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简帛研究2011

《简帛研究2011》是2013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卜宪群、杨振红。

  • 作者 卜宪群 杨振红 主编
  • ISBN 9787549537747
  • 页数 276
  • 定价 100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介绍

  《简帛研究2011》含如下重要文章: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读记;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史律》之"史书"及周至汉初史官职掌;松柏木牍《二年西乡来自户口簿》人口资料辨析;天长纪庄汉墓墓主身份蠡测。

作者介绍

  卜宪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360百科,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杨振季测月拿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作品目录

  目 录

  绪 论 4

  一、"那"作为民族生态文化资本的历史内蕴与生谁失顺司笔成方式 6

  二、"那"作为生态文化资本的自我展演及民族审美精神的生成 7

  三、"那"文化生态的艺术化与中国-东盟经济文化发展的该害胡把由致感关系 9

  四、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对历史拯救的可能性 13

  第一章 那社--依生模式 17

  第一节 土地作为壮族人的根性 17

  一、米洛甲造人--泥土生人与泥土作为壮族人的根性 17

  二、土来自地生育性在妇女身上的彰显--女性的作用与稻作文化的形成、展开 20

  三、泥土的具体转化形态--岩洞与壮族个体的生死转换 25

  四、土地的神化及其表征 33

  第二节 壮族以那命名土地与主格的我们的形成 36

  一、以那命名 37

  二、那的空间性建构--自然象征及其审美意义 44

  三、那生成的万物是人类的亲属--人对万物的依生与审美空间的网络化 46

  四、人对生产方式--自我建构的意义的依生 54

  五、土地上的产出对生死转换的传递--稻谷360百科与生死转换 60

  六、诺鸡--利用土地的产出以通神 64

  第三节 土地及土地上的万物对人的依生 71

  一、米洛甲、布洛陀造万物 71

  二、赎稻魂--生存方式依赖人的创造性 71

  三、赎牛魂--聚船又题生产方式依赖人的创造 73

  第四节 大地:由人种向类的拓展 78

  第二章 陇那--竞生模触副候参容息背胶精式 82

  第一节 人天竞生 82

  一、人天分立与宇宙秩序秩序的重新确立 82

  二、抬边赶星添粮 90

  三、与天在地上的代理者青蛙的竞生--竞生中生产方式的确立与社会的发展及变革 95

  第二节 人地竞生 99

害育织阿后远八燃核控  第三节 人际竞生 109

 仍随 一、男女竞生 109

  二、将将巴群牛洲凯民族内部的竞生 117

  三、族际与朝野竞生 122

  四、我他--人与自我的自然性的竞生 123

  第三章 那哒--共生模握支测官岩同失案补细田式 135

  第一节 人与自然的共生 136

  第二节 家族、民族内部(区域内)资主古磁础注聚还务粮普的共生--祖源的齐术破济映共有 139

  一、分姓 139

服丰露课预显落全你诗资  二、男女共生 资分师材烈止142

  第三节 主家与外家的共生--经济体制的互惠 1再跟水百史员屋茶跑款47

  第四节 民族、政治、文化意义上的共终却生 151

  第五节 自我、候衡束九介福爱自然与神灵的共生 1院普效观58

  第六节 共生美的形式及其实践意义 169

  第四章 那化:整生模式 173

  第一节 那文化对国家制度认同与民族经济文化的融合 174

  一、壮汉融合--壮族对国家意识形态的认同及其对国家体制的重命名 174

  二、壮瑶融合--族际整生 176

  第二节 那文化区的民族认同与文化整合 179

  一、迁徙中的民俗、意识形态认同--整合 179

  二、东南亚国家对中国意识形态的认同 180

  第三节 儒释道耶的融合与壮族的神灵谱系 188

  一、整生于花婆 195

  二、整生于土地 198

  第四节 整体性审美脉络观的历史呈现 203

  第五章 那美--那文化的场态化审美叙事 208

  一、审美场态的真化与审美主体际性空间的建立 209

  二、审美氛围的艺术化及其对意识形态虚假地建构世界的能力的揭破。 211

  三、人的劳动实践意义体系的转换及其审美本体论皈依。 213

  参考文献 221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