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同书行书七言联是一种清代的中国书法。
【名称】露干刚具梁同书行书七言联【类别】中国书一帮话法
【年代】清代
【文物来源】朵云轩2005年春拍
【尺寸】140×32cm
【签书】鄂庐藏,松窗。
【释文】金钟大镛在东序,履迹衣香近上台。
【款识】衣闻学长兄,山舟梁同书。
【钤印】「梁同书印」(朱),「元颖」(朱)
【鉴藏印】井现新值台「澄江奚氏小冬花庵藏」(朱)
【备注】曾经褚德彝题签,奚萼铭旧藏。
此副梁同书《行书七言联》,每联纵129厘米,横28厘米,洒银笺本;上书"声华馥似当风桂,气味清于著露兰"十四个字。该联首尾一贯,左右顾盼,来自和谐统一,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章法疏朗开阔,健美乎知只际棉领落功流畅,结体平正端庄,俊美修长。布局正欹相间,以险取批因胜,显得俏气飘逸,有自然生动之气象。点画圆润浑厚,每字、每笔之间都有顾盼,显得笔断意连,真气弥漫。如"声"、"似"、"清"、"兰"等字,笔画虽不相连,但距围官有连的意向,气势贯通,360百科气韵生动。实笔之中,常常行中有校略积女爱布控松留,如"华"、"当"、"露"等字的横画突出,富有波动。而连续之中又有一种停顿的倾向,秀逸天成,活而不滞。同时,笔画的粗细变化很大,如"桂"、"气"、"兰"等字的收笔粗重,而与之相对应的较细的笔画也不软弱,体现了动与静的结合,生动而活泼。
该联上款"贡庭学长兄以财排读进那财云广",因年代久远,此"贡庭"已不可考;下款"山舟梁同书",下钤"山舟"白文印。因此,此联当是梁同书精心之作,具有一定的史料和艺术价值。
梁同书(1械本包叫723-1815),字元颖,号山舟,晚号不翁,九十以后严新今号新吾长翁。钱塘(今杭州)人。诗正子。乾隆十七年(一七五二)特赐进士,官侍讲。年四十乞归,妈镇夜级省论聚测会开价嘉庆丁卯重宴鹿鸣,兵指合突酒加学士。博学多文,善鉴别前人认阳这聚术省算了王须手迹,过眼辄判其叫文发拉真伪。尤工于书,初法颜、柳,中年用米法,七十后愈臻变化,纯任自然,自立一家,负盛名六十年。与翁方纲、刘墉、王文治齐名。清朝能书人鲜有长于大字者,同书作字愈大,结构愈严,魄力沉厚,观者莫不脱伟十叹绝。日本、琉球、朝鲜诸国皆欲得片缣以为快。喜用许虚白纸,夏岐山、潘岳南笔。刻石必陈云杓、陈如谁游土纸何高画孔述客家冈、冯鸣和,今虚白斋纸盛行,潘、陈皆因以致富。年九十余,尚能作蝇头楷,为人书碑文墓志,终日无倦容。间作画,善人物、杂卉,宕逸有奇致,惜为书名所掩,世鲜知者。卒年九十三。着频罗庵论书、直语补证、频罗庵书画跋、频罗庵遗集。陈铣为刻瓣香楼帖,吴修为刻青霞馆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