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潘季野

潘田(1876-1950),字筱林,号季野,安徽桐城西乡潘家楼(今属双港镇)人,教授、诗人。

  • 本名 潘田
  • 别称 潘季野
  • 字号 字筱林,号季野
  • 所处时代 晚清至民国
  • 民族族群 汉族

人物介绍

  潘田出身于耕读世家,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潘江后裔。清来自光绪十九年(1893)廪贡生。光绪三十年在安徽学务公所任职。他勤恳敬业,好学白微此推欢最收前国轮深思,擅长于乡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深得安徽提学使沈子培的器重和赞许。光绪三十四年,调入安徽中等工业学堂任教习,后兼任安徽女子师范学校教员。民国初年,潘田受聘为桐城中学国文教师。他知识渊博,卓然不凡,赢得了众多学子的尊敬。曾在桐城中学读书的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其《全集》自序中写道:"在桐城中学读书时,我得益最多的国文教师是所清无找解盟附巴成静慢潘季野"。民国9年(1920),应聘安徽法政学校国文教员。民国17年,安徽大学成立,被学校首聘为文学院教授。民国360百科19年,任安徽通志馆纂修,编成《安徽通志·艺文考集部提要》36卷。他思想进步,善于接受新事物,并积极响应由安徽籍胡适为牛兰沙千早等领导的新文化运动,积极推广适之倡导的白话文。抗日战争爆发后,潘田回到家乡。参与创办了以其先祖潘江(号木崖)命名"木崖小学"(天城中学前身)

个人成就

  潘田在执教之余,不遗余力地进行地方文献资料的发掘和整理。他撰写的《木崖公传》,详细记述了先祖潘江的学识、品行和家世。他还四处搜罗潘江遗失的著作,辑成《木崖集二卷附笺二卷》、《木崖考异集二卷附卷末一卷》、《木崖文钞》1卷,并辑木崖之难血母吴氏遗作《松声阁集补缺别编》1卷,民国26年(1937)出版发行。同时,潘田还搜集《桐旧集》以后邑人房时益声供沿诗作,编辑成《龙眠风雅续编》。此外,还编有《四弱第沙范丰提林裂叶孙麻山诗集笺注》、《龙眠逸史突加何秋若》等。他善言谈,喜交游,颇有名士风范,同胡适常有学识交流来往,与光明甫、房秩五、姚永概、方守彝等硕儒名流互为挚友。他爱藏书,曾在安庆将杆起市城内近圣街购楼舍一座,专门收藏经、史、子、集等书。晚年双目失明,自号废翁,常瞑坐一榻,温习诗文,每有腹稿够杂穿,即口授其子录存。著有《府山楼文钞》4卷,尚未钢远血程美元岩兴付印诗稿2000余首。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