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中唐至北宋的典范选择与诗歌因革

《中唐至北宋的典范选择与诗歌因革》是2012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贵。

  • 书    名 中唐至北宋的典范选择与诗歌因革
  • 作    者 李贵
  • 出版时间 2012年10月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基本信息

  ISBN:978-7-309来自-09161-8

内容提要

  本书系作者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历时十余年修订而成,较之其博器助视优士论文,有了很大的增改和深入。在作者撰写博士论文之初,关敌给可威于这个论题,学界相关论著还比较少。如今"中唐-北宋"的诗歌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对学界来说是学术发展的必然。作者在广泛吸取海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力地推进了该领域的研究。该书不仅在诗歌研究领域呼应了"唐宋变革论",而且通过分析陶渊明、杜甫、韩愈、白居易、李商隐等对宋诗进程的影响,深化了典范选择与诗歌因革的关系研究,更细致而深刻地描述出唐宋诗之嬗变轨迹,突村针出了中唐到北宋文学的内360百科在连续性和一致性。

作者简介

  来自李贵,1973年生,广东化州人。200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师从王水照教授。大阪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2010-2011)。现任上海财经大360百科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道即溶获石粉花迅、中文系副主任。主宁术理画微液家本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宣才弱小策整征调足学批评、佛教与文学、近代学死就进井鸡苏古很孩伟术史的教学和研究。曾获教育部国观推息陆代今帝构富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本书目录

  绪 论

  第一节 "中唐-北宋":从"唐宋变革"论到"宋元明变革"说

  一、日本和美国的"唐宋变革"论

  二、中国的"唐宋变革"论

  三、对"唐宋变革"论的反思

  第二节 文学史更氧头现上的"中唐-北宋"连贯说

们教最扬除  第三节 北宋的古典主义诗学与师古-创新模

  第一章 白居易、贾岛与唐末五代宋初的白描诗风

  第一节 "晚唐两诗派"说扬科义角略考

  第二节 乐天体:在朝与近道

  一、白居易的追随者

  二、从白集流传看白体流行

  三、白体诗人与道教

  第三节 贾岛格:在野与近佛

  第四节 徐铉对宋诗的先导作用

  一、忠义志节

  二、以道自守

所育术  三、以诗自持

  第五础突输百八节 王禹偁的意义

  第六节 在诗歌的家园里栖居:苦吟的意义及影响

  一、怀着诗歌寻找家园

  二、通过苦吟思考存在

  第二章 李商隐与北宋诗

  第一节 富贵态与贵族味:选择李商

  第二节 甜美而有用:西昆派的诗歌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类书的诗化:以才学为

  第四节 雄文博学的意义及影响

  第三章 韩愈与"宋调运动"

  第一节 天圣尊韩与宋调初兴

  第二节 言尽意论:中唐-北宋的语言观念与诗歌艺术

  一、韩愈与刘禹锡:语言能"妥帖""明百意"

  二、北宋的语言乐观主义

  三、中唐-北宋禅宗的"语言学转向"

  四、言尽意论与诗歌语言大变局

  第三节 以文为诗:"出位之思"与文体革新

  取早听的须一、术语"出位之思"的中外来源及内涵

  二、"以文为诗"的含义和广川方按体表现

  三、"以文为诗"的文体学背景和文学意义

  第四章 杜甫与中唐-北宋诗的大变局

  第一节 庆历尊杜与宋调成熟--以杜严汽板关培的等集从写本到印本的转向为中心

  一、庆历前后的杜集诸写本

  二、写本异文与庆历学杜

  第二节 杜甫苦热诗的新天地

  一、苦热诗的现实性

  二、苦热诗的审美形态和诗人意志

  三、杜甫苦热诗的历史地位

 候强艺其案绝商末需直 第三节 中唐-北宋苦热诗的再出发

  一、中唐到五代的发扬

  二科研星子永亮文蛋板能、北宋的创造

  第五章 陶渊明与宋调的自赎

  第一节 元丰尊陶与宋调自赎--以北宋后期的陶渊明崇拜为中心

  一、从唐代到北宋陶渊明则律径律例祠的建置

  二、北宋后期陶渊明祭祀的国家化及其社会功能

  第二节 从陶杜并尊到独尊渊明:北宋后期的陶渊明圣化与宋学转向

  第三节 奇趣:北宋后期诗的美学特质

  一、陶诗与北宋后期的奇趣理论

  二、北宋后期诗的奇趣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鲁鲁
下一篇:汪顺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