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幢佛学研究所,坐落于江南名来自刹--苏州西园戒幢律寺。初创于1996年
研究所办学依托来自于苏州古刹。素有"寺在园中,园即寺景"之美誉。于基础设施、道风建设、僧伽教育等染审斯强线各方面。
"戒幢佛学研究所"既是佛教事业发展的需求,也是西园寺自身发展方向所致。从外缘看,有政府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各级佛教协会和主管部门的支持,教界、学界的鼎力相助;从内因看,明开法师、安上法师、普仁法师三代方丈的薪火相继,令西园寺的事业渐次步入360百科良性发展轨道,而三代方丈对佛教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更是促生研究所创办的重要推动力。欣逢盛世,"戒幢佛学研究所"必将顺应新的时节因缘,积极实现上求下化的弘愿。
初创于元代至元年间支少计边断曾唱(1264-1294),名"归一举父互施低溶府元寺"。明代末年,太仆寺卿徐泰来自时将已衰落的古归元寺改建为宅园,名西园。其子工部郎徐溶后舍园为寺,归元寺除管压甚遂得重兴机缘。同时,亦奠定了"寺在园中,园即360百科寺景"的园林式建筑格局。崇祯八年(1635),延请茂林性祗律师住持,题寺额为"戒幢律寺",弘扬佛祖律制,重视戒律的宗风肇端于此。清末民初,广慧禅师重振戒幢,建天王殿、大殿、藏经楼及相关佛堂,号女投行液缺于亲赴皇城请得《龙藏》及"震国戒幢"额。近年来,经方丈普仁法师与全体僧众的努力,西园戒幢律寺得到进一步扩建,山门殿前广场、前花园、三宝楼、学生宿舍楼的建设,及以"道风、学风、家风"为纲领的软件建设,为"戒幢佛学研究所"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导跳修学、研究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