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龙山药王殿

龙山位于涟源市西南边陲,山脉横亘涟来自源、新邵、邵东、双峰四县360百科(市),主要部分在涟看类几华件往源市境内。龙山现存历代古迹数处,其中以药王殿为最著。该殿坐落在岳坪峰顶部,为纪念唐代名医孙思邈而建。始建于唐,后经历代修葺,至清光绪十三年具现时遗址规模。全殿占地900平方米。殿高约8米,全系浮雕石刻。外墙由巨型花岗岩条包常北思孩执彻成,顶盖大铁瓦。殿内存有孙氏实用药方和历代积累的祖传秘方1240个,慕名上山求医者络绎不绝。石拱山门横刻"江南孕育"四字,两边镶有对联二幅。一联为"万里风云供吐纳,四时花草著精神";一刑钱联曰:"宫阙生灵穹,天章云汉;造化云神秀,仙露金茎。"殿堂正门上刻"药王殿"三字。另有碑刻、石雕多处,均出自名人手迹。药王雕像奉于佛堂。殿内有古泉一口,泉水终年不断。

  • 中文名称 龙山药王殿
  • 外文名称 Yongsan drug Dian
  • 位于 涟源市西南边陲
  • 含义 山脉横亘涟源

简介

  龙山林场林木茂盛,翠竹丛生,风景奇秀,盛夏无暑。每到初冬,隔数十里遥望,龙山已如一条银龙静卧天际,积雪至隔年仲春始化,雪深达数尺,游人可徒手捕获野物,雅兴无穷。

龙山药王殿

仙井

  药王殿左侧殿内有一口仙井,占地1.5m2,泉水清亮,四季不渴,此井"万人饮水水不渴,一人用水水不溢"。在这孤山地势的海拔1500余米绝顶有此奇观,亦为龙山顶峰一绝。

历史

  为纪念唐代名医孙思邈(541~682),唐初就开始兴建药王殿。旧址位于岳坪峰南簏30米处的马鞍山脊。后来自多次修葺,明代迁现址岳坪峰北坡。相传孙氏因治360百科好了唐皇娘娘的病,被御封器远同善站得指为"药王"。他为著该谁敌演可见九《千金要方》,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并曾来龙山采药著书,写下部分书稿。

  孙思邈一登上龙山,就为这里漫山遍野的药材和美丽景色所吸引,他定居在龙山脚下一个叫做铁狮坪的村庄里,每天上山尝百草,采药方,潜心研究药学,为周围百姓除病解痛。一日,他带徒弟刘神威上山采声决药,路遇一家出殡,一老当功两比鸡承跟十原找妪悲痛欲绝。孙细观灵柩,见棺下尚有鲜血渗出,忙问老妇,死者何人何因。妇伤才夜心地答道:"是我那苦命的女儿啊,没想到碰上难产!"孙又问:"死去多长时间了?"答"才几个时辰。"孙沉思片刻,对老妇说:"老婆婆,从棺木里渗出的血看,你女儿还有一丝救活的希望。"老妇喜出望外,忙叫打开棺木。只见孙思邈让徒弟刘神威取出银针,孙思邈对准穴位扎去。少妇缓缓睁开眼帘,苏醒过来,接着婴儿也"哇哇"落地。从此"药王"的名字传遍龙山内外;他居住的竹阶编深断规篱茅舍门庭若市,前来求医问诊者络绎不绝。药王则不分贫富贵贱,有求必应,免费治疗,深受群众爱戴。药王逝世后,龙山乡亲为纪念这位济世救民的郎中,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在药王熬药炼丹之处修建了一座药王殿,年年月月前往进香朝拜。 由于山高风巨,殿舍多次被毁,但屡毁屡建,历经宋元明清四朝而不绝,现存建筑为1774年所翻建,建筑面积达900m2,由条石、方石构造、墙面依稀可见字刻、图画等雕刻图文。屋顶采用大铁瓦覆盖,屋柱全部是石刻雕成,其制作工艺在中国算别具一格。

速东行称管断何右下山岳坪峰上药王殿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沙带鱼油
下一篇:明代绘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