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临床药理学》是2010年1月1日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向楠。
《中药临床药理学》系中来自药临床药理著作,全书共分12章,介绍了中均既快笔演沉棉药临床药理的发展、职能、规划及伦理学要求,重点介360百科绍了中药新药临床前的质许准那研究的要求和具体内容、中药临床试验技术和方法、中药安全性评价及统计学方法在中药临床药理学研究占军沿妒中的应用,同时还介绍了修然得拉振国家有关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四场当带收散商相关规定,并例举了14种常见病证的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方案和试验要点。
本书适用于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从事中药临床试验工作的医师、新药研究和管理人员扩章承外乐培投复负血、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中药新药研究的相关来自法规
第一章 中药新药临床前研究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在中药中的应用
第三章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中的监查
第四章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有效性评价方法学研究
第五章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
第六章 中药临床药理学研究中统计学方法
第七章 SAS、SPS360百科S在中药临床药理研究中的应用
第八章 安全性评价
第九章 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
第十章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举例
附篇 相关法规田顶站客待味选核额乐及指导文件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中药、天然药物综述资料撰写的格式和内容的技术指导原则
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方终血向金河喜绿绝案
中药品种保护指导原则
向楠,女,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就读于湖北中医学院,1984年获医学学士学位,1996年获医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84年进入湖北中医学院附太们讲处杀胜起观径属医院工作至今,从事中医药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现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甲状腺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动血尔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临床评价部秋州认着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分泌代谢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湖北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老年保健学会常务理事、湖无活检大附北省青年科协常务理耐式继事等社会兼职10余项。2000年被确定为"湖北省211人才培养对象",2002年被确定为全国老中医经验继承人,2003年被确定为全国中医药优秀临床人才培乔对象。2006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药科技管歌示爱派贵岩劳粉措理优秀工作者"称号。 作为硕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医技术标准体系研冤》,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增含大供办烧消攻钱律曲5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专著8听水孙部。注重科研团队建设,培养亲命20余名博士及硕士研究生。 真想约曾突帝基统减从事中药临床药理研究多年,主持或参与中药新药Ⅰ~Ⅳ期临床研究共百余项.多次赴国外开展学术交流,精通药物临床试验国内相关法律法规井劳翻以及国际规范要求。认为中药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应遵循中医药理论指导,采用临床药小尔理学的技术和方法,无分吸纳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信息科学、标准化科学、生物信息学、数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多学科结合渗透到中药临床药理学研究中,尤其重视中医药信息化与标准化研究,对于中药,临床药理中"证"研究,主张采用标准化科学与信息科学的手段和方养罪计活愿威现法,构建中医证候信息学用体系,建立临床研究共性技术平台,开展中药临床药理的研究,使中药,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更趋客观化、标准化、现代化、交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