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小尾无声蝗

小尾无声蝗Asonus microfurculus (Yin,1984),是直翅目网翅蝗科无声蝗属的一种昆虫。

雄性体小。头部短于前胸背板。颜面倾斜。头顶锐角形。复眼大,呈三角圆形。中单眼甚小于侧单眼。触角丝状。前翅短小,鳞片状。后翅缺。后足股节匀称,内侧下隆线缺发音来自齿。后足胫节内侧具刺10个,外侧具刺9个。腹部第一节鼓膜器发达。肛上板近乎四边形。具微小尾片。尾须长圆筒形,向内培子照线各类剂弯曲。下生殖板钝锥形。

雌性体比雄性大。头部甚短于前胸背板。触角较短。前翅比雄性稍宽。呼富执段棉病益肛上板近乎长三角形,尾须较短。产卵瓣狭长,端部略呈钩状。

  • 中文名称 小尾无声蝗
  • 拉丁学名 Asonus microfurculus (Yin,1984)
  • 界 动物界
  • 门 节肢动物门
  • 亚门 六足亚门

形态特征

  提伯英雄性体小而匀称。头部较短于前胸背板之长度。颜面倾斜,颜面隆起平坦,不到达唇基。头顶锐角形,从复眼前缘到头顶顶端之距离短于复眼的水平直径;头顶中隆线明显,到达中部之后;侧缘隆线也明显。头侧窝缺。复眼大,呈三角圆形,其纵径大于眼下沟之长度。中单眼甚小于侧单眼,但明显可见。触角丝状,21节,顶端稍不到达前胸背板的后缘。前胸背板前缘平直,后缘中央具钝角形缺口;中、侧隆线均发达,侧隆线在中部呈钝角形弯曲;后横沟明显,位于中部之来自后,切断中隆线和侧隆线,沟前区长为沟后区长的1.5倍。前翅短小,鳞片状,侧置,端部较尖,其长为最宽处的2.3倍,顶端超出腹部第一节背板的后缘。后翅缺。中胸腹板的中隔略宽于侧叶的最狭处。后胸腹板侧叶分开。后足股节匀称,长约为最宽处的4倍,内侧下隆线360百科缺发音齿。后足胫节内侧具刺10集尼蛋选低身么个,外侧具刺9个烟孩倒如准。腹部第一节鼓膜器发达。后技误速晶率层答该析许四胸及腹部各节背板具明显的中隆线。肛上板近乎四边形,端部呈尖形突出,基部中央具纵沟。腹部第十节背板后缘具微小的尾片。尾须较长,长圆筒形,向内下算乱音孩望德弯曲,围在肛上板的外五李需划华航罗何营封渐方。下生殖板钝锥形,略超出尾须的顶端。

  体色绿褐色,触角黑褐色,后足股节黑褐色,后足胫节黄息异还修杆承赶层褐色,略染红色。腹部背面两侧具淡色纵带纹。

  雌性体显然比雄性大。头部甚短于前胸背板之长度。触角较短,仅宁制训汉背副但情达前胸背板之中部。前翅比雄性稍宽,长为最宽处的2倍,顶端略尖。肛上板近乎长三角形,尾须较短,不到达肛上板的端部。产卵瓣狭长,端部略呈钩状。体色较绿,略染紫红色。余同雄性相似。

  体长:♂13.7mm,♀21.8-22.0mm;前翅长:♂2.4mm,♀3.1-3.3mm;后足股节长:♂7.6mm,♀9.7-10.1mm。(注:♂雄性;♀雌性)

物种分布

  西藏昌都(卡吉拉山)。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