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张历历

张历历, 男,汉族。现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外交学院学术委员,当代外交研究中心 主任,国研经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外交学》丛书编委,当代中国外交、外交学两个方向硕士生导师、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东亚战略与 和平论坛"首席研究员,北京市朝阳区政府顾问,北京市社会主义学院兼来自职教授。

  • 中文名称 张历历
  • 民族 汉族
  • 职务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

人物履历

  19来自78 年 9 月- 1982 年 6 月,厦门大学历史系读本科,获学士学位。

张历历

  1982 年 9 月- 1985 年 7 月,外交学院攻读国际政治学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5 年 7 月-今,在外交学院外交系任教,曾先后在中国对外关系教研室、政治学教研室工作, 1998年任外如普方余杆种收军护妒素交学教研室主任, 且氧春示织封配2004 年任外交学系主任。

  现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外交学院学术委员,当代外交研究中心 主任,国研经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

主讲课程

  现在外交学院为研究生、二学位生、本科生开设当代中国外交、外交学概论、外交决策、当代中日关系、当代国际政治等课程。

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史师践曲当代中国外交实践与理论、当代国际关系及理论、外交学及研究方法论。

科研来自课题

  1992 年- 1995 年,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参加国家"八五"项目"当代中国外交"课题研究,(课题

  费 3.05 万元)360百科

  2000 年作为课题组长主持国家外专局" 21 世纪引进智力资源的国际环境"课题务老晚(部委级)研究,(课

  题费 3 万元)。

  作为最确比元儿右倍临主要承担者,参加黑半渐控种双镇北京市教委"外交决策"课教改课题研究,(课题费 1 万元)。

  国家外专局国际交流项目负责人,( 2001 年度、 2002 年度项目经费共计 18 万元)。

  国家"十一五"项目"当代中国外交案例研究"( 2004 年)课题组主要参与者之一,科研经费 6.5 万

  元。

  200想座4 年获韩国外交通商部研究基金赞助,作为中日韩地区安全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

  获奖情况

  《当代中正其蛋强流美国外交史》(主要作者之一),获 1998 年北京市社科类著作一等奖;

  独立执笔论文" 21 世纪初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思路",获 2000 年《中国当代国防文库》优秀成

  果奖;

  独著《 20 世纪中国对外关系》获外交学院著作三等奖;

  2004 年《当代中国外交》获北京市精品课程奖,为第二参与人。

学术著作

论文

  1985~1989

  "试析从'九一八'到武汉沦陷前日本的对华政策" , 《历史教学》 1985.6 期;

  "来自另一方的记录--《岸信介回忆录》",《世界史研究动态》 1985.4 期;

  "简论从 1894 - 190松除乙代山序跟5 年的日俄关系" , 《历史教学》 1986.5 期;

  《增补日本外交史概论》简介,《世界史研究动态》 1986.4 期;

  "中日第四次贸易协定的终止及影响",《外交学院学报》 1986.2 期;

  "中国政治发展的国际环境",北京《理论信息报》 1987.1.5 日;

  "关于清末英国驻华使馆建立的几个问题",《历史教学》 1987.4 期;

  "中国国际法学会召开光华寮问题座谈会",上海《社会科学报》;

  "从二二六事变到七七事变",《齐齐哈尔师院学报》 1988.1 期;

  "理论超前刻不容缓",上海《社发火的帮兰依况脱会科学报》 1988.1 月中旬;

  "简论建国后中日关系史的分期问题",展望出版社《中日文化与交流》 1988.3 期;

  "可贵的理论探索--简评《国际关系理论问题》",《世界史研究动态》 1988.6 期;

  "试论岸信介内阁的对华政策",《历史教学》 1988.11 期;

  " 国际关系的培看杀代演变和日本的作用 " , 上少景吗展附源另给引海 《社会科学报》 1988. 年 11 月 .24 日;

  "试论八十年代国际关系变化的新特点",《齐齐哈尔师院学报》 1989.企脸鲁地宜住剧践就角马3 期;

  "试论今后二十年国际格局的变化(上、下)",《广西外事》 19执推兵看且89.8 - 9 期;

  "访日观感点滴",《外交学院学报》 1989.3 期;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历程述要",《历史教学》 1989.11 期;

  "东京人的交通观",《外国问题研究》 1989.4 期;

  "关于今后十年中日关系的思考",《中日关系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1990~1999

  "建国后中日关系史分期问题概述",《历史教学》 1990.11 期;

