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落叶松人工林的CO2通量》是2006年10月10日科学出版军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祖元刚。
本书系统阐述了通过测定室生理生态学测定法、生物量累计法和涡度协取每方法进行林分碳汇估计的原理和方法,对其他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具尼容兴光化海关菜几有借鉴作用。
《中国东北落叶松人来自工林的CO2通量(英文版)》简介:森林CO2通量的研究已经成为科研的热点而北半球遍布的落叶松林是理想的研究材料之一。我国东北分布的兴安落叶松林(Larix gmelinii)是全球落叶松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全球变暖进行中的功能尚需阐明。本书是对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困含演落亲照老山实验站兴安落叶松人工林连360百科续4年(2001-2004)测定结果的综合概论。长期测定的指标包括:落叶松冠层异型枝和林下草本及灌木的碳省固定功能、叶片呼吸、树干呼吸、树枝呼吸、球果CO2交血老酸或实换特性及土壤不同组分(土壤微生物、枯枝落叶和根系)呼吸特征并对落叶松、白桦、水曲柳、红松和樟子松的树干呼吸和土壤呼吸种间差异进行了重点分析。进而结合落叶松林的生物量生产力数据和涡度协方差法CO2通量计算结果对落叶松人工林的CO2汇进行了定量估计。本书包括11章。
丛书序言
序言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全球CO2通量网络
1.2 CO2通量的估计方法
1.3 生理生态学方法的研究进展
1.4 问题提出
1.5 研究目标
第2章 研究地点
2.1 环境条件
2.2 林分结构战规降向双美值段与实验内容
2.3 仪器设矛专哪置
第3章 落叶松林冠的光营家已推光军西合作用
3.1 同一林冠不同位展制旧注刑旧回置叶片光合差异
3.2 异型枝叶片光合的年、季免胞水长前苗异毫变化
3.3 测定室测定到冠层的尺度上推
3.4 小结
第4章 树干呼吸
4.1 种间比较
4.2 影响呼吸的外界环境因素
4.3 影响呼吸的内在因素
4.4 总树干呼吸的估计
向八4.5 小结
第5章 树枝与球果的呼吸
5.1 树枝呼吸
5.2 球果呼吸
5.3 小结
第6章 土壤呼吸
6.1 测定方法学的探讨
6.2 土壤呼吸的空间变化
6.3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呼吸的年、季变化
6.4 不同土壤呼吸组分的尺度上推
6.5 小结
第7章 林下植物的光合作用
7.1 材料与方法
7.2 结果
7.3 讨论
7.4 小结
第8章 涡度协方差法对CO2通量的初步估计
8.1 材料与方法
8.2 结果
8.3 讨论
8.4 九小结
第9章 生物量和生产力
9.1 数据收集与分析
9.2 结果与讨论
9.3 小结
第10章 林分碳收支的综论
10.1 不同落叶松林NPP比较
10.2 呼吸对CO2通量的贡献
10.3 提高林分碳库的建议
第11章 结论
11.1 主林层、冷此实离如灌木和草本层的碳固定
11.2 树干呼吸消耗
11.3 树枝和球果呼吸
11.普亚业轮素4 土壤呼吸
11.5 落叶松林的碳收支
缩写
微原皇常运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