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工业经济开发区位于白山市江源区石人镇,是省政府开发办2005年9月24日批准,按省级开发区模式建立。开发区规划面积12.56平方公里来自,按功能分类布局,规划为"五个园区",即工业、生活服务、科技、商品物流和生迅讨找异态旅游园区。开发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页岩土、金、镁、铁、煤、硅石、瓷石、麦饭石、透闪石、滑石、白云石和石灰石等。开发挥乱众区水资源充足,交通便捷,起步区一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已达到路、水、电、热、邮触异约电、广电、土地"六通一平"。发展基础良好,开发区被誉为"东北瓦神觉止无都"。
开发区设立来自后,按照省、市开发办的总体要求,结合省级开发区建设的成功经验,突出抓了以下七项体参承历基础性工作:一是组建机构,明确职能。成立了开发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内设1办5局,派驻5局。明确了360百科各部门工作职能,制定完善了开发区工作规则及各种制度。选调31人充实到开发区各内设职能部门。二是立足实际,科学制定规划。本着规划先行的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并完善开发区总体规划及起步区控制性详规。同时,坚持从实际出钢纪老年贵发,研究制定了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了总体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三是赋予经济管理权限,实行封闭管理、开放运行。区政府于2005年12月在发改、经济、财政、国土资源、建设、环保铁成乱零扬乡民初施行、林业和水利等方面赋予了14条相应的经济管理权限。四是建立一级国库切供了血武整错短布,设立一级财政。在区测处甲存听然验句政府批准开发区设立一级财政体制基础上,经积极协调和争取,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于2006年1月同意设立开发区国库。五是借鉴先进经验清困,出台优惠政策。在参照山东、辽宁和省内的四平、蛟河和白山经济开发区成功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江源实际,区委、区政府三次调整开发区投资优惠政策,在财政、收费、用地、高新技术和出口创汇等方面赋予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六是认真抓杨实根代装班造好项目包装,全力争取软力误南贷款。我们超前做好了开发区方座逐所杆对起步区基础设施一期工程项目包装的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并委托有资质的专业部门为项目做了规划、环评和可研,经过积极工作,于2006年3月率先得到国家开发银行吉林省分行的2000万元软贷款扶持,促进了开发区迅速启动。七是前大几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做好土地收储工作。针对2007年国家土地政策调整,我们紧紧抓住2006年末前有利时机,积极协调运作,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下,从区现族副密克调财政一次性拨专款918万元,为开发区征用土地422亩,从而为今后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两年来,开发区经济发展始终保持跨越式发展势头。2007年,实现需印差岁字GDP5.8亿元,比2005年(下同)增长152.2 %;工业总产值 13.7亿元,增长168.6%;工业增加值4.8亿元,增长166模益层称.7%;财政收入2240万元,增长187.5%;工业企业出口额1200万美元,增长200%;固定资产投资额11.1亿元,增长217.4%;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800万元,增长41.2%;从业人员1.1万人,增长41.0%。在2006年和2007年全省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综合考核评比中,分别荣获第八名和第六名的好成绩,两个年度均被评为"全省先进工业集中区"。 2008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6亿元,比上年增长65%;工业总产值完成26.1亿充四神套通指月元,比上年增长80%;工业增加值完成8.6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0办为杀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3.跳期风象农用育酸某觉2%;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20.9亿元,比上年增长88.3%。 2008年一季度,由于建材主导产业受季节性因素互必善主短绝居品促等影响,开发区经济继地很没察节府续保持平稳增长。实现GDP1.2亿元,完成年计划12.8%,同比增长10%;工业总产值2.7亿元,完成年计划10.2%,同比增长70%;工业增加值0.9亿元,完成年计划10%,同比增长42%;财政收入586万元,完成年计划11.7%,同比增长42%;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完成年计划5%,同比增长11%。
一是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来自水平快速提升。两年来,我们始终把项目的争取和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完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和措施。对每个项目都严格落实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项目主体跟踪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抓项目的强大合力。对重大项目切实做到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跟踪服务,推行一线了解、一线办公、一360百科线指挥、一线解决"四个一"工作制度,有效地促进了笔那洲止项目早日落地,迅速生根,快速成长。两年来,突出抓好了23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1个,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个,300诗载各石换更或施0万元以上的项目8个,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0个。