  "在第一届世界环境发展会议上的斗争",《河北外事》 1992.3 期;

  "香港回归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体济府温中央党校出版社《热直协黑洋雨实己发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998.4 月版;

  "警惕印度 ---- 评印度核试验对军备控制和安全格局的影响" ,《军事展望》 1998.6 期;

  "克林顿如何面对中国 --- 中美日安全关系分析",《军事展望》 19谁吗行98.7 期;

  "试论邓案之外百行持英在小平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外交学院学报》 1饭景植写限孙元的写市天998.4 期;

  "美国炸我使馆的险恶目的",《外交学院学报》 1999.2 期;

  "新中国外交 50 年会议综述",《外交学院学报》 1999.4 期;

  2000~2004

  "当代世界的三大矛盾",《学习时报》 2000.3.13 ;

  "关于外交决策研究的几个问题",《国际论坛》 2000.4 期;《人大资料-中国外交》 2000.7 期

  转载;

  "台湾问题的演变及前景",《国防科技》 2000.2 期;

  " 21 世纪初的亚太安全"一文收入《国际安全与安全战略》,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0 年 6 月;

  " 21 世纪中国挺立全球化潮头",《粤港信息日报》, 2001 年 1 月 1 日;

  "试论 21 世纪初中国的全球亚太战略和对日政策", 《河南大学学报》, 2001.3 期;

  "世纪之交的亚太安全形势",《外交学院学报》, 2001 年 2 期;

  " 20 世纪历史的真实写照", 《国际观察》, 2001.3 期;

  " 21 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 《国防科技》, 2001.6 期;

  "世纪之交的亚太形势和对日政策",《外交学院学报》, 2001.2 期;

  "团结合作,深入探讨",《外交学院学报》, 2002 年 4 期;

  "新中国外交学学科建设与研究",《外交学院学报》, 2003.3 期;《人大资料--中国外交》

  2003 年 12 期转载;

  "从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看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外交学院 2002 年度科研论文集》,世界知识出版

  社 2003 年 9 月;

  "温总理美国之行表现执政新风",《新京报》社论, 2003 年 12 月 13 日;

  "萨达姆被捕,布什支持率上升",《南方都市报》 2003 年 12 月 15 日(首发);《新京报》评

  论, 2003 年 12 月 16 日(二发)

  "为中法关系发展再添新动力",《新京报》社论, 2004 年 1 月 28 日;

  "纪念一国两制发表",《南方都市报》, 2004 年 2 月 20 日;

  "切尼访华为何受到特别重视",《新京报》社论, 2004 年 4 月 15 日;

  "中国外交理念的新发展",《参考消息》 2004 年 6 月 3 日;

  "试论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国际论坛》 2004 年 4 期;

  "要面对发展的现实思考中日关系",(香港)《中国评论》 2004 年 82 期。

著作

  《现代国际关系学》,重庆出版社 1989.1 月版, 25.9 万字,第一作者;

  《国际组织与集团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11 月版, 40 万字,作者之一;

  《社会科学大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89.10 月版 , 120 万字,作者之一;

  《中国外交史( 1979-1994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5.7 月版, 20.6 万字;

  《中国文化小百科辞典》七卷本之四"历史卷" , 团结出版社 1995 年版,作者之一,写作 7 万字;

  《二十世纪大事典》,中国广播出版社 1996 年版,写 5 万字,作者之一;

  《当代中国外交( 1949 ~ 1995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7 年版, 42 万字,作者之一,;

  《 20 世纪中国对外关系》,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7 月出版,独著, 49.5 万字;

  《当代中国外交( 1949 ~ 2002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年版, 50 万字,作者之一。

译著

  《中小企业诊断》(日译中),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8. 版,第一译者, 18.7 万字;

  《杜登日汉图解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0.4 月版,第一校订, 80 万字;

  影视作品

  《新中国外交风云录》大型历史专题记录片, 30 集,长 600 分钟, 中国教育电视台、外交学院联

  合摄制,任总撰稿之一;该片已制成 VCD ,由中国电化教育出版社 2000 年出版发行;

  《共和国大使访谈录》大型专题记录片, 30 集,长 600 分钟, 2000 年 9 月由上海电视台摄制,

  任策划、外交史顾问;

  《中国历史大回放--外交的故事》 1999.9 月 30 日晚 9 : 30 播放, 90 分钟长,香港凤凰电视

  台,撰稿 1.8 万字。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