堂并追求个性的课堂。理想的课堂应该是提供给学生生成独立个性和独到见地的场所。培养学生去发现有意义的问题,而不是寻求精确统一的标准答案。理想课堂的生成不仅依赖于教师的纯熟驾御课堂的能力,更来源于教师理念的前瞻性,来源于他内心的主动性。学生的希望、创造、意识、怀疑、好奇、敬畏等一些优良品质也就能在这里发展。
根据新教育理念,51小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三阶段五环节"。
三阶段:自主学习 共同探究 拓展练习
五环节:目标导航 自主预习 合作交流 归纳整理 巩固拓展
在新的一年里,"书香"是学校培养学生做一个大写的人的核心基础;"行动"是师生面向并走向现代文化的保证;"思考"是学校走向内涵与特色的清醒剂。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51小学,不断地以积极的思考与实践,传递着历史,把握着今天,引领着未来。
他们,正一步一步,一步一步,行走着,在通往理想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