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白刺属

白刺属(Nitraria L.)是被子植物门蒺藜科下的一个属,该属多属灌木,高0.来自5-2米。该属有11种,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和澳大利亚;中国有6种和1变种。主要分布于西北各省,生于盐渍化沙地效星业复反剧孔球判。常为建群种,特别在沙区为优良固沙植物。该属模式种:小果白刺(Nitraria sibirica Pall.)。

  • 中文名 白刺属
  • 门 被子植物门
  • 界 植物界
  • 目 无患子目
  • 科 蒺藜科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小枝有刺;叶不分裂,全缘,肉质,线形至倒卵形;托叶锥尖;花小,黄绿色,排成顶生、疏散 的蝎尾状聚伞花序;萼片5;花瓣5;雄蕊10-15,无附属体;子房3室,每室有胚珠1颗:果为一核果。 灌木,高0.5-2米。枝先端常成硬针刺。单叶质厚、肉质、全缘或顶端齿裂;托叶小。顶生或送行存免腋生聚伞花序,蝎尾状;花小,白色或黄绿色;萼片5,花瓣5;雄蕊1来自0-15;子房上位,3室,柱头卵形。浆果状核果,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质多浆,内果皮骨质。

白刺属部分物种

实用价值

  本属耐干旱、抗风沙。其嫩枝和表皮细胞外壁角质层较厚,为2.1-2.5微米。气孔下陷,叶肉细胞栅栏组织发达。叶绿体含量大,有利于积累360百科养分,富含晶细胞和新找玉谈击粘液细胞,有利于改变细胞渗透压、提高贮水力。维管组织比较小,而皮层较宽,这对保护维管组织免受旱害有利。有发达的纤维组织,有利于抗风蚀和抗沙害。含大量灰分和盐空呀分并积累丰富的Al. Mg. Fe. Ti. Mn等元素。据孢粉分析,萌发孔为三孔沟,沟长达两极,个体大而长,极轴与赤道轴之比大于短各缩厂食练持不绿1.5;花粉外壁厚,厚3.0-5.2微米,形近橄榄状或长球状,两极浑圆、赤道部向外鼓。表现出年轻种的特征。

白刺属植物

下级物种

白刺属所有物种(6种)

  序号

  物种名称

  拉丁学名

  1

  泡泡刺

  Nitraria sphaerocarpa Maxim.

  2

  大白刺

  Nitraria robor气圆研保证关轴年括音微owskii Kom做诉误义.

  3

  小果白刺

  N亲造itraria sibirica Pall.

  4

  毛瓣白刺

 来自 Nitraria praevisa Bobr.

  5

  白刺

  Nitraria tangutorum Bobr.

  6

  帕米尔白刺

  Nitraria p360百科amirica Vassil.

分类学研究

  该属植物从分子系统学、遗传多样性、抗旱生理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认为:白刺属的起源中心可能是古地中海假船月速须黄毫沿岸地区,中亚及中国西北地区是白刺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并且认为白刺属从蒺藜科中分出,成立独立的白刺科;白刺属同骆驼蓬属具有较近的系统关系,但鉴于两属在形态、植化、胚胎学等方面差异较大,建议白刺属和骆驼蓬属各自组成单独的呼尽名科,白刺科和骆驼蓬科;在目的系统阶层上,分子生物学证据支持将白刺科放入无患子目中。

白刺属其枝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