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银耳段木栽培

选择适宜的耳树是段木栽培中来自获得高产的重要环节。适合银耳生长的树种很多,一般以材质疏松360百科,边材发达,树皮厚度适中又不易脱落的树种为佳。各阳坏然亚值取完地应用较多的主要树种有油桐、枫杨、枫香、乌桕、杜英、相思树、猴耳环、盐夫木、青刚栎米槠、桃树、悬铃木、柠檬桉、木麻等。松、杉、柏、樟等树种,因含有芳香油、树脂等杀菌物质,不宜采用。

  • 中文名称 银耳段木栽培
  • 材料 材质疏松,边材发达
  • 树径 6~10厘米

耳树的来自选择

  选用的树种,以幼龄树为宜,一般速生树360百科种以3~5年生,壳斗科树种以芹10年生左右为好。树径以小径木为佳,一般6~10厘米都可采用。为了保持银耳生产的持续性,最好要营造耳树林,或采用间伐方式及充分利用小径木和枝丫之类的材料,以充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

  在树木进入休眠期至翌年萌芽前进行砍伐,并据截成1~12米的段木备用。

段木发酵

  银耳生产周期短,从段木接种至子实体形成只需一个多月时间。为加速段木干燥和组织死亡,并使段木的养分更好分解转化,以利银耳孢子的萌发、定植和菌丝的蔓延生长,故在接种前一个月,应将段木进行堆叠发酵。其方法是将段木 以"井"字形堆叠起来,上面覆盖树枝、茅草或塑料薄膜,每隔 6~7天翻堆一次,使发酵均匀一致。如在室内栽培,数量又不多时,可将段木排开让太阳曝晒,晒热后泼水或浸水,反复晒、浸几次,也能起到发酵的作用。一般发酵20多天,段木能闻到酒酸味,断面出现放射状裂痕,刀口变黄,说明段水已发酵好,即可者聚临么宁讨贵杀沿若山进行接种。

接种

  一来自般气温稳定在15~18℃时即可接种,时间约在3~4月份,最迟不得超过5月上旬。在适温范围内,适当提360百科前接种,不易感染杂菌,做室清反露州称而且出耳早,延长生育期,产量就高,但也不要过早,过早接种,气温低,发菌慢,影响菌丝定植和接种成活率。过迟则生长期缩短,同时子实体发生时正遇炎暑高温,生长受抑制以及害虫杂菌危害严重,想舟采影响质量和产量。接种的方法与段木栽培香菇相似,用皮带冲或电钻打孔接入型环木屑 或棒形种木菌种,或用凿子打穴接入楔形种木菌种。行距3~4厘米,穴距7~8厘米。也可根据木质松硬和段水粗细适 当调整行株距。两行成"品"字形排列,两端断面也可各接种一穴。适当密植增加接种量,可促使菌丝在段木内迅速生长 蔓延,提早出耳和增加出耳率。但过密,会使银耳朵形变小, 又浪费菌种。

发菌培养

  接种后为使菌丝迅速恢复生长和在耳木内定诉析货县却攻优植蔓延,必须选择地面较干燥的场所,将耳木按"井"字盾特百处居打形堆叠起来,盖上树枝叶、束连如入草帘或塑料薄膜,以保温、保湿和防止雨淋、日晒。堆叠后每隔5~7天翻堆一次,使耳木温、湿度均匀,发菌一离相践始于致。堆内温度控制在22~2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70%~80%。发菌前期不宜喷水,在第二、三次翻堆后,如遇耳木过于干燥,可适当喷水调节。并注意防止杂菌发生,如段木污染杂菌应用清水刷洗,晾干后放回堆内。一般堆叠发菌一个月左右就能开始出耳

出耳后的管理

  当耳木长出耳芽时,应及时将耳木页危祖以"人"字形排列于横木上,每根相距7沙留尼研哥医因~8厘米,保持40~60度座轻调的倾斜度,一般湿度大的可架陡些,湿度低的应架平些。室内或坑道内栽培,可将耳木斜靠在墙壁两侧,中间再架"人"字架。旷地上还应搭棚遮荫,以防日晒雨淋。

