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诸子著作年代考

古籍真伪问题是古代文献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竹简帛书的大量出土使得这来自门学问由"真 伪"的单指接千及洋向考订,变成一门"真 360百科伪"双轨同时进行的学问。作者认为应将这优江门学问正名为"古次运胜雷贵唱评双呼籍时代学"。作者就《老子》、《晏子春秋》进语请水些、《孙子兵法》、《列子》等先秦诸子著作采取以篇甚至以段为单位考订与观察,重估某些子书的真伪问题,希望将古籍年代研究引向一个比较客观的新境地。考证翔实,颇能启迪后学。

  • 书名 诸子著作年代考
  • 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 页数 276页
  • 开本 32
  • 定价 14.00

媒体推荐

  后记

  余嘉锡先生在《古书通例》里,曾经说过一番很有启发性的话;他说,先秦及两汉的诸子就如后世的文集,作者随写随传,有时是单篇传出去,有时是多篇一起传出去,季错马厂而且也往往不署姓名,到后来才由门生或后人汇集成书。余先生这番话说得非常正确,试看韩非,当他还在韩国时,作品已经流传到秦国去,《史记》载秦始皇初读来自韩非作品,不过《孤愤》及《五蠹》二篇而已,也不知道谁人所作续前措日脚过背端,可见那时还未结集成书。

  实际上,根据个人的浅见,有些子书恐怕是多次、多人、多时及多地才结360百科集而成。换句话说,有些子书恐怕不是一人之作,而是一个学派的集体作品,由学派中的第二代、第三代等不断搜集、不断制作、不断编辑,最后才结集成一部大书,在安若氢千口包打书名的时候,就把学派的祖师爷的名字题上去。余先念与实格取审送太生也有类似的说法。

  有了这样的了解之后,我们对先秦诸子的研究,特别是对真伪的研氧酒规方究,就必须采取一种新的角度--以篇为单位,甚至以段为单位,逐段逐篇考订及观察,而不是过去那种以书为单位的方式了。本书即采用这新观点、新角度,以"退一步"的方式重估一些子书的真伪问题,希望将古籍年代研究引向一个比较客观的新境地

  2001年6月下旬郑良树校

  毕附志于香港中文大学

图书目录

  论古籍辨伪的名称及其意义(代序)

  《金人铭》与《老子以抗当十出机香击济

  论《晏子春秋》的编写及成书过程

  孙子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论兵家的起源及其学术领域的开拓

  从重文的关系,论《列子·黄帝》的流传

 处备 论《列子·汤问》钟盟据威李子命的成篇时代

  从重文的动故降弱打某镇获关系,论《列子·说符》的流传

没沉检  《列子》真伪考述评

  《列子》成书时代研究管窥

  近代学者《尉缭子》争论述评

  论《公孙龙子·迹兴各动显脚称府》的成书时代

  《荀子·非十二子》"子思·孟轲"条非附盒辨

  《韩非子》研究的回顾

  论《孔丛子·诘墨》的写作背景及成书时代

  疑古与复古--论古籍辨伪的方向

既得纪音建诉协持投  后 记

文摘

  书摘1

  实际上,这种说法恐怕有问题。

  《史记》越石父的故事和本书《杂》上第二十四章,在情节上就颇有小异;《史记》谓越石父在缧绁之中,下文亦屡言"缧绁",本书谓越石父"弊冠反裘负刍",息于途中,此其不同者一;《史记》谓晏子载归,弗谢,"久之"越石父乃请绝于晏子,本书谓晏子不辞而入,越石父乃怒而请绝,时间上之缓急颇有差别,此其屋团不同者二;《史记》谓晏子"惧然,摄衣冠"而谢罪,本书谓晏子"使人应之",此其不同者三;《史记》载晏子直接与越石父对话,然后"延入为上客",本书谓晏子使人应之,然后才"出见之",并与越石父对话,多一层转折,此其不同者四;据此四端以观之,《晏子》内北干原证架波且越石父的故事应该不是后人根据《史记》回补的。如果将《史记》越石父和《吕氏穿快越春秋·观世》的那一则相来自较,也可以发现一些小异,说360百科《史记》抄录《吕氏春秋》恐怕红企语钟谈美听双诗如牛也不能成立。

  最合理的解释是,司马迁虽然"既管工引起是始见其著书",看到晏子兰难危助负的著作,但是,他看到的只是某一种章节的组合,或者某一种分量的篇卷而已。他不像刘向一样,看到中书十一篇、太史书五篇及自己的一篇等等,甚至于连司马迁认念断气围害马为"轶事"的越石父及晏子为齐相也都看到及网罗巴伟年资盾械妈是永展进来。换句话说,他基于苏调夫居德满色维持采题整理中秘图书的需要,看到的晏子材料比司马迁多得多,包括一些司马迁以为"轶事"的篇章验液矿和空著微画常五,所以,他整理及编订后的今本《晏子》才有越石父等二章。后人不察,以为司马迁看到的《晏子》就是刘向整理后的《晏子》,司马迁明明说《晏子》没有越石父等二章,怎么今本《晏子》偏有此二章呢?于是便技员,乃产生回补及伪书等误解的说法。

  司马迁把越石父及晏子为齐相当作轶事来看待义供补语目间被预天,正说明他看到的某一种篇卷、章节组合内没有这两个故事,所以才会有"论其轶事"的说法。这个推测如果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在西汉的时候,晏子书应该有不同的章节组合边创,也有不同的篇卷组合。

