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长城民间传说

《长城民间传说》是2009年5月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鹤珊。

本书讲述了四百多年前张鹤珊的张家祖先如何亲手修建了长城的故事。

  • 书名 长城民间传说
  • 作者 张鹤珊
  • 出版社 五洲传播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年5月1日
  • 定价 49 元

内容简介

  张鹤来自珊三十年如一日,志愿守护长城;他讲的长城传说故事生动有趣,闪耀着长城遗产的文化精神光芒。

360百科品目录

  前言

  地图

  城子威洲判峪关、城、堡、库简介

  一、白台子的来历

  二、雷殛砬的传说

  三、媳妇楼的传说

  四、"关门脸"的传说

  五、友谊松与城子峪

  六、九龙探江十八庙

  七、碾子沟传奇

  八、血染舍身崖

  九、将军石

  十、大毛山与鹰嘴崖

介圆呢鲁  十一、义乌兵巧做椁椤叶

  十二、找哥鸟

  十三、长城杏林

  十四、狮子、老虎、北斗星

  十五、逛楼

  十六、益母草与王学兰

  画曲依知督十七、"李歪头"的故事

  十八、大石人、小石人

  十这置企意首非落酒谁完九、狐仙与军火库

  二十、"天下第一菜窝窝"

  二十一、"摇钱树"和乾隆饽饽

  二十二、铁庙沟与大圣井

  二十三、高跷秧歌与大刀队

  二十四、张家楼与腊八粥

  二十五、年饽饽

  作者的话

作者简介

  张鹤珊是河北省城子峪村的一个普通农民,他是长城修筑者后裔,也是秦皇岛市文物局志愿长城保护员--从1979年开始,他负责来自巡视从董家口至平顶峪的长城,这段10公里长的长城上有敌楼多达3360百科1座。农民志愿者守护长城,是国任维许那维才叫模煤度班际长城之友协会支持的项目之一。2003年,张鹤珊加入中国长城学会;2007年,中国国家文物局授飞就推硫省予他"优秀文物保护员"称号。 张鹤珊生于1955年,与妻子王月霞育有一儿一女,息里儿子也是文物保护员。

相关传说

  孟姜女哭长城

  古时候,孟老汉和姜老汉互为邻居,仅一墙之隔。一年春天,孟老汉在自输落不齐演厂零死安万己院中种了一颗葫芦籽,经过浇水、施肥精心培些仍明呼好商圆吗经松育,葫芦秧长得肥壮、高大,从墙头爬过去,到姜老汉的院里结了个很大的葫芦,有几十斤重。等葫芦熟后,姜老汉拿刀把它切开,突然见里边躺着个又白又胖、非常可爱的女娃娃,姜老汉喜出望外,奔走相告,村里人听说后,纷纷前来观看这新鲜事,可是孟、姜两老汉却因此产生了矛盾,吵得不可开交。孟老汉非常坚定地说:"这葫芦是我亲自种下的,胖女孩该归我。"姜老汉却固执地说:"这葫芦结在我的院子里,这女娃该是我的。"吵了三天三夜,难解难分,毫无结果,后经村里人调代蛋十首解为:女娃娃属于两家共同的,轮流居住,共同扶养,并取了个"孟姜女"的名字。

  冰道运石

  当初,修建嘉峪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将赶居0.3米的石条,增效声布错块工匠们在黑山将石画搞显还振持盾散条凿好后,却人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有领段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是小,这脑袋可就难保了。大家正在长吁短叹,这时,忽然山顶一声闷雷,从白云中飘下一幅锦绸,众工匠赶紧接住,只见上面若隐若现有几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来后,众人从山上往关城修一条路,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结果非常顺利的把石条运到了嘉峪关城下,不但没有延误工期,反而节省了不少工期。众工匠为了感谢上苍的护佑,在关城附近修建庙宇,供奉神位,并成为工匠出师后必须参拜的地方。

  定城砖

  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精通九九顶训算法,所有建筑,只要当兴站线状交装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十分准确和节省。监督修关的监事管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易开占经过详细计算后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监事管依言发砖,并说:"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监事管发觉后大喜,正想借此克扣易开占和众工匠的工钱,哪知易开占不慌不忙的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监河继止激什都通将事管一听,不敢再追究。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此砖仍保留在嘉峪关城楼之上。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