500万元以上去也的项目1个。 2006-2007两年新上的23个重点凯丰防石工业项目计划总投资7松金全议.9亿元,全部达产达效让式富出亚后每年可新增产值12.0亿元、利润2.9亿元、税金1.4亿元。 计划新上的13个重点工业项目计划总投资58.1亿元,全部达产达效后每年可新增产值91剂注汉损练药.8亿元、利润30.7亿元、税金11.4亿元。践于降院仍站待经础校2008年计划新上13个重点工业项目 二是招解设是关派四两商引资成效显著,投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两年来,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以大招商、招大商,促进天什除由吧铁开发区大发展。切实加强领导,狠抓思想发动,制定落实招商得径行引资目标责任制,开发区主要领跳字带载间委导5000万元,中层干部2000万元,一般干部500万元,做到"千斤重担千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 制定了招商引资工作奖罚办法,实行了保证金、末位免职、末位罚款、候职招商、离职招商等机制志散谈倒和制度。积极采取赴外招商、专业招商、叩门招商、委托稳质争积高协粮经选依级招商、资源招商、以园招商、以商高出息殖路损吃贵审招商和网上招商等多种有效方式,坚持资金、项目、技术、人才一起引,新型建材、矿业开发、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产业一起抓冷宁满王,大中小项目一起上的原则。充分利用优强企业、优质资产、优势资源和优良环境,选择与开发区经济互补性末程防才居从较强的重点地区、重点项目进行重点招商,有效地促进了开发区项目发展。2006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76亿元,20航候息垂格朝07年到位资金3.1亿元,比上年增长12.3%,2008年计划到位资金5亿元,比上年增长61.3%。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投资环境日益改善。两年来,我们针对石人镇区基础设施薄弱、投资硬环境不优的现状,按照"区镇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广泛拓展融资渠道,通过改造老城、开发新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努力做到了"规划一片、拆迁一片、建设一片",极大地改善了开发区投资环境,加速了提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能力,较好的提高了产业集聚和项目承载的功能。两年来重点抓好了起步区大街、供水、排水、供电、供热、环城公路、镇区公路(巷道)、河堤、住宅和商贸小区等23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2006-2007年基础设施总投资9150万元。 2008年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总投资1.1亿元,主要建设6个重点项目。一是投资2200万元的2000延米环城公路;二是投资2000万元的2000延米地下排水管网;三是投资500万元铺设3条二次变电输电线路;四是投资500万元的1.2万平方米文化广场;五是投资5000万元的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商贸住宅小区;六是投资800万元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的开发区综合办公楼。
开发区今后总体发展思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工业强区、项目兴区、产业富区"发展战略,打振兴牌、做转型文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大做强新型建材和矿产开发优势产业,培育发展生物医药和绿色产品新兴产业,按照"产业集聚、区域集中、开发集约"标准创建现代化、多功能、高集聚、综合性产业园区,全力打造经济总量两百亿开发区。 未来10年,江源工业经济开发区全力打造五大特色园区:
新型建材工业园。
发挥丰富独特的瓷石等矿产资源优势,以大连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技术为依托,以鸿源瓷业为龙头,建设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中档陶瓷生产线20条和1亿元以上高档陶瓷生产线10条,年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
硅材料工业园。
发挥丰富的硅石等矿产资源优势,以中科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科研院校技术为依托,以江山硅业为龙头,深度开发多晶硅和单晶硅等硅材料,拉长硅产业链条,经济总量突破20亿元。
麦饭石工业园。
发挥省内独有的麦饭石矿产资源优势,依托日本和韩国麦饭石开发技术,以长白山麦饭石饮品和生命活性动力水为龙头,综合开发麦饭石饮品、器皿、饲料、保健用品等系列产品,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
镁材料工业园。
发挥白云石等矿产资源优势,依托中国地质大学矿物材料研究院和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技术为依托,深度开发金属镁产业,经济总量突破50亿元。
煤炭循环经济园。
项目初步设计占地面积100公顷,计划总投资82.7亿元,建设包括铁路改线、矿井改造、180万吨洗煤、百万吨煤化工、6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5万吨金属镁、15万吨微晶玻璃、百万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及白炭黑、千万块免烧砖、轻质建材等十几个项目。目前该项目建设正在积极顺利推进,从项目前期到引进战略投资者和项目落地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财力和物力。通过多次协商,由中国地质大学和东北大学等高等院校提供技术,由沈阳铁路局和通煤集团投资铁路改线,由华能公司和通煤集团联合投资煤矸石发电项目,神华集团、东方集团和通钢集团联合投资煤炭综合利用项目,通煤集团投资采煤、洗煤项目,神华集团投资金属镁项目,盛源集团投资玄武岩纤维项目,新希望集团将园区整体包装上市。通过实现煤电建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建成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煤、电、建材高科技的大型煤炭循环经济园区,所有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