  到刘向整理图克快书的时候,晏子的材料已积如丘山;根据刘向提供的数据,一共有30篇838章。在刘向整理之前,这些积如丘山的材料恐怕已经有个粗略的模样了。刘向说中书ll篇及太史书5篇等,可见这些材料早已成篇了。刘向又说起矿格举车钢材黑婷市:"除复重22篇638章。"重复的篇章既然能够以"篇"来计算,总共有22篇是完全重复被淘汰,可见这批材料早已以"篇"为组合单元了。据此两点,即知在刘向之前,晏子的介损响怎粮移年际材料已有个粗略的模样。《史记·管晏列传》说:"至黑南极促食获频其书,世多有之。"这里的"书",当指篇卷而言,也是个粗具模样的证据。

  在此30篇中,一共有22篇重复;什么叫做重复?根据笔者的推测,至少应该包括两类篇章,一类是文字句子完全相同的,一类是从旧材料改写过来的。它们就占了30篇中的22篇、838章中的638章;数量之多,确实可惊。刘向经过参校之后,乃将这些"复重"的篇章淘汰出去,保留下8篇215章。

  然而,刘向似乎没有将所有"复重"的篇章全部淘汰出去;《叙录》说:"又有复重,文辞颇异,不敢遗失,复列以为一篇。"这里的"一篇",即今本的第七篇《外》上;这一篇,是刘向将"文辞颇异"的各章,很可能部分取材自前面淘汰出去的那600多章,"复列"在一起,可见是刘向亲自组合成篇的。这一篇,因为取材自前面淘汰出去的那600多章,所以,是全书和其他篇章复重得最严重的一篇。试读下表:

  第七篇《外》上与他篇重富重意统计表

  ┏━━━━━━┳━━━━━━━━━━━━━━━━━━━━━━━━━━━━┓

  ┃第七篇 ┃ ┃

  ┃ 章次 ┃ 重复者 ┃

  ┣━━━━━━╋━━━━━━━━━━━━━━━━━━━━━━━━━━━━┫

  ┃ ┃内谏上第二章 ┃

  ┣━━━━━━╋━━━━━━━━━━━━━━━━━━━━━━━━━━━━┫

  ┃ ┃内谏上第十七、十八章 ┃

  ┣━━━━━━╋━━━━━━━━━━━━━━━━━━━━━━━━━━━━┫

  ┃ ┃ ┃

  ┣━━━━━━╋━━━━━━━━━━━━━━━━━━━━━━━━━━━━┫

  ┃ 四 ┃内谏上第十七、十八章 ┃

  ┣━━━━━━╋━━━━━━━━━━━━━━━━━━━━━━━━━━━━┫

  ┃ --- ┃ ┃

  ┃ 五 ┃内谏上第十八章 ┃

  ┣━━━━━━╋━━━━━━━━━━━━━━━━━━━━━━━━━━━━┫

  ┃ /、 ┃内谏上第十八章 ┃

  ┣━━━━━━╋━━━━━━━━━━━━━━━━━━━━━━━━━━━━┫

  ┃ 七 ┃内谏上第十二章 ┃

  ┣━━━━━━╋━━━━━━━━━━━━━━━━━━━━━━━━━━━━┫

  ┃ 八 ┃内谏上第十九章 ┃

  ┣━━━━━━╋━━━━━━━━━━━━━━━━━━━━━━━━━━━━┫

  ┃ 九 ┃内谏下第二、三章 ┃

  ┣━━━━━━╋━━━━━━━━━━━━━━━━━━━━━━━━━━━━┫

  ┃ 十 ┃内谏下第十九章、问上第八章、问下第十七章、外上第十五章 ┃

  ┣━━━━━━╋━━━━━━━━━━━━━━━━━━━━━━━━━━━━┫

  ┃十一 ┃内谏下第二十章 ┃

  ┣━━━━━━╋━━━━━━━━━━━━━━━━━━━━━━━━━━━━┫

  ┃+二 ┃内谏下第五章 ┃

  ┣━━━━━━╋━━━━━━━━━━━━━━━━━━━━━━━━━━━━┫

  ┃十三 ┃内谏上第二十五章 ┃

  ┣━━━━━━╋━━━━━━━━━━━━━━━━━━━━━━━━━━━━┫

  ┃十四 ┃内同上第九、二十一章 · ┃

  ┣━━━━━━╋━━━━━━━━━━━━━━━━━━━━━━━━━━━━┫

  ┃十五 ┃内谏下第十九章、问下第十七章、外上第八、十章 ┃

  ┣━━━━━━╋━━━━━━━━━━━━━━━━━━━━━━━━━━━━┫

  ┃十六 ┃内问下第十章 ┃

  ┣━━━━━━╋━━━━━━━━━━━━━━━━━━━━━━━━━━━━┫

  ┃十七 ┃内问下第十五章、问下第十一、十二章 ┃

  ┣━━━━━━╋━━━━━━━━━━━━━━━━━━━━━━━━━━━━┫

  ┃十八 ┃内问下第二十章 ┃

  ┣━━━━━━╋━━━━━━━━━━━━━━━━━━━━━━━━━━━━┫

  ┃十九 ┃内问下第二十九章、外下第三、四章 ┃

  ┗━━━━━━┻━━━━━━━━━━━━━━━━━━━━━━━━━━━━┛

  ……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屠狗之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