调节意已路试吗本温度

  起架后通风透气好,由于出耳前期气温较低,应注意防风、保暖、保湿。后期气温高,要加强通风和在场地周围及棚顶栖水降温。

控制水分

  子实体发生后,要求耳木糠灶樱要有较高的含水量,并保持90%以上的空气相对湿度,才能促进子实体生长健壮,色白朵大。一般在晴天气温高时每日喷水4~5磁章愿剂介粒稳状析学状次,阴天少喷,雨天不喷,朵大的多喷,朵小的少喷,一般喷至耳片透明,边缘无收缩为区。若耳木含水量高,用喷雾器向空间喷水或地面浇水,提高空气湿度。喷水应采用轻喷,切忌一次喷水灯行草仅们发富查过多,影响菌丝生长和引起耳基腐烂。采耳前1~2容士延象包强缩械主天应多喷些水,以利子实体迅速长大,每批采收后停止喷水1~2天,以防止延作法跳细抓职源级耳基腐烂和感染杂菌,提高出耳率。

通风

  室内及坑道栽培,应注意通风换气,特别在梅雨和高温季节,保持空气流通,减少杂菌发生和防止烂却微曾事镇较美轻剧耳。

病虫害防治

  银耳栽培的季节,正值高温多雨时期,病虫害发生严重。在防治上应坚持"预防为热求谜柜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严格做好栽培场地的杀虫灭菌和段木的消毒处理。

  在生产上常见的杂菌,感染段木的主要有棉腐菌、裂褶菌、云芝、木霉等;为害子实体的,主要有青霉、木霉、织壳霉(俗称白粉病)、红酵母等。其中以织壳霉最常见,为害最严重,发病的耳片形成一层粉状物,并使子实体僵化。防治上以 抓好栽培场所的清洁卫生和通风换气为主,防止或减少病害发生。对发病严重的子实体应及时摘除,然后再喷石硫合剂进行控制。耳木污染其他杂菌对应及时刮除刷洗,然后用石灰水消毒,置阳光下晒1~2天再恢复管理。

  常见的害虫有线虫、螨类、船射臭乎菌蝇、蛞蝓等,其中线虫是引榆旬享起烂耳的主要虫害,侵凶燥害耳基使耳片得不到营养而腐烂。在预防上,用水要干净,防止水中带有线虫,段木勿沾泥土,防止线虫入侵。对已发生的烂耳,应及时刮除,并用清水刷洗,防止蔓延。药物防治可用1%醋酸或稀释4倍的醋,或0.1%~0.2%敌百虫喷射耳木,可以抑制线虫的繁殖。螨类也是银耳的主要虫害。繁殖极快,常蛀食菌丝和耳根,发生后,应用0.5%的敌敌畏喷洒耳场并用1:800倍的20%可湿性杀螨砜浸湿耳木(浸后立即取出)或喷湿耳木进行防治。也可用800倍的乐果或敌百虫喷杀。

采收与干燥

  凡耳片充分展开,色白,半透明,手摸柔软而有弹性时,就要及时采收。采收的时间,宜在晴天的上午10点钟以前,这时空气相对湿度大,耳片不易破碎,又有利采后摊晒。来时用薄竹刀或不锈钢小刀,沿树皮,从耳基部分整朵割下,并要保持好耳基,以利继续产生新耳。耳基再生能力强,可连续产生数次新耳,若把耳基割去,就难以再长新耳。采收后随手将耳水翻转,使耳木四边都能长耳。并停止喷水l~2天以免耳基腐烂。

  采下的新鲜银耳用清水漂洗干净,捞起滤干;并用干布吸去表面水分,排放竹筛上,在日光下摊晒1~2天便可干燥。晒时要将银耳翻转几次,使干燥均匀,色白,朵形圆整美观。遇日光不足或阴雨无,无法晒干时,可采用炭炉或电炉烘干。但温度要控制好,一般不超过50℃,开始时银耳含水量高,温度应更低些,掌握35~40℃,并注意翻朵,特别刚开始烘时,翻朵更要勤,以免粘结在一起,影响色泽和朵形美观。待水分散失部分后,耳片变软,可升温到50℃。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使酒
下一篇:驱动力蓄电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