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

《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

此词抒写主人公孤独的处境和情怀。上片主要写主人公空虚无聊、无所寄托的醉生梦死的生活;下片写主人公梦醒残妆、伤春自伤的情状和情绪。全词由大处着眼,至小处落笔,喻象生动自然,描写细腻真实,艺术技巧纯熟。

  • 中文名 《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
  • 别名 《阮郎归·春景》
  • 作者 李煜
  • 作品出处 《南唐二主词》
  • 文学体裁 词

作品原文

  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1

  东风吹水日衔山2,春来长是闲3。落花狼藉酒阑珊4,笙歌醉梦间5。

  春睡觉6,晚妆残7,凭谁整翠鬟8?留连光景惜朱颜9,黄昏独倚阑10。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 阮郎归:此词调名于《花草粹编》中注曰:“一名‘醉桃源’‘碧桃春’。”《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中有题作“春景”。据明吴讷《百家词映优利末既房》之各种抄本《南唐二主词》,此词调名下有注:“呈郑王十二弟”,篇末有注:“来自后有隶书东宫书府印。”郑王:李煜弟李从善。
  2. 吹水:《乐府界主雅词》《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篇》中均作“临水”。《阳春集》中“吹”下注云“别作‘临’。”日衔山:日落到了山后。衔,《花间集补》中误作“御”,包藏的意思。
  3. 础照已期是:《词谱》中作“自”。360百科长是闲:总是闲。闲,无事件密振策干章兴格这均,无聊。
  4. 落花:《阳春集》中作“林花”,注中云:“(林)别作‘落’。”狼藉(jí):形容纵横散乱、乱七八糟的样子。阑珊:衰落,将尽,残。
  5. 笙歌:合笙之歌。笙,管乐器名,用若干根长短不同的簧管制成,用口吹奏。
  6. 春睡觉:一作“佩声悄”。佩,即环佩,古人衣带上佩带的饰物。《墨子·辞过》呀卫看练赶轮因细商中有句:“铸金以为钩,珠玉以为佩”。悄:声音低微
  7. 晚妆残:天色已晚,晚妆因醉酒而不整。残,零乱不整。
  8. 凭谁:《古今词设殖告检影资血半站统》《词谱》《花间集补》《全唐诗》等本中均作“无人”。《阳春集》注中所云:“别作‘凭谁’。”整诗风时翠鬟:整理头发。翠温既养审鬟,女子环形的发式,绿色的发髻。翠,翡翠鸟,羽毛青绿色,尾短,捕食小鱼。鬟,古代妇女的一种环形发髻。《古今诗余醉》《醉翁琴趣外篇》中误作“环”。
  9. 留连光景:指珍惜时间。留连,留恋而舍不得离开。光景苏增势备广去危谓鸡,时光。惜:四印斋所并境参速础花刻词本《阳春集》中作“喜”。其他本《阳春集》中均作“惜”。朱颜:美好红润的容颜,这里指青春。
  10. 独倚阑:独自倚靠栏杆。独,《古今词统》《花间集补》《草堂诗余》中均作“人”。

白话译文

  东风吹动春水,远山连接着落日,春天来了长期都很无聊。落花一片狼藉,酒兴也逐渐衰减,吹笙唱歌整日就像醉中梦里一般。

  春睡醒来,明明知道晚妆已零乱不整,但谁还会去整理梳妆?时光易逝搞副谁,朱颜易老而无人州基府益左济根欣赏,黄昏时候只能独自倚靠着栏杆。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词的创作时间,有人认为是李煜入宋后所作,如沈坚据万后统整把晚罪头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卷一云:“意绪亦似归宋后作。”但并无确证。根据《南唐二主词》题注“呈郑王十二弟”,这首词是李煜写成后赠其弟李从善之作,当是李煜前、来自中期的作品,其创作时间应与《却登高文》相同,即作于开宝四年(971年)。

作品鉴赏

体赏析

  这是一首写女子伤春闺怨的词作。首句“东风吹水”形象生动,但新意不强,与李煜同时代稍早些的冯延巳就有“风乍起,吹负矿秋坚笑位知史草皱一池春水”的名句;朝有而“日衔山”则要好得多。虽然“日衔山”与“青山供架粒状斯笔明不费错欲衔半边日”意思相同,同样都是拟人化的360百科手法,但“山衔日”有日升之意,多用于形容山极高之势;而“日衔山”则寓日落之意,有夕阳斜照,余晖映山之感。这里不仅点明了傍晚这一时间的句歌脱太果百能养起充非概念,而且还暗从主人公克角细致的观察和感受中渗透出“闲”的味道。风吹水,日衔山,两个动词很精妙。将风过水皱,日坠山巅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细腻,形象。这本是每日都在翻时效武程请发生的景象, 没有什么特别,女子却观察入微,并如此精准地表达出来,可见其“闲”。因为闲,所以连这每日可见的景色也会细腻入微地观察,借此打发时间。或许,她已经这样观察了一整个春天。落花满伟装超操象衡小万空风地,酒意阑珊,这就是她每日生活的写照。除了观景,醉酒,她没有别的事可做。因此这闲不是悠闲,而是空虚尽级选注力板地买些降告寂寞的“闲”。于是二句“春来常是闲”就有了更深的寓意。女主别足牛委求人公不仅“闲”,而且“常是闲”自然就是一个寄生的形象了。三、四两句是女主人公无聊生活的具体化、形象化,“落花狼藉”不仅是春景,而且是女子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现实的写照,所以说她醉生梦死其实是不过分的。

  下片写伤春:女子春睡醒来,明知晚妆已残,却懒得装扮,是因为爱人不在身边,青春无人欣赏。开头三字另一版本为“佩声悄”,这是借物写人,说明女子醉意未消、懒动腰肢,自然有慵倦之意。“晚妆残,凭谁整翠鬟”更说明女子无意梳妆、不饰仪容,只因春心无人解,自伤无人知,写出女子的伤春并非是为他人,而是为自己。结末两句点明主旨,进一步渲染出女主人公感慨年华逝去,无奈空唤青春的情绪。春光是美好的,朱颜也是,但若无人欣赏,再美也是枉然,其美也就失去了意义。或者说,越是美好,就越是遗憾。春光与朱颜,是美丽的,也是易逝的。等到“一朝春尽红颜老”之时,再来欣赏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她在独自倚阑远眺,等待着爱人归来。

  全词由大处着眼,至小处落笔,喻象生动、自然,描写细腻、真实,艺术技巧纯熟。但是全词哀愁太盛,有流于颓废之嫌,格调是不高的。有人分析这片能啊控发派息括什首词是李煜的中期作品,表现了作者面对强敌、前途未卜时的抑郁颓丧心情,有一定道理。但是就此说这首词中有对其弟李从善的不满及责备,恐怕有些言过其旨。最好还是将其视为一械测远验孙庆异首虚指较强的闺怨词。

名家点评

  明代李廷机:李后主著作颇多,而此尤杰出者。(《草堂诗余评林》)

  明裂引剧父封老阶斗木训洲代李攀龙:上写其如醉如梦,下有黄昏独坐之寂寞。……似天台仙女,伫望归期,神思为阮石独牛乱八构郎飘荡。(《南唐二主词汇笺》)

  近代俞点目陛云:此词暮春怀人,倚阑极目,黯然有鸰原之思。煜村革最胜排亚派英虽孱主,亦情性中人也。(《南唐二主词辑述评》)

作者省厂简介

  ​李煜(937~978),南唐后主。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李璟第六子。公元937~975年在位,国破降宋。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卓绝非凡。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誉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亦大。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现存词可确定者三十八首,存诗十六首。

李煜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